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牛頓出版1989年業務生涯杂谈 |
前言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报导
提到所谓的[ 中年 ]时期,
指的是(35岁-55岁)这个阶段
才明白原来我也悄悄的步入中年了
虽说还不老 ,但却升起藉由博客记录下自己中年前的工作点滴
写几篇算几篇啰!.............(连载开始)
我是在1989年9月正式步入职场的
1971年8月出生的我那年刚满18岁不久
我的父母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虽然很想有番作为也想让孩子出人头地
但因为种种家庭问题加上他俩不善聚财
以至于家中经济总是有着短缺
心理的感觉一直不觉得自己成长在富裕的家庭
矛盾的是家里也曾经有过几年的风光威风
也因此在养成追求时尚注重美食的骄傲盛气外表下
我过着外表贵公子但内心穷孩子的青少年阶段
1989年高中刚毕业的我
台湾大学联考录取率还在两成徘徊
可以想见窄门的难挤
我的同学大多在补习班重考当来年联考斗士
而我的家庭,虽然也有那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意识
但我的父亲不愿意(事实上是无能力)再供应我重考的花费
于是我必须先出社会赚钱半年,才能换来补习半年的开销
这一步的决定也造成了日后我没有大学文凭的缺憾...
否则一律得在20岁前后入伍从军
刚满18岁的我因为尚未服兵役
一般正职工作是不会录取我的(避免日后当兵中断)
所以工作非常难找
又因为只有半年的时间我必须赚足重考的花费
于是乎只得抉择一家出版公司担任业务员
一来我爱看书二来推销员论业绩给薪符合我挑战高薪
然而当年的台湾社会尚属封闭型态业务营销一般给人印象不佳
未深入了解的人几乎认定它是属于低下社会阶层之流的
营销行业,一般都会有所谓2-3天的职前训练
与其称训练到不如说成精神洗脑直接些
因为当时非业务工作大约有台币16000-21000之间的水平
而业务工作因为采论件计酬15%高奖金制,
基本是没有底薪,一个月只有微薄的3000元车马费
也就是说若业绩挂0的人一个月只能领3000元
而且还得忍受公司异样眼光(因为你没成绩却让公司亏了3000元)
所以没保障又艰苦的工作,公司就得先改造观念
所谓[拒绝是销售的开始][业务是走向巅峰的路途]......等等
目的就是先替即将面临的挫折感施打预防强心针!
所以我的同梯新人非常多,共有19个,高矮胖瘦美丑帅呆都有
正式上班那天,我跟另外2位被拨到一个比较小的处单位
(当时的地区分公司三级制:区单位=经理
为何换单位!!我是敏感的人,尤其看到一同转调单位的同梯
外貌谈吐在我眼中皆属后段班(呵呵~我的审美观)
我就更加认定在第一波的筛选我给人的定位了
(当时的我留长发又穿短裤凉鞋上班,难怪不讨喜)
虽然知道自己第一步给否定了,但我是一个骄傲的人
我明白想骄傲就得有骄傲的本事
心里暗想未来一定要让否定我的主管后悔!!
后来又发生了第二度的否定
不过这个否定有点搞笑
我到那个小的处单位报到的第一天
我与另一个新人被分配到一个姓张的男性主任体系
还有一个女孩分到另一个女性林主任的体系
那位林主任一早急着出门跑业务
然而属于她的新人却尚未出现(迟到了)
我的主任询问她 [ 妳的新人是男是女?]
当得到答案是女性后,这位张主任不假思索的指着我
这个男的跟妳换?!?(呵呵很心酸对方要女的)
刚就定位屁股还没坐热的我又这样被替换了一次座位
而且还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替换
心里不免@#$@%^&*@##
刚提过了我是一个骄傲的人
年轻气盛的我总想让不赏识我的人后悔
这种好胜性格虽然日后让我的人生往上攀升但也因此吃尽苦头
前言(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