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片教研讲话稿——有效教学

(2012-10-26 08:52:07)
标签:

教育

有效教学

预设

综合实践课

课堂教学

文化

分类: 职场加油

把握有效教学的六个要点

郭淑岚

2012年10月19日,我校牵头搞了一次联片教研活动,共有7所学校80余人参加。活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节公开示范课,一节是数学,一节是综合实践。第二部分是各学校带队领导对几节课进行点评,大家共同研讨。第三部是专家引领,是我作的一个小型讲座。下面是我的发言稿。

今天对于工业街小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宾朋满座,我们进行学术研讨,做我们喜欢的事情;对于东片而言,同样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为大家提供了把子,供大家研讨。这里也有个小小的请求:以后哪所学校有了成功的课例,不要忘记大家,成功的经验要大家一起来分享。因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想进步,都需要提高。

自2010年9月,我校开展“倾力解读教材,构建有效课堂”至今已走过了两个年头。两年来,老师们认真研读教材,科学执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家在思考中奋进,在研究中提高。两年的摸索中,我们渐渐澄清了认识:有效的教指的是教促进学。即:老师讲完,学业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容易,没有老师的教,学生学得慢,学得浅,学得不到位,通过老师教,学生习得方法,悟出道理,提高能力。上完课,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这节课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是不是经历了成长的过程?哪怕是学会了一个字,理解了一个词,记住了一段话;哪怕是知道了一点知识,获取了一种学习的途径;解决了一个问题。

今天展示的两节课,是常态课,我们追求的是扎实、有效,是上给学生听的,不是表演给听课者看的。这两节课,是我们为迎接省教学评估准备的十二节课中的两节,其中综合实践课接受了省领导的验收,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篇文章《把握有效教学的六个要点》,原文发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2012年09上半月上。虽然是一篇对语文的解读,教育的规律是相通的,下面我简单结合这两节课作一阐述。

一、预设

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课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明晰的思考与认识,记住我们为什么出发;但同时,教学又是一个动态的构筑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预设时要留出足够的空间,给生成创造条件。

1围绕教材预设

2、重视目标预设

3、根据学生预设

刘老师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这节数学课中,老师的预设是很到位的。第一个亮点:在教进位乘法时,老师善于制造矛盾,巧妙利用学生的易错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运算;第二是练习中判断题的设计,能够针对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矫正,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作业时出现类似的情况。

二、     生成

课堂是动态的,演绎的是学生成长的故事。有效教学的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巧妙引导、正确鼓励下,师生、生生思维火花不断碰撞的课堂。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再好的课前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有效的生成,教师要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使课堂因成生成而精彩,课堂因学生而变得异彩纷呈。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

建国街小学的卢校长令我十分感动:听课中不放过一个小小的细节。她指出的课堂中生成的东西,我完全赞同。当学生出现19×5说到1+4=5时,老师应抓住。我想这时的学生很可能是因为没有用十位上的1去乘5,而是直接相加了,也很可能代表了一部分学生所犯的错误。所以说,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心中有学生,时时刻刻把学生装在心里。

三、实践

学生的各种能力需要实践是得到加强与培养。很多老师唯恐学生没有听清楚总在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讲解,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被老师剥夺了,课下学生实践的机会被大量的作业代替了,学习变成了被动接受。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让位于主体,淡出课堂,化教为学,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算,以学代教,用学生的实践活动解构课堂教学。

(加综合实践的点评内容,见另一篇)

四、对话

对话的课堂,不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交流,而是多元的,师生通过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了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增强了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实现了“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之目的。

五、引领域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感到十分困惑:教师要不要教?教什么?怎么教?钱梦龙先生曾说:“教师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教师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教师是激励者,就不能硬牵;教师是授业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教什么?”当然是教学生不会的东西,教有价值的东西;“怎么教”就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要教出实效。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的落脚点都在学生“学”上。

本节综合实践课,教师的引领作用就发挥得恰到好处: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的真实场景,板书的设计,课堂的调控,低调的身姿无不体现出一位成熟教师的风度。最后的调查与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也很重要,这一点正是孩子们乃至我们成年人所欠缺的。

6、评价

评价具有多种功能,好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康老师注重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通过各种途径的表扬与激励,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生活的快乐,从而激发活动的热情。在评价时突出了评价的多元化,有口头的,有书面的,有结果的,有过程的,有师评有他评。在他的课堂中,没有苛求与责备,只有表扬与支持,孩子们点滴的成功都引来老师赞赏和肯定的目光,老师幽静的评价,引得课堂笑声不断。学生学得轻松,研得有效,个个都有收获,人人都有提高。

高效与低效相对的,有效是与无效而言的。只有去除无效、低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省时、高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