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夫:未来的日子你将如何洗脸?

(2009-03-23 07:34:25)
标签:

老牛

小牛

畜生

麻雀

哲夫

定西

杂谈

哲夫:未来的日子你将如何洗脸?

未来的日子你将如何洗脸?

哲夫

 

    昨天的世界水日,宣传纸画着半米见方的积水坑,坑中倒影一个正在捧水喝的孩子,上边还写着“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正在喝不安全的水”。这个创意让我想起缺水地区的“积雨场”和“水窖”,匪夷所思的焦渴已经在侵吞和还在继续侵蚀我们的生存环境,河流、湖泊、地下水的消失使人们沦为可怜的涸辙之鲋,缺水地区的人们赖以活命的惟一水源是蓄积天上的雨水和雪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期望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直接带到人们面前。但能有多大作用呢?能引起人们多大注意呢?正如世界银行在报告中一针见血指出的:一些地方领导人总是认为水的问题是可以牺牲的,水是可以流到别的省市。这些领导人只是盯着眼前的GDP。

 

    官员是这样,那么我们这些非官员的普通人类呢?只要眼前还有可供我们自由自在使用的水,我们会停止对水的浪费和挥霍吗?这实在让人汗颜,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有大的改变。遗憾的是一旦身临其境,却又悔之晚矣。我曾在1999年走黄河时亲厉,并在2000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黄河追踪》一书中有过纪实和描写,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不料后来有许多个据此改写的文章,成为考试和作文的试题,却又不写明出处。本人为环保宣传故,不拟追究侵权事宜,但希望今后再有类似事件请注明出处,故在此发出原文如下:

哲夫:未来的日子你将如何洗脸?哲夫:未来的日子你将如何洗脸?

(共分上下册2000年红旗出版社首发)

 

6、逢年过节,定西人一家十数口,洗脸只有一碗水,老牛一辈子,也喝不上定西主人喂的一滴水。

 

    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定西地区,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辖定西、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7个县、168个乡镇,总人口288.18万人。有耕地786万亩,其中山坡地87%。全区分黄土丘陵干旱区和高寒阴湿山区两个自然类型,中北部干旱降雨仅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526毫米。南部高寒阴湿山区无霜期仅120天左右。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8726.6立方米,占土地总面积的82% ,年均流失泥沙8786万吨,占全省输入黄河泥沙总量5.04亿吨的17.4%,占黄河年均输沙量16亿的5.5%。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定西地区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干旱频乃,十年九灾。过去逢大旱之灾年,往往颗粒不收。外出逃荒要饭者,每每扶老携幼,呼儿唤娘之声,不绝于道途,十室九空。故素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恶誉。

 

   曾经的定西干渴到了非夷所思的地步,定西人从不洗澡。只有过什么好日子时方才洗一回脸,洗脸也有章法,不论家中有多少孩子,也只一碗雨水而已。一溜儿站开有七八个孩娃--最少的人家也得有四五个孩子,当娘的将那一碗水吸溜溜喝上一口,并不敢咽下去,练气士一般,只在丹口中憋足一股力气,鼓圆黑乎乎的腮帮子,尽全力顺时针方向往一溜七八个孩娃的脸上挨个喷去,便见一道白色的水雾从当娘的口腔中飞出,水雾腾腾带着口涎逐一打湿了几个儿女的脸蛋。脸上沾了湿气的孩子们便拿小手往脸上紧抹擦,做认真洗脸状。个个洗过之后,向阳花一般将自己的小脸再度齐刷刷地扭向母亲。当娘的见洗到这个好时候,便又含一口水,尽全力再一喷,这一口水雾喷的那些小脸上的污迹湿润,便急令孩娃们拿毛巾或者自己的衣袖甚或是大襟往脸上一阵急抹,这脸便算是美美地洗过了。

 

   当娘的有这种本事,两口水洗净了孩娃的脸,碗中也只剩得有半口水光景,做母亲的便十分奢侈地用那水沾了手巾的一角,细细地擦抹自己的那张脸。男人的脸面也还是要洗的,女人擦过之后的湿毛巾,趁着毛巾还是湿的,便轮男人享用了。

 

   这还是定西地区不渴,年景尚好的时候,定西最渴时,洗脸便完全成了一种奢侈,让人活命都不够的那一点点可怜的雨水把去洗脸,那可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

 

   定西的老牛是最耐渴的畜牲,平时主人从来不给老牛喝水,老牛只好从山上的青草和积雨中吮吸一些维持生命的水份,可是到了冬天,没有了青草也没有了雨水,更糟的是往往连雪也没有。这老牛便渴的要死要活。可想而知定西人有多么渴。渴的个个口舌生疮,嘴唇上裂了口子。

 

   政府派来的运水车从路上开过来,那老牛便从圈里跑出来,冲了上前,到了路中间四蹄着地,扑地一声便将偌大一个身坯跪下来,卧在路上拦住按喇叭的运水车,牛眼睛一眨不眨直巴巴地瞅着司机要水喝。

 

   那种干渴的样子使所有围观的人都为之伤心落泪。但没有村人劝司机给老牛水喝,因为连人都喝不到水,那还能给不会说话的畜牲喝水。便有人上前拖那牛离开道路。那老牛梗着脖子,就是不肯。请来主人,主人又拉又扯,又打又踢,气极败坏时拿半截砖头砸老牛的头和背,砸的牛头流出了黑血,砸的牛背咚咚地乱响,累的手软脚软,也没个奈何,那老牛就是卧在路上不肯离开。

 

   焦渴的畜牲连叫也不舍不得叫,因为连唤的那一声水汽也舍不得喷出,只睁牛眼看人,那一双牛眼睛里有许多内容,瞅的司机心软,无奈,也看不过人们胡乱地打骂那牛,便拿一只破碗从运水车上接了半碗水,端去给那老牛喝。

