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年前进入证监会14家企业预披露名单的步长制药,时隔一年之后开启二次IPO之旅。作为国内中成药领军企业之一,步长制药去年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利润超10亿元,在2013年度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中,步长制药位列本土制药工业第八名。单就财务数据而言,步长制药具备了足够的上市底气。
但硬币的另一面也同样被市场所关注。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间,公司在“市场及学术推广”方面分别花去了44.66亿、51.83亿、58.41亿,累计达到154.9亿元,平均到每个月为4.3亿元,每天则有1400万用在了“推广”上,并连续三年超过同期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
在国内药企竞争激烈的现实压力下,目前多数药企的所谓“学术推广专员”,本质上和走科串室的医药代表几无区别,拉拢医生、维护关系、最终促成销售。此前步长制药就存在涉贿污点,让这家公司的ipo之旅备受争议。
步长制药本身就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企业,家族式经营,众多PE的海量持股,盈利产品品类相对单一,引发了外界的多重担忧。而如今爆出的天价“市场推广费”,更让步长制药陷入了舆论争议之中。
有意思的是,三年花掉高达近155亿的“推广费”,或许并不仅仅是步长制药自身的选择。早在2010年,步长制药与中恒集团(600252)的合作,最终不欢而散,转而寻求独立上市。其中双方分手的重要原因,就是中恒集团认为步长制药没有按事先约定,投入必要的费用,开展学术推广活动,未能有效提高血栓通等产品的知名度。
以学术推广之名,推动背后的市场营销,从而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这一医药行业的潜规则,在各家医疗企业中概莫能外。而PE的海量持股,也必然会给步长制药带来巨大的业绩压力,倒逼着经营者短期内实现营业收入、利润的不断增长,从而向投资市场交出光鲜的成绩表,尽快完成IPO临门一脚。
在这个过程中,之前进入的资本出于利益考量,会默许甚至要求步长制药在“市场及学术推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步长制药在资本以及业绩的双重压力下,也会不断加码,用推广来换收益。“推广费”155亿成为企业与背后资本的合谋,参与者都在心照不宣地推动游戏循环,以期收获未来的上市套现。
因此,步长制药“推广费”155亿的IPO之旅虽然刺眼,却并不出奇。国内医药行业的种种弊端,以及企业上市就能一夜暴富的股市顽症,在步长制药身上被放大。
当然,患上过度推广“病”的不仅仅是预备上市的步长制药,众多上市医药公司同样病情不轻。2015年,上海医药、福星医药、白云山、人福医药、云南白药、吉林敖东、中新药业、莎普爱思、哈药股份等个股的广告营销费用都超过2亿元,其中,上海医药2015年广告费用为12.78亿元,同比增长23.13%。而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8.76亿元,同比增长11.03%,低于广告投放增速。复星医药去年广告费为11.89亿元,同比增长了47.52%。同期净利润为24.60亿元,同比增长16.43%(数据来源,http://stock.sohu.com/20160505/n447738750.shtml)。
步长制药“推广费”155亿的IPO之旅能圆梦吗?这个问题目前谁也无法给出答案。但即使是备受争议的步长制药梦碎IPO,那些已经顺利完成上市目标的医药类公司,仍然不能摆脱与步长制药高度同质化的“推广”营销模式,这才是最令广大投资者神伤的事情,也是中国医药市场和资本市场亚健康的写照。
毕舸
更多财经与时事评论精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南漂分子毕舸”(bigeweida),欢迎手机上搜
一搜,每天看一看,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