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的教学楼是这样建成的

标签:
建筑 |
1997年教师节,区领导李行学带队到校慰问教师,征求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意见。因为事先接到通知,我做了书面准备,重点是褒奖镇里是如何尊师重教的,对地方政府的工作给以高度评价。区领导听了非常高兴,回到镇里反馈信息,镇领导自然很有面子。
教师节过后,刘培鸿镇长打来电话,说是请我吃饭,主管教育副书记作陪。那顿饭绝对是大餐:一盘炒花生米,一盘拌三丁,还有一盘热菜麻辣豆腐,每人一碗米饭。三个人三个菜,没有酒水和饮料,算不得腐败。饭桌上,刘镇长说“:李校长你很够意思,区领导到校走访慰问教师,征求意见,你一句坏话都没说,给我们尊师重教工作做了充分肯定,有些地方我们做得很不够”。在这个问题上,我一向主张有问题自己家关起门来自己解决,哪怕是瞪眼扒皮都无所谓。但是在领导的上级面前说三道四,发泄不满情绪,那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也是素质低下的具体表现。其结果只能是影响感情,贻误工作。我说,刘镇长客气了,这是应该的做的。镇长说,今后有什么困难你找我。我说刘镇长,本届政府任期是最后一年了,就年龄你很可能要改做人大主任了。任职期间应该干件大事,让老百姓念你好,把69中教学楼建起来。刘镇长说,资金有困难。我说没有一家子把钱攒够再盖房子的。大家都会记得是刘培鸿镇长任职期间建的教学楼,至于王培鸿,孙培鸿还债那是应当应份的。姜家村的班子在河套上修座桥,结束了老百姓辈辈世世走河套的历史,只要走在桥上,就会想起修桥的书记曲成来。
当时在建教学楼这个问题上,区政府的意见是先建小学。姜家小学的校舍是日本人1923年建的,房屋质量要比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的69中的平房质量好多了。为了先建中学,我逐个拜访在当地有影响的25位人大代表,征求他们的意见,请他们到校视察。饭店去不起,我们就请厨师在学校食堂准备饭菜。对他们来说不在吃什么,也不在喝什么,只要感情有,什么都是酒。在我看来感情就是生产力。
苍天不负苦心人,当年12月16日教学楼就破土动工。奠基仪式结束后,全校教职工分组奠基培土,学生代表奠基培土。就要建新楼了,就快住新楼了那种感觉真好。政府号召大家捐款,党政干部都有捐款任务,校级领导是600元,那个月的工资1000元我全捐了,为此镇里还表扬了我。我觉得应该多捐,必定是在我任职期间建教学楼。
教学楼是由旅顺设计院设计的。图纸出来之后,镇里召开征求意见会。会上,针对图纸设计存在的问题,我谈了四点修改意见:一是主楼的设计,必须坐北朝南,改变依山傍河的大东南向格局,解决采光问题;二是楼内部格局分为四段,西头靠山,下午没有阳光,做理化生实验室,挨着实验室做教室,大厅顶上做多媒体教室,最东边做办公区,这样互不干扰;三是原走廊设计宽1.2米,我建议走廊不能少于1.8米,要确保通行安全;四是在楼后建个室内风雨操场,保证学生恶劣天气照常上体育课。以上4点意见均被采纳。
大楼施工期间,我每天早晚都要去工地两趟,关注施工质量,比我自己家建房都上心。由于资金短缺,工程停了一段时间。一天区委书记慕国生在宋晓波副区长的陪同下,来校视察工程进展情况。穆书记站在楼顶上说,这楼养生期时间不短了吧,是不是应该抓紧施工了。宋区长说,资金有些困难,三环公司的资金不到位(奶牛场的学生归三环公司管)。穆书记指示,三环公司的资金,就像挤牛奶一样(三环公司有奶牛队),不挤能出来吗?要抓紧时间挤。大家一致认为穆书记讲话风趣幽默而且富有哲理,牛奶不挤能出奶吗?在穆书记的敦促下,区镇两级主管领导加大了“挤奶”的力度,资金很快就到位了。记得在校长室的布局上,支部郭书记建议带个套间,便于校长休息。我说郭书记你不用考虑那么仔细,这个校长室还不知道是给谁准备的。不幸被言中了,眼瞅着就要往楼里搬的时候,一纸调令走人了。倾注了我心血的教学楼虽然我一天也没有住上,但是,全校师生从此告别了缺少阳光,雨天漏水的平房,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我自然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