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泽西之后,廉价药也快死了

(2016-05-04 10:37:29)
标签:

魏泽西

廉价药

消失

基本药物目录

 http://s5/mw690/001sVUjIgy71pJ0WEte04&690

  有一种药叫做鱼精蛋白,是治疗心脏病手术用的,而且价格相对便宜。目前,鱼精蛋白全国性缺货,许多病人苦等而不得。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有关低价救命药缺货的报道,有医生分析,这与药品价格低,企业利润薄、无生产积极性有关,甚至有医生猜测,此次可能是药品生产企业涨价的前兆(华西都市报5月3日报道)。
   缺的不是药,而是廉价药,而高价药越来越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医疗费用的猛涨。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一旦面临治疗费用的难题,在廉价药缺席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造成个体乃至家庭不堪重负。
   在廉价药的生产环节,利润的稀薄让生产企业越来越少,由此形成的悖论就是,患者对于廉价药的需求有多么强烈,廉价药的供应量就有多么匮乏。
   有专家认为,廉价药缺货在于价格管制过严,如果放开价格,鼓励更多企业进入,就能增加供应量。但是,问题又绕回了上一个关口,也就是价格市场化,廉价药也就名不副实,患者依然承受不起。
   因此,不要总以为市场化是廉价药的救命稻草。恰恰相反,正是所谓的“市场化”把廉价药逼向绝路。在过去二十多年中,由于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加速,许多药品生产企业获得了自由定价权,导致药品价格不断上升,之前曾经有媒体报道,同样一种治疗感冒的药品,在短短数年间,价格上涨超过10倍。许多药品生产企业甚至将某种药品改个名称重新申报,就能轻易
实现价格标签上多了一个甚至更多的零。
   相比其他商品,医疗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博弈双方力量的失衡,让其成为典型的卖方市场。如果惟市场化,最坏的结果就是天价医疗现象普遍化。对某种廉价药放开价格,同样的药品生产企业可能会增加,但价格却不会因为竞争而保持在同一水准,民众从缺药变成买不起药,这难道是市场化给廉价药带来的福音?
   而真正的解决之道是,政府将这些救命用的廉价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始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可以看做民众医疗保障的基础制度。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初,国家工信部联合卫计委、中国药学会、药品招标平台统计出64种药品为短缺品种,那么,针对这些廉价药缺货现象,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各种因素,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就应尽快予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是否将这些廉价药纳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对应补贴,让企业在获得合理利润的情况下确保供应量。
   同时,还可以借鉴印度、非洲某些国家的做法,将部分民生医疗急需的廉价药,作为一种国家供应而非市场化提供的特殊产品,由相关部门统计每年相关廉价药的需求总量,然后向企业下订单采购。
   当然,对于药品生产领域本身,更多的模式变革也能起到鲶鱼效应。今年年初,阿里健康与合国药在线打造公益寻药平台,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寻药平台,以帮助病患及其家属寻找所需紧缺药品,这也是首个非盈利性质的公共寻药平台。随着互联网医疗成为风口,未来或许会有互联网技术与资本融合,进入到医疗生产、流通和零售各个环节,提升运营效率,减少冗余成本,提供更多廉价药,这也是方向所在。
    不要迷信市场化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医疗问题。在医疗保障上,政府有形的手要有更多作为。目前出现的廉价药缺货现象,往往是重大疾病治疗所用,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更需要政府不坐视患者苦求廉价药不得的困境。对廉价药市场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尽早施“药”。
毕舸
 更多财经与时事评论精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南漂分子毕舸”(bigeweida),欢迎手机上搜
一搜,每天看一看,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