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欢乐三国志第三集

(2008-05-23 10:25:04)
标签:

三角学

仁义道德

三国志

敌人

袁术

徐州

教育

分类: 杂拌

欢乐三国志第三集

在三国纷乱尘埃落定前,除了之前我们提过的机会主义外,另外有一件事,在这场角力
赛中不能够忽视,就是──权力的三角学。
政治最原始的练习题就是权力与关系的互动。而在这其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三个相互
竞争的势力,形成的三角习题。在这样的三角习题中,除非有一个超强的霸权,否则,就如
同几何数学中『三角形任两边之和必大于第三边』的原理一样,拉拢次要敌人,共同打击主
要敌人,变成了求生存、求胜利最重要的法则。欢乐三国志进入了徐州这个阶段,正好让大
家看到权力的三角课题如何在三国被英雄精彩地应用,如何地被笨蛋如何地忽略。这个阶段
的三国可以说是任何对于公共事务以及政治、行政运作有兴趣的人,绝对不可错过的经典章
节。
 
曹操
先来看看在这个阶段最大的胜利者──曹操。基本上,曹操一生的行事风格、作战谋略
是有阶段性的。从他迎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正好是一个很明显的分野。
迎奉汉献帝之前的曹操,以骑兵部队快速移动的作战取胜。这时候的曹操,倚赖着部队
的移动进攻速度快、像是牧羊犬赶羊群的方式,以少胜多,以轻驭重,将黄巾贼的乱兵残党
围到山谷里,等到他们弹尽粮绝之际,再逼他们投降,接收了这支为数不少的部队,成为他
的作战核心。
这样的打仗方式,以一种爱拚才会赢的精神意志,很像是早期台湾的中小企业经营方式,
苦拚实干,就算遇到了挫折,只要打不死,根本顾不得伤口,立刻急着爬起来寻找下一个机
会。我们可以早期的曹操和吕布的战役,一场失败才来,曹操立刻就发动了另一场战争。曹

创造出一种合乎历史主流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什么呢?
这种历史的渴望在所有的乱世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安定与秩序。因此在另一个安定的大
力量还没有出现之前,刘备选择了汉献帝这个旧的正统,这个旧的正统不断地在提醒人民一
个太平、安定的时代。在秩序上,刘备选择了仁义道德。礼贤下士,温良恭俭谦让,这些传
统的领导者必备的条件。刘备的这些选择,在当时看起来虽然少了一些魅力,可是在一个动
乱、没有真理、法治、道德的时代,这样复古的号召,对人民与历史其实是充满了吸引力的。
为了这些形象与品牌,刘备受到的考验其实是很艰苛的。像是为了尊祟汉献帝,刘备不得不
受到曹操的控制,硬着头皮去和袁术打仗;也是为了他仁义道德的选择和形象,使得他不断
地推掉陶谦徐州州长的位置;也是因为这个仁义道德,即使被吕布再三欺负,还得和吕布称
兄道弟,和吕布继续周旋。刘备绝对是个政治动物,他不太有自己的人生,他的一切都以这
个政治集团为优先考虑。像当张飞丢掉了徐州时,刘备为了巩固军心士气以及兄弟之情,立
刻说出『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种双妻放两边,仁义摆中间,除了老婆以外,
任谁听了都窝心的话。不像吕布爱女人这种罗曼蒂克,敢嫁给刘备的女人,最好先要有这种
心理准备。
刘备当然是个不及格的情人,可是从政治的生存能力来看,他是优秀的。他是兄弟们心
中的好大哥、是人民心中的好领导者,他这些形象以及一致性坚持,使得很多人都乐于和他
合作。也因为他有这种可以合作、可以利用的竞争优势,刘备终于在这场艰困的生存战争中,
安然度过危机,成为曹操心目中可敬的对手,存活了下来。
 
袁术
看徐州权力学大三角关系中的袁术,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袁术出身于政治世家,所以在权力学的运作上,他一直有自己的眼光和一定的水平。他
知道谁是次要敌人、谁是主要敌人,也知道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原理。这从吕布
拿了钱爽约、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不起袁术,他还是耐着性子不生气,愿意低声下气地联合
吕布对抗曹操,就知道袁术的现实感与权力学的专业水平,其实是很强的。可惜的是,袁术
并不是一个EQ很高的人。让袁术真正和吕布翻脸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儿子和吕布女儿的婚事
吕布悔婚了。这件事,使得名门望族的袁术拉不下脸来,再对吕布露出笑容。也因为这个情
绪,袁术踏出了错误的第一步──放弃与吕布的联盟。我常说最可怕的还不是错误,而是对
错误作出错误的反应。袁术觉得吕布之所以不愿和他结为儿女亲家,是因为吕布看不起他只
是一个太守,为了突显自己的存在,袁术决定要当皇帝。在权力的三角学中不能联合次要敌
人打击主要敌人当然是一个缺失。可是自己主动做了一件事,让所有的次要敌人、主要敌人
通通被迫联合起来修理自己,这简直是自找死路了。《道德经》中曾说:『一曰慈,二曰俭,
三不为天下先。』当皇帝不是什么天诛地灭的事(因为当时联合起来修理他的人或他们的家
族,后来都当了皇帝),但是袁术低估了传统的力量。历史固然在转变,可是袁术当皇帝的
决定回头看,是稍嫌早了一点(他如果愿意再等个二十几年,那时候,魏国、吴国、蜀国的
皇帝都出现,以袁术的资历,想当皇帝,恐怕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了)。先锋者固然可以卡位,
但如果真的太过早产,被传统灭顶也就在所难免了。(《侏罗纪公园》的作者,美国畅销作
家麦克.克莱顿在被问到写出畅销作品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时,他说:要超越时代,但不能
超越得太远。远近分寸的拿捏,是最困难的事。)
袁术这样的个性与他的家族息息相关。袁绍虽然是他的哥哥,可是却是庶出之子。袁术
这个大太太生的儿子向来看不起他。可是命运安排,袁绍被过继给袁术的伯父,反而后来成
为袁氏家族对外的代表,爬到他的头上去了。袁术一生的人格上都在这种自尊与自卑的落差
上摆荡,因此他一受到刺激,很容易就失去政治专业的训练,做出致命的决定。

 
从三国这些人物的成败,让我们发现,领导人专业的修养固然很重要,但是领导人本身
的个性与风格是更重要的因素。徐州的故事提供了许多的案例,让我们一再地做了许多权力
三角学的练习与学习。历史固然混乱,可是许多脉络让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兴亡盛衰都有一
个道理。违逆这个方向,很容易自取灭亡,顺应这个道理,创造了核心优势,恐怕是所有的
乱世中不变的生存法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