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改就是要保住廉价抗癌药的命

(2015-08-24 16:01:39)
标签:

股票

医改

患者

抗癌药

廉价药

医改就是要保住廉价抗癌药的命
  一种叫做“放线菌素D”的肿瘤化疗药物,1支不到20元,患者每天只需使用两支,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每个疗程用量不会超过12支,“可以说是一种便宜的救命药”。可是,这种患者急需的救命药,如今却面临绝迹危机。原因就在于价格低造成利润也低,企业不愿意生产(长江商报8月24日报道)。
   这并非放线菌素D独自承受的命运,更是众多廉价药纷纷从市场退出的缩影。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戴秀英等就曾在提案中援引调查数据称,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药品数量高达342种。
   越来越多因为“无利可图”而推出的廉价药,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广大患者无药可买、可用,只能转向承受价格高出数十倍的进口药,这不仅极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造成国内药品生产环节的劣胜优汰——真正能少花钱治病的好药越来越少,某些企业就会把心思花在改个药名就能让价格猛增的投机游戏上。
   这更会对医改带来严峻的挑战。医改宗旨就是逐步减轻广大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沉重的恶性循环,从而形成医疗市场的公益性与市场性兼容。
   可是,类似于“放线菌素D”的抗癌廉价药面临消失,说明目前的医改逻辑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正如报道中所提出,“放线菌素D”这样相对使用量小众、利润率低的药品,依靠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以道德为先、“义务”提供给患者,几乎是不可能的。惟有政府兜底,建立基本药物保障供应机制,对于低利润药或罕用药,政府可以综合考量全国各地近年来的平均用药量,采用委托企业直接生产、补贴购买或政策优惠等方式确保供给,才能避免廉价药的“死亡'宿命继续。
   医改就是要保住廉价药的命。应当说,这几年为了推进医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直接财政补贴,包括民众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升,都是拿出了真金白银。但是,与医疗资源分配公正性密切相关的财政支付,恰恰更需要讲求执行效率与引导性。比如,对于类似廉价药,就需要得到更多的政府关注和扶持。因为廉价药带给患者的益处非常直接,少花钱就能治好病。而就医改而言,只有市场上拥有足够数量的廉价药,才能形成竞争机制,让患者和医院有足够的选择空间,用脚投票,也才能倒逼那些价格虚高的天价药挤出水分,从而减轻财政投入和民众指出的双重负担。
   这也提醒着医改的设计者和主推者,以往医改更多强调地管好医院和患者两端,所以设计的补贴方案也好,激励机制也罢,都主要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比如适度提高医疗服务合理收费,就是为了确保医生和医院的合理收益,而对于患者则通过医保衔接来减负。但是,针对药品生产环节,不能光有医保支付机制和药品招标制度的价格约束,更要对那些已经被证明对患者治病贡献良多的廉价药,专门定制更符合生产厂家诉求的政策引导和利益保障平台。如果不能针对性地服务于药品这个入口环节,充斥市场的都是高价药,进口药,那么医改就等于无水之池。
  毕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