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效教学的十种行为
(2015-09-17 17:20:30)
标签:
学生教学有效教学课时行为 |
一、清晰授课。它指的是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
清晰教学 |
教学策略示例 |
1.告诉学生课时目标(比如叙述那些行为将会作为课时成果,出现在考试或今后的作业中) |
在理想的复杂水平上准备本节课的行为目标(比如知识、理解等)。向学习者指出此行为将以什么方式运用。 |
2.为学习者提供现行组织者(把当堂内容放在过去和将来课时的背景下)。 |
查阅或准备一个单元计划,弄清本节课需要那些先前的学习内容,并弄清将来课时所需要的先前学习内容在本节课体现了多少。开始上课时,告诉学生,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较大的知识单元中的一部分。 |
3.在上课开始时,检查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比如,弄清学生对于必备事实或概念的理解水平,如有必要就对他们重新教授)。 |
在开始上课时提问,或者规律地检查作业。弄清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 |
4.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比如在需要时重复指令,或者把指令划分成若干小指令)。 |
以逐步进行的方式组织较长作业任务的程序,即发讲义又口头表述。 |
5.知道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适应学生的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比如知道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期)。 |
根据标准化测验及以往的作业和爱好来确定学生的能力水平,并相应地重新确定教学目标。 |
6.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比如,利用视觉来辅助解释和强化重点。) |
重述要点,其叙述方式不同于初次讲授时的方式(比如视觉对听觉) |
7.在每一节课的结束时进行回顾总结 |
使用关键抽象、重复、象征帮助学生有效储存和日后回忆内容。 |
多样化教学(有效教师) |
教学策略示例 |
1.使用吸引注意的技巧(比如用挑战性问题、视觉刺激或举例来开始一节课) |
以某种活动来开始一节课,活动的方式不同于上一节课或上一个活动(比如由听改为看) |
2.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比如改变音高和音量,在转向新活动时四处走动) |
以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变化位置(比如每十分钟),改变语速或音量来表示内容或活动发生了变化。 |
3.变化呈现方式(比如讲演、提问、提供独立练习时间等) |
提前建立日常活动的程序,使看、听、做周期性循环。 |
4.混合使用奖励和强化物(比如额外的学分、口头表扬、独立练习等) |
建立奖励和口头表扬用语清单,从中随机选择,并在表扬的同时解释为何表扬。 |
5.把学生的想法和参与纳入教学的某些方面。 |
偶尔使用学生的意见来开始教学 |
6.变化提问类型 |
使问题与课时目标的行为和复杂性相匹配,根据单元计划来变化课时目标的复杂水平。 |
三、任务导向(教学时间):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1)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又用了多少时间?(2)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3)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
在这个行为中,最重要的是:用明确限定的事件逐步准备单元成果(比如每月一次或每周一次的总结、反馈和考试期等);制定进度表,以清晰明确的事件来开始或终结重要的课堂活动(比如小测验或重要测验,总结和反馈期)
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
1.制定规则让学生满足个人的和程序性的需要,不必每次都得到你的许可。
2.四处走动监督学生的课堂作业,并同学生交流表明你注意到了他们的进步。
3.确保独立作业是有趣的、值得干的,并且要足够简单,让每个学生无需你的指导就能够完成。
4.在黑板上写出当日的进度表,从而使费时活动尽可能减少,比如发指令和组织教学。
5.充分利用一些资源和活动,它们或者适合于或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理解水平。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表现
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
教学策略示例 |
1.在教学刺激之后立即诱发理想行为(比如:提供练习题或练习册上的问题,通过它们使学生的理想行为得到操练)。 |
在每组教学刺激之后安排联系或问题。 |
2.在一种非评价性的气氛中提供反馈机会(比如第一次可以让学生不收约束地集体回答,或者悄悄地回答) |
在有指导练习时期开始时,要求学生悄悄地回答,或者非评价性反馈(如小组)。 |
3.必要时使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比如成就契约、程序性课文、游戏和模仿) |
为可能需要的学生准备个性化教学材料 |
4.使用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积极性。 |
通过有意义的口头 |
5.督促课堂作业,在独立练习期间频繁地检查进展情况。 |
在学生做课堂作业时,花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在每人30秒左右,提供与教学上相关的答案。在整个班上来回转。 |
五、确保学生成功率: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以上五种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下面是五种辅助行为。
六、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包括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总结学生的回答,从而促成课时目标,并鼓励学生参加。
七、组织结构:教师用来组织将要呈现的内容,或者总结已经呈现的内容的语言,可以称为组织结构。
八、提问的艺术:提问是另一种重要的辅助行为。
九、探询:探询是指教师用来鼓励学生详细阐述自己或别人答案的陈述。
十、教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