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方法:文献分析法

标签:
人文/历史知识/探索教育校园感悟随笔杂谈 |
一、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又称主题分析方法。
文献分析是要弄清被分析文献“究竟讲什么”,以便给予检索标识。一般分两步:(1)先找出文献论述的对象,再进一步查明是论述该对象哪个方面的具体问题;(2)先找出文献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再进一步查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若干完整的主题。从一篇文献分析出的主题数量可以是多个。
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由于文献分析法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也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
二、文献概念与种类
文献定义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一切载体”,不仅包括图书、期刊、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
(1)零次文献(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2)一次文献(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3)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
(4)三次文献(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
三、操作流程步骤
一般说,主要包括两个阶段:(1)确定信息来源:通过浏览文献的篇名、目次、摘要、引言、结论以至正文,对文献内容作调查;(2)分析有效信息:对调查所得的情况作分析判断,形成主题概念。由五个步骤组成:(1)确定选题。(2)收集文献。(3)整理文献。(4)撰写初稿。(5)修改定稿。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述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综合性的综述是针对某个学科或专业的,而专题性的综述则是针对某个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手段的。
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并依据有关理论,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等。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为当前的研究提供基础或条件。
一般可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
对文献综述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六条:(1)搜集文献应当客观、全面;(2)材料与评论要协调、一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