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假联盟的分裂,让亲者痛仇者快

(2016-05-15 10:14:50)
标签:

365

打假联盟

造假产业链

形成合力

亲者痛仇者快

    ACC(国际反假联盟)日前宣布暂停阿里巴巴的会员资格,首先解释一下,国际反假联盟是全球反假冒侵权非营利性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旗下成员囊括了各个领域里的国际知名品牌,同全球政府机构及行业伙伴合作,通过法规、政府、民众教育等途径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国际反假联盟之所以暂停阿里巴巴的会员资格,有消息称是有些之前的会员企业,主要是奢侈品品牌威胁称,如果让阿里巴巴留在国际反假联盟,那么他们就要退出。

 


 

对抗姿态无助于打假共同体的互助

 

       非此即彼的对抗,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这是国家外交的基本准则。放置到商业领域,这一原则同样使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不同商业主体的关系,不再是零和博弈,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协同和链接,通过资源共享来提升彼此的运营和服务。

 

      在中国,打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同样饱受假货之痛,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从最初支付宝的横空出世,就是为了解决交易双方基于信用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障碍,再到建立阿里巴巴内部规模庞大的打假团队,为此吸收了大量具有丰富执法经验的专职打假人员,以及通过芝麻信用,为每个在天猫、淘宝、蚂蚁金服进行交易、贷款的用户信用积分,从而勾勒可视化的个人商业信用体系,都是阿里巴巴自建立起就在铺设的打假通道。

 

      这条通道的建设或许将永无止境,始终伴随着这家年交易量已经超过3万亿人民币的电商平台,建立起更高的护城河。

 

     不仅是在线上,仅仅以20154-9月为例,不含日常散碎线索,仅售假团伙线索,阿里巴巴已向执法机关推送717条,获各地执法部门立案的为330条,被破获的案件为279起。其间,阿里巴巴协助警方捣毁制假、仓储、售假窝点6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15人。打假,阿里巴巴还在路上,但起码在一直奔跑。

 


 

打假战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一场悄无声息的打假战争,每天都在发生。然而,基于中国的国情,打假战场不仅发生在淘宝、天猫,也出现在中国从北上广深到西部小县城的角角落落,以至于3.15从一个普通的日子,被赋予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特殊意义,这一天各地消委所披露的各类消费者打假维权案例,可谓数不胜数。

 

   打假,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常态,无论人们天天都是3.15”的理想有多么美好,也不得不承认,打假是在刮骨疗伤,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治疗过程所产生的创痛,都要一边忍受着痛苦的折磨,一边咬着牙拿着手术刀继续自疗。

 

    无论是谁,无视中国打假国情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用所谓的标签化来定义某个正在全力打假的中国企业,采取极端化的方式来阻断中国与世界联合起来共同打假的通道,那么开心的只会是那些真正的造假者。

 

     在这个过程中,请允许我借用一句名言,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假战争才能获得成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进程还在加速,这其中就包含着对于中国质造建设的认可与尊重。中国质造的本质就是驱逐假冒伪劣,用更好的产品、服务以及市场环境,形成服务于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消费者的良币市场,让所有诚心于推动中国市场变得更好的企业,获得他们应得的回报。

 

      因此,国家打假联盟如果少了中国声音,会形成怎样的后果?动辄以赶走阿里巴巴才解心头之恨而自居道德高地的那些国外奢侈品巨头,难道又无视阿里巴巴正推出的淘宝卖奢侈品须提供非假货证明新规?如果所有的打假努力,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对于高喊要净化中国市场环境的国外奢侈品巨头来说,它们难道不是在制造双输后果?

 


 

造假链条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奢侈品品牌还要意识到一点,奢侈品的假货市场可不仅仅是在中国。据外媒报道,201110月,纽约警方在皇后区的一幢商业大楼里,逮捕了13名仿冒品制造者,并查处了价值400万美元的仿冒品,包括PoloLacosteRocawearthe North Face7 for All Mankind等品牌。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一名郭姓女士反映,去年她在欧洲地区的爱马仕专卖店共购入6个高端包,单价均在45万元人民币以上。经验证,其中4个为A货。北京某女明星在英国旅游时,就购买过一款价值高达70万元人民币的爱马仕A货女包。事后经一线奢侈品代理商证实,该包为假货。一位一线品牌奢侈品代理商李先生向《上海证券报》记者称,目前境外奢侈品假货的流通量大于境内,且部分假货的流出地正是各奢侈品品牌专卖店。

 

      巴黎警方在巴黎和里昂郊区就曾端掉一个奢侈品造假团伙,专门制造和跨国贩售爱马仕包,他们不仅分工明确,涉及金额还相当巨大。该事件的发生一举废掉了法国库贝尔协会关于“80%-90%的奢侈品A货是在中国制造的说法。

   (报道相关链接:Http://ent.ifeng.com/zz/detail_2013_10/24/30606617_0.shtml

 

      在中国市场,问题同样复杂多变。据时代周报记者的调查发现,国内市场奢侈品的假货有些是出自山寨工厂,也有是出自品牌的代工厂。这类工厂里生产出来的A货,高端A货甚至可以以假乱真,有时候连品牌方的人也难以辨认(报道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3-10/18/content_7234860.htm)。

 

      这意味着,包括奢侈品在内的商品造假现象,是全球化而非中国市场独有的问题。造假链条遍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由此给商业平台带来的鉴别难度极大增加。

 


 

企业与平台合作才能形成打假共赢

 

      面对泛滥的造假潮,惟有通过企业和平台的合作,才能形成更为有效的打假矩阵。比如在美国,不少世界奢侈品品牌与EBAY合作,开始实施VeRO(卖家鉴定计划),来帮助顾客辨别正品卖家。

 

       而世界著名奢侈品品牌LV牵手淘宝全线打假,也是很好的企业与平台合作案例。

 

       一个残酷的商业世界灰色事实是,从某个商业品牌建立以来,仿冒品就一直存在,但是如果企业不去团结各种可以联合的打假力量,完全依赖于单打独斗,那么打假的成效将远低于预期。

 

    造假的地下全产业链发展至今,是如此的精密,也就在提醒着各个联合打假平台,以及参与其中的企业,如果内部不能形成合力,而首先采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对于后加入的打假小伙伴不是相爱,而是相杀,所造成的撕裂与分离,只会不断磨损来之不易的打假努力。

       对于口口声声要净化商业环境的打假者,你的敌人究竟是谁?你准备要制造更多新的敌人,还是伙伴,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毕舸   更多财经与时事评论精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南漂分子毕舸”(bigeweida),欢迎手机上搜

一搜,每天看一看,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