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点评
时间:2012年11月8日
地点:心语大讲堂
主讲人:王立杰老师《校园安全事故预防——让安全为幸福人生护航》)
郭淑岚点评稿:
特别感谢王老师的精彩报告,可以说一个小时,我是在心跳加剧的情况下听完的,因为王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技巧,更是心灵的震撼,一幕幕,一起起,触目惊心:一朵朵尚未盛开的花就这样凋零了,他们没有陪伴父母走完人生的全程,便匆匆下了车,从此便无处找寻……
生命不打草稿,每个人只有一次,然而我国每年约有近2万名大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中小学生因火灾、交通、溺水、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每年还有40至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安全事故已经成为我国学生的第一位主要死因,其比率显著高于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这些事实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在我国未成年人中,仅有不到5%接受过安全自救方面的教育。网上的一个调查更令人震惊:在答“是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时,“会”的不到50%,问其“灾难逃生知识从什么渠道获得”,18%的人称“没有渠道”。其中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和意外伤害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免。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处理校园安全事故呢?
王老师的讲座启示我们:
1、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们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懂法、知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保护学生。这方面,是我们老师普遍欠缺的。应该加强学习,今天王老师为我们填补了空白。如果我们时刻用法律的准绳来约束自己,至少教师就不会去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也不会因为我们而受到任何伤害,我们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
近日,网上疯传“珠海一民办学校”两个老师因为体罚学生一个被称为巴掌老师,一个被称为教鞭老师:掌掴学生的老师表示,之所以打学生,是因为恨铁不成钢,自己反复讲了的题目,学生还是做错。当时自己很气愤,便打了学生两下,但下手不是太重,目的只是想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一些。该学校一位负责人表示,的确出现过体罚学生事件,学校对她们也作出过批评教育。该负责人同时介绍,两位老师教学水平都不错,其中一位老师在该校已任教7年了,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一直很优秀,只是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正因为出现过体罚学生事件,对其学年考核评定也因此被降级。2012年11月4日,该校陈校长对此回应,会对两名老师作进一步严肃处理,处理意见尚在讨论,重则两名老师可能被开除。
像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发生,只要你上网百度一下就会发现五花八门的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也难怪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不高。
任何一个孩子受到家长无法承受的伤害时,你的“都是为了你好,恨铁不成钢”的理由将不再被家长所接受,被社会所认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刻换位思考,当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我们肯定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整天揪耳朵、掴耳光,把孩子吓得战战惊惊的老师手里。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心办好事。(学生犯了错误,要不要惩罚?如何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惩罚。案例)
2、教育要讲求实效。
安全工作重在防范,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防患于未然,消除事故隐患,提前采取措施。做为一名班主任,要随时提高警惕,在思想深处筑牢安全防线,积极利用每一个机会,及时培养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
(1)
注重细节,防微杜渐。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关注到教学和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到孩子们每一个细节的变化。不因我们的疏忽、管理的脱节而使孩子受到伤害。(班主任查学生到校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科任课要追问孩子的去处;新生入学,要进行特异体质的调查、填写书面材料,告知科任老师;生病不要擅作主张,及时通知家长)
(2) 讲究形式,注重效果。
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对于安全工作我们要经常抓,抓经常。今天王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理论联系实际,大量的实例从不同层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我想,这种形式,远比空洞的说教要实在得多。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用身边的小事来唤醒孩子们以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前不久,我区一个小学生,周六到洋河边捡贝壳不幸溺水身亡,我区抓住这个契机,对全区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当然,这样的事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这样的教材实在太贵了。)另外,还可以围绕电视、广播等渠道中得来的安全事故,组织学生讨论,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给学生照相——解决学生入课难的问题——学生在楼道里打闹、滑楼梯等不良行为可以将监控录像放给他们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认识)
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尽我们最大努力,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保驾护航,执子之手,与子同行,享受教育之乐,生命的乐章将会奏出最强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