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财评快手
财评快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19
  • 关注人气:2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石屹捐哈佛需要向国人打报告吗

(2014-07-24 16:52:25)
标签:

365

潘石屹

哈佛

国人

慈善事业

潘石屹捐哈佛需要向国人打报告吗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9300万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该企业CEO张欣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助学是希望更多中国优秀贫困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潘石屹也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新京报7月24日报道)。
    作为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潘石屹向哈佛捐赠近亿元的举动,被打上了太多的道德问责烙印,总体归纳为两大观点:作为中国人,向大洋彼岸的哈佛捐赠,深深伤害了国人的民族情感。作为名声并不太好的房地产开发商,如此巨资慷慨解囊,又让人联想到“挣穷人的钱出自己的名”,潘石屹就此躺着中枪。
   但是,潘石屹捐哈佛需要给国人打报告吗?虽然近年来对于房价高企引发了众多社会质疑,但没有任何人可以就此判定,潘石屹挣的每个铜板里都充满了所谓了道德原罪,由此有资格成为
潘石屹资金使用流向的审判者,界定潘石屹的钱该怎么花、花在哪里。
    实际上,哪怕潘石屹把钱捐给国内大学,难道就不会引发争议吗?这些年来围绕着大学接受社会捐赠现象,有太多“大学甘于向金钱低下高贵头颅”的反面声浪。进一步说,潘石屹因为自己的捐赠行为,被迫要向社会与公众事后交待,并且可想而知,如果“SOHO中国助学金”不是只用于中国贫困家庭学生,又发引发多少后续声讨?公众亢奋的道德鞭子一次又一次抽在潘石屹身上,无偿捐赠本来是善行,如今却因为诛心的国别论、财富原罪论而背负了不应有的重压。这堪称国内慈善道德观出现偏差的又一典型案例。
   慈善不能绑架,然而类似案例反复出现,不断有人向富豪写信,要求对方为自己解决生活困境。慈善似乎成为富豪或者企业家必须承受的赎罪十字架,捐少了被指责,捐给哪些人必须按照公众心目中的清单来推动。很多人从来不曾问自己为中国慈善事业做了什么,而是紧盯着少数富豪和企业家,以占据道德高地的姿态强行要求他们去完成指定指标。也许就是因为如此,潘石屹最终选择了向哈佛捐赠,至少在那里没有人会问你捐给了谁,为什么捐这么少,慈善由此回归到最初的本质。
   慈善是个体发自心灵的选择,如果在掌握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公众尽可指责某些企业家借慈善为名行不法之实的行为,比如那些已经落马的“慈善富豪”,就必然会受到社会声讨以及法律制裁。但在法律没有介入及最终定论之前,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他人的捐赠行为,乃至于草率冠之以“做秀、作伪”的有罪推定。除非是以公众募集为基础的捐赠,比如红十字会、民政部门对于某个受灾地区的物质调拨,就应当接受公众时刻审视的放大镜,有义务交待每一笔物质和款项的来源和去向。但对于潘石屹捐哈佛的纯粹个人之举,实在无需向国人打报告,这是他的自由,与你我无关。
   中国慈善事业近些年来遭遇了诸多是非,这其中当然有体制环境不完善等重要原因,但每个关心慈善事业的人都应扪心自问,人为划分慈善捐赠的群体之分,所谓富豪捐赠都是伪善,必须捐多少否则就要挨骂,如此举动是在推动还是阻碍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慈善需要宽容和互助,而不是对立和偏激下的戾气丛生。
毕舸
 
 
 
电话: 13642934797 qq号码:827235320
 
 
 
今后稿费寄到:
 
 
 
(1)打入兴业银行广东省东莞市南城支行帐号622909 397281 645518
 
 (2)或邮局汇寄: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景湖湾畔 6栋 2单元 103号房毕舸收,邮政编码523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