关于师生共写随笔的解说
(2018-11-13 17:57:1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管理 |
关于师生共写随笔的解说
各位校长、老师们:
刚才六位校长从不同角度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可以说我区开展新教育实验以来,大家对这项实验高度重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比如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学习与宣讲、编印新教育实验简报、新教育实验的开放周活动,以及即将举行的新教育优秀实验学校的评选,新教育实验的教育叙事征文及演讲活动、21中开放周等。新教育实验最大亮点就是以十大行动为抓手,促进师生幸福成长。各个学校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项目开展自己的新教育实验,这段时间通过调研,发现大家做的都比较好。比如上学期长城学校、22中的开放周、这学期区实验中学的开放周活动,牡丹区教研室围绕构建理想课堂在西城中心校举行的小学语文、数学年会效果都非常好。在这十大行动中,营造书香校园是第一项,在区实验中学的开放周活动上,在这个版块,我做了点评,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脚步走到那里,他的目光就会跟到那里。你走到泰山,就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你到黄鹤楼,就会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壮志。你的目光落在孔子的身上,你的学生就会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你的目光在苏格拉底身上停留,你的学生就会有国际视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我感觉我们这一块做到比较好了。师生共写随笔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它直接反映其他项目开展的情况,也能够推动、深化其他项目的开展。今天,关于如何开展师生共写随笔我们有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困惑和问题,在这里我作几点说明。
一、什么是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随笔是一种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共同记录教育教学生活,反思师生成长的双向交流的形式,它的突出作用在于师生可以通过文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
师生共写随笔包括教育感悟(范围广)、教育叙事(亲历的、真实的故事)、教育案例(德育、班主任)、教学案例(课堂、教学)、日记、师生共写案例(随笔、书信)等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的教育财富啊!”还有一位名人说过:我写了一辈子的日记,感觉活了两辈子。
三、怎样开展师生共写随笔?
1.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建章立制。指挥、引领这项活动的开展。
2.学校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在随笔的写法上,随笔也是依题材而异。在新教育实验中,教育随笔写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有新思想,新思想是随笔的灵魂。那么新思想从哪里来?我认为:一是对生活的新发现;二是对教育的新见解;三是对“教育问题”的新批判。所以,要写出好的教育随笔,仍然少不了生活的体验,教学的积累,思想的提炼。这就要求我们学校领导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引领老师多读书、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教师随笔操作办法
(2)定期举行教师随笔交流活动,开展随笔竞赛活动。每位老师每学期推荐一篇随笔参加学校“我最满意的教育随笔”评比。
(3)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教学故事、课堂教学的反思、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启示、班主任工作经验、对某种教育现象或困惑的记录等。比如“课后八思”:一思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二思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三思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四思教师是否投入了教育激情?五思课堂有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是否处理得当?六思本节课最骄傲或最懊悔的地方在哪里?七思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哪里?八思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中是否快乐?每节课后教师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内容,作为反思点。既可记成功,也可录失败;既要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既可长谈,也可短议。长年坚持,形成制度。“课后八思”的经常化与持久性,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达到“每日三省其身”。
3.学生日记的具体要求与措施:
(1)内容,可以是生活的体验、读书的心得、各种活动和比赛的感想等,鼓励学生尝试写英语日记。学生日记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散文、记叙文、说明文或诗歌。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2)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途径,展示学生优秀日记和该班任课教师的优秀随笔,组织各种形式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日记交流。
(3)教师要做好学生日记的批改和指导工作,在批改上要形成各自的特色,努力创新。
(4) 做好学生优秀日记的评选、推荐工作;每个班每阶段推荐2-3篇随笔参加学校“我班最满意的教育随笔”评比。
4.师生共写随笔成果形式:
每学期或每学年结集学生优秀《日记集》,教师优秀《随笔集》,师生《读书笔记集》。
四、本学期,为了推动这个项目的开展,开展全区教育叙事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通知已经发给大家,请按要求准备。区直学校、乡镇中学、乡镇中心校报送5篇征文,其中一篇作为现场教育叙事演讲用。11月15日前,请各校按时将征文的纸质稿、电子稿word文档、参赛者名单报送到区教研室609房间,过期不候。
谢谢大家。
(2018年11月12日下午在牡丹区教育会堂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