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理论在沉默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对其进行了新的探讨。马斯洛指出,有相当数量的临床的、实验的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使得我们不得不怀疑当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于人的可塑性、适应性以及学习能力的过分强调。人似首具有远比现代心理学所估计的更强的自主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值得重新三价本能理论。马斯洛对早戎的本能理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麦独孤和弗洛伊德提出的本能理论具有某些当时并未被充分理解的优点,尽管他们有许多错误,但绝不是本质的。并且,其中不少错误恰是麦独孤等本能论者与他们的批评者共同具有的。马斯洛指出,本能论者及其反对者的错误都在于用非此即彼的两分法,而不是按程度的差别来思考问题。这种两分法导致了种种错误,如遗传与习得非此即彼,本能与适应力相互排斥,人类的本能冲动与理解力截然分开等等。这种思考方法造成的一个最严重的错误是,过分强调人与动物世界的连续性。马斯洛指出,人的冲动或基本需要至少在某种显见的程度上是先天给定的。那些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则不一定是先天的,而可能是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这就是说,基本需要的遗传成分可以看成是简单的意动性需求,追求目的的行为是必须依靠学习才能达到的。马斯洛坚持强调本能的动机作用,同时又赋之予环境制约性和可变性。马期洛特别指出,人种与其他物种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当我们在种系阶梯中上升时,我们可能会逐渐发现新的、更高级的欲望,发现另一种本能,它在本质上是类似本能的,即在强弱程度上是由机体结构和功能所决定的。这些类似于本能的基本需要就是人类对于爱、安全、归属、尊重、理解等的需要。这些基本需要具有必需性,在心理学和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这一点的证据是,至今没有一个实验成功地证明这些需要是次级条件反应的解释。相反,在人类生活和心理治疗中,有很多事实表明这类需要更像条件作用最初赖以存在的无条件反应的解释。相反,在人类生活和心理治疗中,有很多事实表明这类需要更像条件作用最初赖以存在的无条件反应。这些类似本能的基本需要是在一个强度有差异的层级序列里能动地相互联系着需要。动物本能不会消失、不会更改,但人类类似本能的基本需要会消失,也会被环境所抑制、所更改。例如,在变态人格患者身上,爱和被爱的需要就发生了扭曲。马斯洛还指出,认清类似本能的需要不同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好的,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育、法律、宗教等等应该起着保护、促进、鼓励类似本能的基本需要的表达和满足。人本主义对本能的理解已经开始产生较大影响,不过尚未被广泛接受。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他们的观点尚停留在思辨水平,缺乏有充分说服力的研究证据。但不可否认,马斯洛对本能的探讨相对达尔文以来的本能观具有转折性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