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极端利己”最终就是极端害他
日前,知乎网友“蚂蚁菜”通过网络发布了一段求助声明,称自己系百度贴吧血友病吧原第二大吧主,但百度方面却单方面撤除了其吧主职务,有网友发布的百度贴吧热门疾病吧情况统计称,超过总数的40%疾病贴吧被“商业化”。媒体记者发现,除了血友病吧外,确实有大量百度贴吧疑似出现竞价上位的情况,包括脑瘫吧、帕金森吧、甲亢吧、癫痫吧等,其中甚至还出现了类似“全国统一救助热线”的提法,而此类百度贴吧并不在少数(新京报1月12日报道)。
稍微了解百度吧的网友都知道,素不相识的网友可以在同一主题下形成社群关系,就关心的话题讨论。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百度吧,类似于血友病吧所汇集的网友,其实是抱团群暖的重病患者,他们分享着彼此抗击病魔的经验,以期给病友以帮助和鼓励。
然而,建立在爱心互助层面的血友病吧,一旦被强大的外在干预机制所主导,就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正如报道中所揭示的,当血友病吧的吧主易人,换成不靠谱甚至别有用心的管理者,以套取吧友的信任为牟利手段,就会让无数病友深受其害。
血友病吧这样的百度吧,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带来的开放与分享,来获得更多的治病信息,然而天使也会沦为魔鬼。互联网企业掌握着流量入口和包括“屏蔽”在内的技术,随时准备利益变现,甚至将其置于社会规则以及对于受众切身权益之上时,就演化为一种所谓的“极端利己主义”——企业只默认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惜采取任何方式,哪怕是游走在法律边缘,或者干脆打监管缺席的擦边球。
于是,商业与利益的媾和开始失控,百度的竞价排名曾经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当初也曾承诺对此进行全面整改。然而去年有关莆田医疗在百度一年投入120亿天价广告费的事实被曝光,如今又出现了血友病吧疑似商业化的举报,这已非失察二字可以概括。
互联网平台的安全性正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这其中的安全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的安全,也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黑客与BUG(网络术语,漏洞),保障用户的信息和账户安全,另一个是商业伦理的安全,也就是不作恶的底线维系,不能把所有用户资源都变成可售卖的廉价品,尤其是事关生命健康,更不能逾越底线而“屏蔽”病友的自我救济权利。
百度有关方面接受记者时坦承,他们也明白不少垂直百度吧的商业性较强。这就要求其后台监控不可以放任,不能把人的生命价值也变成商品,利用病友们求治若渴的心理兜售伪劣私货,甚至于剥夺病友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人为营造一个看似伊甸园实则比病魔更危险的黑色空间。
这其实也是对所有互联网企业的警告。互联网的另一大特征就是信息不可能被垄断,它可以自由和快速地流动,抵达每个需要了解相关信息的受众手机上。血友病吧的原吧主可能会被吧内屏蔽,但在吧外则有足够开放的投诉渠道,让他发出自己的抗议之声。也就能通过媒体的介入,对应的调查取证,甚至于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本身,查出类似事件背后的蛛丝马迹。
此事证明了一个道理:极端利己就是极端害他,最终也会反噬己身。当然,对于这一切网络监管部门也应及时介入。须知,网络平台的自律失效后,就必须仰赖于外部监管。
毕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