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夫:世界银行评估中国水危机
(2009-03-08 18:46:29)
标签:
环保水资源水晰世界银行哲夫中国杂谈 |
分类: 哲夫图片或其它 |
世界银行评估中国水危机
美国生态工程公司主任、生态学家伍业钢接受BBC中文部采访时表示,中国水资源面临非常严重的局面。他说:“世界银行的评估没有什么错误的东西,但是在目前形势下只是提出一些万金油的方法,这对于中国水资源产生问题不可能有根本的推动和改进。”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亚当斯表示,报告旨在全面分析中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评估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和制度要求,并提出需要加强和改革的关键领域。
报告主要作者、世界银行高级环境专家谢剑表示,世行提出流域管理委员会的改革、水资源费改税、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等,不一定与部门和局部利益相吻合,但对于中国解决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稀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伍业钢指出,“中国水资源的利用所产生的GDP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人家用1吨水产生的经济价值,我们要用10吨水。更严重的是我们对水的污染是全面性的,其中包括工业的污染、农业的污染、饲养业的污染、城市污染。这种形势导致全国出现水荒。”
报告指出:“要对节水技术和行动加以激励,就应该提高水价以反映稀缺价值。”
业内专家曾多次对中国的水资源危机提出警告,特别是在北方。一家研究机构去年的研究显示,2008年6月,北京的水价为0.54美元/立方米,而像英国等发达国家则为2.2到2.7美元/立方米,中国水价明显偏低。
伍业钢表示:“中国一直在提高水价,所有这些措施都没有错。但就像是一个人患癌症,你现在还给他治疗,加补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最关键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都要重视水的问题。现在中国有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环保总局和林业总局。这些部门从职能上来讲都应该负责管理水资源,但是谁都不管水,也管不了水。”
伍业钢说,中国各级政府实际上把求发展,求经济增长放在首位,长期忽视对水资源保护。他说:“一些地方领导人总是认为水的问题是可以牺牲的,水是可以流到别的省市。这些领导人只是盯着眼前的GDP。”
世界银行中国地区负责人杜大伟表示,毫无疑问,在管理贫乏的水资源以确保经济增长的问题上,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据中国官方监测,目前中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