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浙江大学在杭州对外宣布,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17位创始人及合伙人、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5.6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设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展基金”,该笔捐款捐款旨在支持浙江大学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和科研事业(南方快报6月9日报道)。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理解。从更高层面而言,医学的意义在于一群身怀使命的志士,耗费一生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为数以亿计同胞改善身心健康的事业之中,他们将始终面对复杂病理变化的考验,孜孜以求于更多的医学创新与突破,同时还要日复一日致力于繁重的诊疗当中,为病人除危解厄。
没有足够高远的理想,坚信医学对人类文明所作出价值无可估量,从而愿意为此付出一切,是无法成为优秀的医生、护士。每位医护人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走上漫长而充满挑战的道路。
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有时候会风雨交加、有时候会遭遇泥泞,甚至要从白昼走进黑夜,然后继续前行直至天明。相信再坚强的人,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同行者,给予应有的鼓励与支持。
据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要相信,走到最后,总会有人在黑夜里为你掌灯,把你照亮。”在现代医学事业的推动过程中,企业理应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企业或者企业家可以将自身所拥有的一部分资源,让渡到医疗行业,就如同此次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创始人及合伙人等,向浙大捐赠巨资,从而为浙大医学院附属一院在硬件、软件(人才和研究上)的同步升级上,
就等于是掌起明灯,为一线医疗机构和人才的教学研究、日常治疗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环保和健康,是目前马云从事公益事业的三大领域。马云乡村教师奖每年出1000万元奖励100名优秀乡村教师,是对千百万默默耕耘在乡村的教师致以敬意,稍早一点的2014年4月,马云和合伙人蔡崇信共同捐出阿里巴巴集团2%的期权,成立公益信托基金,用于环境保护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按目前股价,这笔捐赠接近500亿人民币。
教育、环保和健康,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三盏明灯,教书育人、环境造人、健康更是人人之必备,而这三项公共事业同时也面临大时代变革下的诸多变数和挑战,尤其需要来自企业和企业家贡献集体智慧、善用市场资源、从而提升社会运转效率、优化资源分配格局。
企业家所代表的市场调节机制和思维,所贡献出来的绝不仅仅是捐款捐物,还能有效激活和集合更多人的参与其中,形成正向反馈下的良性循环。阿里巴巴集团的2017财年公益最新数据表明:超过3亿用户、178万卖家通过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平台参与公益行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通过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平台参与公益行动;共推动社会公众47亿人次参与公益。
可以说,数亿用户通过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平台,用自己的力量构建了庞大的社会公益生态,也形成了运行效率丝毫不亚于任何企业的组织体,数亿盏大大小小的明灯持续接力,铺就出永无止境的爱心通道,直抵社会公益事业的峰尖,更直达人们的内心。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长久以来,企业家或者企业被简单定义为经济动物、赚钱工具,而他们所应当也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却往往被忽视。期盼更多的企业家成为马云式“掌灯者”,就是希望他们都像马云一样回归初心,在自身财富及企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能更自觉关注社会发展、弱势群体命运,为人类创造更好的明天而提供富有远见的变革计划书,并投入必要的资源。
为社会文明福趾增进,做一位前瞻指路的“掌灯者”,这或许是对于一位企业家最高的荣誉褒奖了吧。路虽然还很远,但有你在,灯亮着,前方就有看得见的曙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