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制公务员为何无人主动辞职
(2015-01-30 16:09:30)
标签:
365聘任制公务员3年不辞职 |
聘任制公务员为何无人主动辞职
深圳于2007年实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现有聘任制公务员3000多人。相对委任制公务员而言,如果干不好或没有职位需求,聘任制公务员就可能被解聘。然而实行3年多来,3000多名公务员竟无一人解聘,并全部进入续聘期。深圳聘任制公务员日前出台新规引入淘汰制:考核不称职可解聘(南方都市报1月29日报道)。
聘任制公务员当初被称为激活公务员队伍的鲶鱼,可是鲶鱼显然没有搅动出公众和舆论期望的浪花,反而看似逐渐混同于原有的公务员。深圳的3000多名聘任制公务员,无一人被解聘,于是舆论质疑其相关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没有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反而有变成变相大锅饭之嫌。因此,深圳出台了新的考核办法,不过效果如何,恐怕民众心中仍然没有底。
毕竟,聘任制公务员如果一开始就被某些部门,当成部门“人手不够”的补充组成,那么怎么舍得让能够干活的人离开呢?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聘任制公务员的薪酬发放来自财政支出,各级聘用其工作的部门并不承担,那么就等同于收支两条线,对于部门而言,多一些不花钱就能发挥一定工作能力的聘任制公务员,多一个不多,何必要为难他人给自己惹麻烦呢?
因此,“考核不称职”的纸面规划很难抵得过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成本与收益脱节的现实考量。
其实,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为何3000多名聘任制公务员,至今为止无人主动辞职呢?是因为聘任制公务员的待遇福利太好?拿一份相对体面地工资,而且工作压力比在市场化企业小得多?还是在政府3年混日子,结果造成竞争力下降,惰性大增,害怕离开安逸的政府部门,重返求职市场无法适应?这些因素需要相关部门去深思和剖析,因为这并非无关紧要的话题,而是具有聘任制公务员是否能真正发挥公共服务能力,乃至推动政府绩效改革试点成功的重要意义。聘任制公务员干得好不好,以及如果不符合要求,变成冗员,不仅关乎他个人能否合格,更是指向公务员整体履职日常管理细节化、规范化的制度建设。
聘任制公务员为何无人主动辞职?他们当初也许是抱着一定的理想而来,而在3年以后,无一人解聘,个个拿到了续聘合同,他们的人生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又给整个公务员队伍带来了什么变化?或者与之相反,聘任制公务员最终被环境所改造。这些疑问沉甸甸地搁在关心公务员体制改革的每个人心中,急需获得回应和破解。
谁也不会奢求聘任制公务员一夜之间,让整个公务员队伍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然而当初有关聘任制公务员的设计者和推动着,以及公共财政为此的高昂买单,还有来自社会各界从当初的殷切期望到如今的充满疑虑,都需要各地试行聘任制公务员改革的政府,对这一改革的得与失进行全面盘点,尤其是要直面之前公务员聘任制理想与执行之间的严重落差,探究如今造成“只进不出”怪圈的根源所在,以及在如何突破现有弊端,真正激发其改革前行应有的生命力上,有更为缜密的定期考核机制。否则,3年又3年,公务员聘任制最终变成一潭死水,聘任制公务员也混成了上班打牌看电影的“前辈”,那就不仅是聘任制本身的失败,更是公务员绩效改革的遥遥无期。
毕舸
聘任制公务员当初被称为激活公务员队伍的鲶鱼,可是鲶鱼显然没有搅动出公众和舆论期望的浪花,反而看似逐渐混同于原有的公务员。深圳的3000多名聘任制公务员,无一人被解聘,于是舆论质疑其相关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没有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反而有变成变相大锅饭之嫌。因此,深圳出台了新的考核办法,不过效果如何,恐怕民众心中仍然没有底。
毕竟,聘任制公务员如果一开始就被某些部门,当成部门“人手不够”的补充组成,那么怎么舍得让能够干活的人离开呢?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聘任制公务员的薪酬发放来自财政支出,各级聘用其工作的部门并不承担,那么就等同于收支两条线,对于部门而言,多一些不花钱就能发挥一定工作能力的聘任制公务员,多一个不多,何必要为难他人给自己惹麻烦呢?
因此,“考核不称职”的纸面规划很难抵得过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成本与收益脱节的现实考量。
其实,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为何3000多名聘任制公务员,至今为止无人主动辞职呢?是因为聘任制公务员的待遇福利太好?拿一份相对体面地工资,而且工作压力比在市场化企业小得多?还是在政府3年混日子,结果造成竞争力下降,惰性大增,害怕离开安逸的政府部门,重返求职市场无法适应?这些因素需要相关部门去深思和剖析,因为这并非无关紧要的话题,而是具有聘任制公务员是否能真正发挥公共服务能力,乃至推动政府绩效改革试点成功的重要意义。聘任制公务员干得好不好,以及如果不符合要求,变成冗员,不仅关乎他个人能否合格,更是指向公务员整体履职日常管理细节化、规范化的制度建设。
聘任制公务员为何无人主动辞职?他们当初也许是抱着一定的理想而来,而在3年以后,无一人解聘,个个拿到了续聘合同,他们的人生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又给整个公务员队伍带来了什么变化?或者与之相反,聘任制公务员最终被环境所改造。这些疑问沉甸甸地搁在关心公务员体制改革的每个人心中,急需获得回应和破解。
谁也不会奢求聘任制公务员一夜之间,让整个公务员队伍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然而当初有关聘任制公务员的设计者和推动着,以及公共财政为此的高昂买单,还有来自社会各界从当初的殷切期望到如今的充满疑虑,都需要各地试行聘任制公务员改革的政府,对这一改革的得与失进行全面盘点,尤其是要直面之前公务员聘任制理想与执行之间的严重落差,探究如今造成“只进不出”怪圈的根源所在,以及在如何突破现有弊端,真正激发其改革前行应有的生命力上,有更为缜密的定期考核机制。否则,3年又3年,公务员聘任制最终变成一潭死水,聘任制公务员也混成了上班打牌看电影的“前辈”,那就不仅是聘任制本身的失败,更是公务员绩效改革的遥遥无期。
毕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