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夫:金色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

标签:
哲夫升起与落下厦门拿起与放下光明正大 |
分类: 哲夫人文杂文类 |
金色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
哲夫
统计数字是可怕的,这些统计数字是以前的,不是减少而是与日俱增每况愈下:每天,地球上的人会吃掉600万吨粮食。每天,地球上有5.5万公顷森林被毁,有800万吨水土流失,有163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每天全球有5600万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有1500吨吞噬臭氧的氯氟烃排入大气层。全球大约有15亿城市居民在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每天至少有800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每天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每天人类从江河湖泊中捕捞2.3亿公斤的鱼类和贝类。每天有12000桶石油被泄漏在海洋中,约有1.8万吨垃圾从船上被丢入海中。每天早晨在世界各地排放尾气的汽车约为5亿辆,同时每天还有14万辆新车加入其中。每天的核发电量占世界能源消费的5%,产生的核废料有26吨。每24小时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然而,无论是《黑雪》里诡异的黑雪,还是《毒吻》中身怀剧毒的毒孩子,以及《天猎》里岛屿的沉没,《地猎》中城市的毁灭,在许多人眼里和口中,颇多不屑,甚至在许多评论家和同行的眼睛里,这些生态灾难,似乎都是我在天马行空的瞎编乱造。这让我无奈、忧郁、也为之愤怒。
这首诗有几种译本,四个自然段,但我喜欢如下这个译本:
金色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
很遗憾,我,一个旅行的人
不能在同一时刻踏上这两条路
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极目远眺
直到它转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
于是我选择了另一条,这一条也不差
或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
因为它芳草萋萋,不曾被践踏--
虽然说到这一点,但一经我走过
同样也难免把斑斑的足印留下
那天早晨,两条路摆在我面前
同样埋在被踩藏的落叶下
啊,我把那第一条留给另一天
可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一条路
我怀疑,将来是否能故地重返
过了许多年,在什么地方
我将叹口气,提起当年的往事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
而我--走上了一条更荒凉的路
而它就带来了迥然不同的景象
曾几何时,人类站在两岔路口,烟望雾视,一条路通向乡村,一条路通向城市。
对于群体和个体而言,这样的选择与生俱始。两条路或者多条路的前边,始料未及的不同的风景,在安祥或是居心匝测地伺候着走来的人类。无数次的选择过后,往往伴随有成功和悔恨,但已经无法回到原点,重新做一次选择。永远回不到原点的悲哀是人类为选择付出的代价。所以人类的字典里,充斥着狐疑、犹豫、审慎、三思、徘徊、茫然、惶惑、痛心疾首的字眼,却无济于事。
这大约便是人类的不幸,抑或是发展的动力,因为社会或是个体,一旦选择,便没有后悔药可吃,你只能叹一口气,眼前晃动着金色的林子里的两条路,却只能坚定如我,顺着这条你已经做出了选择的道路,始终不渝的走下去了。那怕这条路是荒凉的、寂寞的、凶险的、了无意趣的。
人总是健忘的。为了某一种承担,我弃轻车熟路的小说写作而选择了陌生的纪实文学的写作,从小说阵列消失,而出现在纪实的风景中。以至时下许多评论家以为我是一位报告文学作家,全然忽略了我留在小说之林中的斑斑足迹。这也是一件让人为之无奈为之苦笑为之扼腕的事。
得放手时且放手,须落下时且落下,莫待山崩石头烂,休等物与人俱灭。拿起与放下,升起和落下,异趣同工。 我有《光明正大午时耀》 七律平水韵三首写到过这种意象:
前一篇:哲夫:年年明月岁岁诗
后一篇:哲夫:人文白本与自然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