 

   水碗端到老牛的面前,老牛欢欣鼓舞瞅着却不肯辄喝,回头冲来处便粗起喉咙哞地叫了一声,便见一头花白点的小牛犊儿应声颤颤巍巍地从远处歪歪斜斜地跑了过来,跑过来便扑地跪倒在老牛面前,伸出焦枯的舌头一下一下去舔那半碗水,牛犊儿一边舔那半碗水一边瞪大一双稚拙的眼睛感恩地瞅那头老牛,大而黑的眼里就跟着流出两颗晶亮晶亮的泪滴。

 

   老牛见时便慌忙伸出黑色的舌头去舔小牛眼窝里的泪滴,老牛的舌头已经干枯像一块木头片子,舔在小牛眼窝上哧啦啦乱响,那样子绝不是为了抚爱小牛,而是舍不得浪费从小牛眼里逸出的宝贵水份,想用小牛的泪滴来解自己那无名的焦渴。

 

   瞅到这时,牛主人这才鸣鸣地放了悲声,围观的村人们,也纷纷掩面落泪。

 

   那司机果真是一条硬汉,见了这种场面仍不轻弹泪滴,只心里也觉不好受,一咬牙就又接了一碗水给那小牛喝,不料小牛却不肯再喝,要老牛喝,老牛沉吟了足有半晌,方才伸出舌头,小心翼翼地舔去半碗水,剩下半碗就不再舔,将一个牛头冲着小牛摆动,示意小牛去喝。小牛却不肯喝,眼里泪光莹莹的认亮。

   

   老牛小牛正相互推托的当儿,先是飞来了一群毛羽蓬松灰默的麻雀,其中有几只因干渴已经顾不得畏人,飞进人圈里悍然落定,想从小牛嘴边那只碗里好歹夺一滴水喝。这时便呼得从四面八方传来杂乱的擂鼓的声音,抬头望去,便见四下里野旷干旱的田地间扬起了一溜一溜的尘土,随之便从八荒间颠颠地跑来聚拢了一群干渴的畜牲,有马有驴有骡子还有牛和羊狗与猪,这些畜牲们不敢走进人圈里与小牛争水,就围着运水车的边上,挨挨挤挤地抢着去舔出水口旁洒下的那一小片水渍,那是刚才司机放水时不小心弄出来的。

 

   老牛这时已经站起身,和小牛厮跟着离开了路中心,留下那小半碗水让麻雀们享用,却被一只肮脏的小手从嘴边夺走,那是个不晓事理的脑子有毛病的渴坏了的孩子,一仰脖子便喝了个涓滴不剩。那一老一小两头牛并不走远,站在路边上冲着司机睁着四只牛眼瞅啊瞅啊的,眼里湿润着牛的感情,总是瞅不够的样子。

 

   司机被老牛和小牛瞅的心慌气促,急忙扭转头开了车就走。心知肚明,再不走这一车水,怕是一滴也保不住了。

 

   马达声里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司机从后视镜中发现那一群畜牲,一直跟在运水车的后边不肯离开,就那么在灰尘里跟着车奔跑,渐渐被抛的远了。只是那些麻雀仗着会飞,跟着车不肯离开,左左右右地盘旋着冲着司机叽叽喳喳地乱叫。

 

   司机虽然心里酸楚,却也无可奈何,人都要渴死啦,连家养的牲口也轮不上喂它们喝水,那还顾得上这些丑陋的野麻雀。便挂了挡,加大了油门。

   

   这当儿便见迎面一只黑色的小东西撞上来,啪的一声响便摔将开去,司机吓了一跳,以为是那个顽皮孩子扔石头。怔忡间啪地又一声响,又有一个小东西撞在车玻璃上,这一回撞的狠,溅开来,竟是一团血肉模糊的污渍。

 

   司机急忙停车,察看时,发现撞死的是两只麻雀,一只撞烂了,还有一只撞死在路边,小小瘦瘦一个皮包骨头的身体,翅膀和羽毛干燥的沙沙发响,捏在手上像捏了一枚枯黄的树叶。成群结队的麻雀在司机的身边盘旋,发出急促的叫声。那一群牲畜也追上来,将一辆运水车团团围住,露出一付焦渴的样子,瞅着司机哀叫。

 

   兀那司机再也忍不住,心里一酸,虎目一张,眼里的泪水便刷地流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劈里啪啦摔了满地,捡也捡不起来,止也止它不住,受重创的猛兽也似,哭的浑身乱抖,可就是嘶哑的发不出声音。这一哭便哭软了自己的身体,也哭软了那一付大男人的铁石心肠,竟将拉去救人的一车水,寻个大石槽尽兴地倾倒出来,让那些焦渴的家牲口和野麻雀,以及四下里应时而来的野牲口们喝了个够……。

   

   以上原本是我的原创,在网上却以老师给孩子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并认为这只是一个夸张的故事。对此我要郑重声明:这不是一个凭空杜撰的故事,有艺术加工的成分,结尾部份有所夸张,其余完全真实。在某些干旱缺水严重的地区这些故事还在继续。不要有侥幸心理,以为那样的日子离我们还很远,也许稍不留神,天地一倏忽,故事中的主人公就会是我们自己……

 

 

           哲夫:歌德在“世界水日”逝世

     哲夫:给老九和自己造像

     哲夫:狼与人的第三种战争

     哲夫:阿城文章引发的争议

     哲夫:阿拉米斯的神秘武器

     哲夫:锅里的和碗里的(多图)

     哲夫:环保就是救自己

     哲夫:“贪官污吏”与“执政能力”

     作家哲夫:环保就是救自己

     哲夫:《零点行动》必须继续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