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保基数提高,职工为什么感觉吃亏?

(2016-07-08 09:21:35)
标签:

社保基数上调

工资少了

社保异地转移

配套举措

http://s5/mw690/001sVUjIzy735k0tS5K94&690

    社保缴费历来是个敏感议题,作为企业而言,过高的社保缴费基数会增添企业用人成本。而对于员工来说,同样也带有某种复杂情绪,社保缴费是为了明天能获得更好的保障,因此缴费是必需的,但如果社保缴费基数过高,又会造成眼下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工薪阶层,工资本身就不高,社保多缴一百元,生活开支就要节省一百元,压力还是挺大的。
    各地陆续公布了2015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并以此为标准上调了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有媒体报道,这么多企业的职工反映“本人工资没有涨,但缴费涨了许多。”对此,7月7日,人社部公布了该部相关负责人解释:大多数职工是按本人工资作为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只有少数收入偏低的职工和少数收入偏高的职工,缴费基数不是本人工资( 新京报7月7日报道) 。
    从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来看,人社部的解释就是“就低不就高”,就是工资偏低的职工,社保缴费基数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原因就在于这个“60%”的基数,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民工等群体来说,随着工资增速保持较快水平,是不存在“高缴”问题的。
    但是,农民工群体之所以对社保缴费基数比较敏感,最根本的原因还不在于社保缴得多,而是他们的工资构成比较特殊,一般会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大量在工厂打工的工人,企业还对其包食宿,因此这部分隐性福利其实也是算在总体工资里面。部分企业为了减少社保负担,对于农民工群体的社保基本是按照最低基数来缴纳,因此报道中所提到的北京地区某职工月薪一直保持在2800元、按照新基数每月要多缴20多元的案例,对于工民工群体而言,恐怕并非个案。
    其实,不仅仅是农民工,目前许多职业领域的劳动者,看似账面工资不低,但在社保缴纳上,企业往往采取了这种“按最低基数缴费”的模式,导致职工既享受不到足额的法定社保应缴待遇。同时一旦社保缴费基数提高,自己的基本工资还要多扣缴。
    更容易被忽视的另一个因素就在于,当下人们的流动性偏高,一旦出现异地流动情况,由于当下社保还远未实现一体化,目前许多地区只能实现社保个人帐户资金的异地转移,而企业帐户资金则“滞留”下来,对于就业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社保缴费不划算,他们对于社保缴费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更情愿少缴社保、多拿现钱。
   这才使决策者必须要考量的现实命题。社保缴费本来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养老、医疗等公共福利,所设立的公共资金池。但长久以来,以上制度缺陷始终没有得以解决。之前过高的社保缴费负担,导致企业和员工缴费动力不足。随后,部分地区采取了社保缴费基点下调的试点,又造成了劳动者对于未来保障受损的担忧。
    如今,按照社会平均工资上调社保缴费基数的做法,再次让部分企业职工觉得得不偿失,还是因为政府对于企业社保缴费从理论到现实存在的某种脱节,让企业员工只能拿着较低的社保缴费基数,还受到基数一旦调整,工资反而变少了的困扰。至于社保异地流转的巨大障碍,更是严重阻碍着劳动者自由流动、以及相关社保权益的随“迁”。
    因此社保缴费需要更多的“加法”。不仅要在社保缴费基数上做“加法”,更要在员工的社保异地转移权益上做“加法”。同时,在减轻企业社保负担的同时,能否通过合理的财政补贴“加法”等方式,让员工社保待遇不会降低,也需要决策者在社保新政推出时,做好相应的配套举措。
 毕舸
  毕舸   更多财经与时事评论精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南漂分子毕舸”(bigeweida),欢迎手机上搜
一搜,每天看一看,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