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来说: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传此白本耳
人文白本与自然真经
哲夫
《西游记》里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中,阿傩、伽叶向唐僧要人事:“圣僧从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唐僧无金银送尊者,二尊者竟然传了唐僧无字之经。
被大风吹散的经卷无字,三藏急了,叫:“通打开来看看。”卷卷俱是白纸。长老短叹长吁的道:“我东土果是没福!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怎么敢见唐王?诳君之罪,诚不容诛也!”行者早己知之,对唐僧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难、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
于是返回大雷音,悟空气咻咻的首先上前,向如来告阿傩、伽叶二尊者索贿不成以白本充真经的状,佛祖却不以为然的笑道:”泼猴,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如来当下即叫阿傩、伽叶,速去快将那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给他们。并不忘顺便广而告之,也自是毫不含糊的地对唐僧渲染夸口说:“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发明万物之奇方也。”
由此见得,佛经是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大法,佛祖是自然本尊之像征,大道轻传会惹来不敬,所以如来说“忒卖贱了”是有些道理的,得来太过容易,往往不知珍惜,反教造化生息的儿孙万物没了活路,物华天宝,轻抛浪掷,山穷水恶,也是必然的。
只拿取真经时,阿傩、伽叶却还是不依不饶的索要人事,三藏只好将紫金钵盂双手奉上,那阿傩竟然就自接了,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
须臾,阿傩把脸皮都羞皱了,却只是拿着钵盂不放。
可知佛也不肯吃亏。人事是人的勾当,显而易见,佛是学人的。许多人因此竟把佛看贱了。但内里其实却还有另一类佛家的小心计较,乃是因为佛深知人性所使然。三藏却不想对此去深究,只生怕给的经还是白本,故再三的提醒徒弟说:“徒弟们,你们都好生的看看,莫似前番。”三个徒弟接一卷看一卷,却都是有字的,这才放下心来。
我有同感,曾在一篇小文中说:在如今,经“忒卖贱了”。
道不法自然何以为道?法自然之道,自然在道中,是人一厢情愿的理解。自然是有字的真经,远离自然的我们,认知往往沦为无字的白本。人是主观,自然是客体。没有认知也没有大道,并不妨碍自然的存在,自以为是的人类逻辑,经常游离自然的本真。
宇宙、天地、人与道,都是自然的产物。在这个世界上,自然不仅是一种形态,不仅是一种观念产物,而是至大至尊至圣至母的存在,万物万类万神万理万道皆生于它。
太容易得到,代价太低,没有敬畏、没有信仰,没有自省精神,人类还有什么是自己不敢干的呢?人文生态的白本化必然导致自然真经的全面崩解。纵观春秋和历史,似乎,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如同现在这样,是如此迫切地需要那些有字的真经,需要那些可以文以载自然之道、载天地之道、载人文生态之道、载可持续发展之道的东西。
人类科技,在求取真经的途中,也历经了劫难。迄今为止,已经求取的经卷中,有多少是暗藏凶险弊大于利的,导致大气污染水土污染环境污染等。有多少是得大于失是人类福音,诸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之类,尚无定论。狂妄自大导致的思想白本化科技妖魔化,并无损自然真经净土世界的美好存在。及时发现及时予以掉换至关重要。
无字的人文白本,若不能载自然真经,只有空茫和死路一条。因而,必须从根本上净化、抛弃那些无病呻吟、违背自然、以假乱真的白本经书。如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这一章结尾的七言诗中,透过表象往里细细窥看,方能看出些什么?
九九归真道行难,坚持笃志立玄关。
必须苦练邪魔退,定要修持正法还。
莫把经章当容易,圣僧难过许多般。
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
无字真经的含义是:白本的人文生态,在自然真经的面前,是不可以打诳语的。
猴哥,这照妖的镜头,得先照见你这猢狲,才能照见白骨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