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八——关东州总督府旧址
(2024-02-17 07:43:25)
标签:
历史 |
关东州总督府旧址位于旅顺港湾街45号。建于1889年前后。欧式二层楼房,建筑面积1646平方米,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1903年为俄国关东州总督府,俄国在关东州的军政中心。首任关东州总督是杜巴索夫,后由阿列克谢耶夫接任。1903年改设远东大总督,关东州总督府随即改称远东大总督府。1904年2月远东总督府迁到沈阳。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先后为日本海军镇守府和旅顺要港部,之后为旅顺市役所。1945—1954年为苏联海军司令部。1955年为我海军某部接管使用。
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14日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总督府简介
1899年8月16日设立的沙俄在大连地区殖民统治机构关东州总督府,位于今旅顺港湾街45号。管辖面积3200平方公里。统辖旅顺、海参崴以及太平洋上俄国各舰队和海军部队,总管旅大地区的的民政、财政、军事、司法、邮政、矿山等普通行政和特别行政。1903年8月12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暂时远东统治条例》,将关东州总督府改为远东特别总督府,统辖后贝加尔、阿穆尔、滨海、堪察加、关东等五个州及达里尼市(即大连市,1902年划为特别市)、库页岛以及中东铁路沿线的俄国属地,享有对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外交交涉权。1904年2月远东总督府迁到沈阳。首任关东州总督为沙皇俄国海军中将杜巴索夫,首任远东特别总督为阿列克塞耶夫海军上将。
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现有的资料说,这座建筑建于1889年前后,是船坞承包商法国人德威尼1888年建的办公场所。根据老照片看,1898年俄国强租旅大之后,这座建筑的东南面圣尼古拉教堂已经建好了,而这里还是几座中式老建筑。也就是说这座建筑很可能就是俄国强租旅大时期建的关东州总督府。有人说此建筑做过北洋海军提督府及丁汝昌公馆,丁汝昌早已以身殉职,北洋舰队已经全军覆没;有人说此建筑做过北洋海军公所,1894年11月22日,日军占领旅顺海军公所,大牌子还挂在原军公所正门上方,根本就没有动地方;《大连之最》一书中说这座建筑是俄侵略军海军司令的官邸,这就更不靠谱了。这座建筑究竟是谁建的,什么是建的,还应深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