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育儿理财压岁钱春节 |
分类: 育儿教育 |
感谢新浪编辑将此文推荐到新浪亲子中心首页博客区和亲子博客首页焦点及早期教育栏目!
感谢新浪博论坛『亲子乐园』置顶,加精推荐!
每年春节,各家的孩子们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压岁钱。怎么管理和使用这笔钱,对家长和对孩子都是一个考验,我觉得,也是一个好机会,一个教孩子理财的好机会。我教我家儿子管理自己的钱财,就是从几年前的压岁钱开始的。
我为什么会想到要教儿子理财?事情源于06年的夏天,我们全家去了一趟英国旅行。有一天,我们参观完温莎堡,前往乐高乐园(Lego Land)的时候,发现身上的英镑现金全用完了。而温莎的乐高乐园里,包括来回火车站和乐园的穿梭巴士都不收信用卡和其它任何货币。这样,我跟儿子在玩乐中,颇为艰难地,度过了“没钱的一天”。那天,我教给儿子人生理财的第一课,就是“量入为出”。儿子积极接受,因为他自己说道:“Broke的日子,可真难过”。
从那天起,我觉得,是时候认真培养儿子的理财观念了。因为我不希望,他将来学习好了,有了好工作,挣了钱养活自己,却不会理财,做个不能控制自己的“月光族”,遇到经济不景,还被迫要做“啃老族”。
于是,在接下来的那个春节,当儿子收到了颇多的压岁钱之后,我正式跟儿子坐下来谈谈理财。我首先提醒了他我们那次没钱的经历,让他知道,理财,是为了避免难堪的处境发生。
然后,我跟他提出了理财的原则 - “三分一法则”。这个理财原则并非我的发明,而是很多理财书籍中都谈到过的。只不过,我认为,适用于大人的理财方法,其实对孩子一样适用,因为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大人。只不过,一切早一点开始而已。
话说回来这个“三分一”法则,简单地说,就是将你的收入分成三份,一份可以花掉,一份做定期存款,一份用来投资。
因为儿子还小,而且钱数不多,受投资产品的限制,做投资有着相当的困难,于是,我们决定,将压岁钱的三分之一,由我保管,作为他一年当中的零花钱。另外的三分之二合并存进银行做定期存款。直到钱数增加到一定数额,和当他掌握了投资知识时,才从中动用一半,用来投资。这样,他花掉的钱,永远不会多过他的收入,就能够确保不会有没钱的难过了。
儿子喜欢数学,他听了我的话,就开始心中盘算,三分之一是多少,够不够他一年的花销。另外三分之二是多少钱,一年后,零存整取的利息是4厘的话,他的钱会变成多少。。。。。。这样想着,他也觉得,钱放进银行自动就会变多,还挺合算的,于是,春节过后,我们俩一起来到银行,开账户。
儿子毕竟未成年,因此,我用我的名字开了账户,但是密码,我交给儿子来决定。我告诉他,他对这个密码负有责任,因为我不知道,所以他不可以忘记。他对此颇为满意,因为他不担心我会挪用他的钱,也感觉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掌控着自己的账户。
以后,每年我们都在春节之后,将收到的压岁钱的三分之二和前一年没有用完的零花钱(上一年的三分之一)合并,再存进银行的户口。很神奇的是,不光儿子,连我也觉得,每年不起眼的小钱,慢慢存起来,加上银行利息,很快,变成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这个“三分一法则”,我们真是很喜欢。后来,我们把这个法则,也运用到所有的收入上。去年夏天,儿子暑期打工,挣了工资后,也依同样的方法处理。
不过,教孩子理财,光靠这么一个简单的法则,当然是不够的。当这个法则,渐渐被儿子接受以后,我又开始加入新的概念。。。
我在家里就手的地方,摆放了几个存钱罐。然后跟儿子协商,他只要在一年中,将看到的零钱,随时收起来,放入存钱罐。然后,到春节后,我们去银行之前,他只要付出一点点劳动,将所有的零钱都倒出来,按币值分类,然后清点,那么这些零钱,就可以一并存进他的帐户。
这件事,是我们去年开始实行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平时不起眼的几分几毛,一年后收集起来的“钢崩儿”竟是不小的一簸箩。这又让儿子上了“积少成多”的一课。
至于投资,我一直还在寻找让儿子入手的机会。即使在金融风暴肆虐的今天,我也始终认为,投资是必要的。就像消费和储蓄一样必要。消费,给我们享受。储蓄,给我们保障。投资,给我们增值。缺一不可。
对于适合孩子的投资产品,我在国内至今还没有找到(也许国内有,只是我还不了解)。我喜欢香港的一种跟恒生指数挂钩的“指数基金”。孩子可以每个月以一个很少的固定金额,比如,一两百港元,定期购买。
它的好处是,金额虽少,但考虑到孩子长期持有的年限,可以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那么,其回报会相当地可观,而其风险却相当地低微。
总之,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我还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之中。寻找新内容,新契机,新方法将是我长期持续和从不间断的工作重点。因为理财,是我们人生长远的行为需要。缺了这一课,成功的人生,将暗藏着一丝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