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怪才”不给高考面子羞煞了谁?

(2011-05-18 20:34:19)
标签:

手机博客

教育

刘翔夺冠

《最爱》

邵氏弃儿

陈光标

威廉王子

凌汉晨

分类: 大学原创

“科技怪才”不给高考面子羞煞了谁?

 

文/凌汉晨

 

    重庆市十佳中学生、重庆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获得3项国家专利……复旦中学高三3班的杨成兴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顶尖聪明的学生。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向他抛来橄榄枝,“你是个优秀的学生,高考上线我们就破格录取……”

  昨日,杨成兴说,他放弃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我选择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因为这样我可以不高考!”                                                             ——————核心内容提示

 

                             “科技怪才”——杨成兴

 

http://s13/middle/50101fbega38c213604fc&690

 

    无疑每年到快高考的时候总有稀奇的高考新闻层出不穷。就在这些天我们在网上就能看见“科技怪才”杨成兴无视高考,放弃读重本选择读大专的新闻就占据了高考新闻头条地位。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新闻占据了高考新闻方面一席之地是理所应当的,因为“科技怪才”正在当下与我们的高考制度叫嚣着,表现的声嘶力竭是以往任何高考新闻所不能取代的。

      笔者认为“科技怪才”杨成兴能如此让社会关注无非是因为他的事件让很多人感到了一种羞煞的错觉。但是作为旁观者绝对是可以发现这其中突兀的缘由的。旁观者清,羞煞了谁我们自然知道了。

 

      羞煞了高考制度。寒窗苦读,数以万计的高考学子只有过了“独木桥”才不枉苦读,因为在学子眼里高考是成就自己的唯一出路,更是对十年苦读的一个最好交代。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科技怪才”杨成兴对高考耍了个花招,无视高考制度,自己另辟奇径——不参加高考!杨成兴说:“不参加高考,是我考虑上大学的一个首要因素。”这很明显地有在说他与高考有着某种隔阂,有着势不两立的感觉。不然的话他不会首字当头就说“不高考”!

       其实在杨成兴与记者的一段对话也可以发现端倪。(对话摘自互联网)

       记者:你的博客上提出了“钱学森之问”,你心目中的答案是什么呢?

  杨成兴:没有行动,思想永远不能成熟而化为真理。

  记者:你会羡慕“高考状元”吗?你怎么看他们?

  杨成兴:我的看法是:状元传说!如果:1+1=?,你答2,你就是状元!反之:1+1=11你或许就是公务员,这完全是凭国情答题嘛!但是:1+1=王、丰、田,答出这样的答案,你休想在咱们中国教育下获得任何成就!

  高考状元、中考状元,这些中国教育的优秀产品都是“山寨产品”,他们的知识只是把书本上、别人的知识复制在自己的头脑里,而自己创新很少。

  记者:你认为自己是个优秀中学生吗?

  杨成兴:如果在美国,我会是个优秀的学生,但在中国我不是,因为美国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者:你的偶像是谁?

  杨成兴:我崇拜“周立波”,特别是他在复旦大学讲座上讲的一句话,“同学们你们很幸运,当初我没读大学,今天才有机会来给你们讲课。”周立波不是应试教育的产品。

      从以上对话我可以知道一个事实,杨成兴是讨厌中国高考制度下的所谓高等教育的。因为在他觉得那些所谓的优秀人才只不过是中国高考制度下的“山寨产品”。

    羞煞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府。重本复旦,川大都向杨成兴伸出了橄榄枝,可是杨成兴却无动于衷,让重本高校很伤面子。大品牌为何不能留下“科技怪才”这不得不让他们有所思考了。其实当下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大专院校数量仍旧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学府的七成以上数量,本科院校有几何,这是本科院校所不能填补的缺陷。其实更重要的一面还有本科院校一年到底能输出真正应用型人才,只注重理论没有真正落实实践,成了空头样。这也让“科技怪才”看得很不顺眼,于是纠结地选择去读大专院校。因为“科技怪才”始终认为“术业有专攻”,这是当前中国本科院校所不能及的。难免有点滑稽之感,高调姿态大摆本科却永远干不出实事!

    羞煞了社会。就在“科技怪才”毅然决定选择弃本读专的那一刻,就已经在社会上上演了一场轩然大波。从记者的调查中就可以得知。其中就有社会上的一些家长认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无可厚非,但他的选择让人遗憾。”,“我们这群家长全都不赞成自己的孩子这么做!”“高考状元是‘山寨产品’,这话他说得很狂妄。”“能考上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学生肯定不是靠读死书学出来的。”有学生认为“没有参加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以上诸多舆论都只能表现出社会人士对“科技怪才”是纯粹的一种羞煞表现。我想就让他们羡煞死算了。

   最后羞煞的是媒体,媒体可以拿“科技怪才”天天当做各大门户点击的热门,给其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作为一个纯粹旁观者的笔者看来,是不需要多少羞煞的行为的,因为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既得利益,唯有深深的思考:羞煞了谁?为什么会让诸多人羞煞了?这需要让我们所有人的都要低下头颅思考吧!!

我最近在玩微博:http://weibo.com/linghanchen  欢迎关注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