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仁遗嘱一块个人恩怨鲁迅杂谈 |
分类: 随笔 |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至将死,其言也善”。
鲁迅偏不!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这不是死不饶人么?为什么这么固执?
在我们的记忆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给学生处理练习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一段话:
一生的铿锵有力,全身的铮铮傲骨,黑瘦的身躯里是不屈不挠,他为我们的民族灵魂而呐喊,他的存在让我们国人不再彷徨,他用一生的精力书写了两个大字——不朽!他就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
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一双冷峻的眼睛,还有他那犀利的笔端流出来的逼人的寒光,他四处树敌,一生为了民族灵魂而呐喊。
这些都是我们从他的文章中感悟到的。可是,我们却怎么也不能从他人对鲁迅的回忆中找到丝毫关于鲁迅这样没有人情的文字记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我们每个人的印象中只有代表着正义与刚强的鲁迅,却不知道鲁迅还有很多的侧面,他的幽默风趣,他的诙谐与乐观,他的满腔热忱与善良,我们都曾经感触过。因为他的光环太刺眼,以至于我们都忽略了。
鲁迅不会欺骗自己,他更了解自己。许广平追忆鲁迅的名言说:“我是要战斗,到死才完了。”就是这样的一个鲁迅,让我们不能忘记。鲁迅更清楚这些,所以他死之前还不忘战斗,他的遗嘱,却更是一封战斗宣言书。“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及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这话语里,不还是对那些不肖子孙的评判么?
鲁迅是个幽默的人,对于自己死后的事情安排得很爽利,他说:“不要因为丧失收受任何一文钱,”“赶快收敛、埋掉、拉倒。”可是他却没有想到的是,他不让后人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并且让他们忘掉自己,而且还幽默的说,做不到就真是糊涂虫。这是我们少见的鲁迅,更是我们可爱的鲁迅。我们实在没有听鲁迅的话,我们依然没有忘记他,也还是纪念他。
鲁迅乍看起来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洞察了一切,他看到了人性的罪恶,看透了人间的恶臭。他告诫自己的孩子“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这话说得对啊,你把人家的牙眼碰坏了,却唱高调,说什么我们应该宽容,应该有容人之量。反过来你能么?中国人是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传统的,更有欺负了别人却还去高喊着要互相敬爱的人。
鲁迅一生最清楚自己树敌太多,但是这却没有让我们看到鲁迅因此而没有朋友,相反,鲁迅的朋友却是那样的多。
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鲁迅一生中那么多的不顺利,却还是那样的乐观与积极,难道他就没有丝毫的忧愁与怨恨么?有,肯定是有的。不过很多都被他消化掉了,因为人生的精力有限,他顾不上自己的那些个人恩怨。他的肩头正是扛起了一个民族的仇怨,而忘却了自己的个人恩怨,他把自己看得太小了,所以他自己也就随之变得太大了。
在遗嘱中他提到这样的一件事情:“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这话让人听起来很害怕,他的死或许对有些人来说,比他活着更可怕。他要死了,其言不但不善,而且还有比生前更有甚者。难道他不知道这个道理?不,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一生作了什么,这是自己对一生的评价,我问心无愧,我一旦低下头,就意味着自己要背弃自己的理想。鲁迅战斗的一生,说自己到死了才算完,我看,死亡对他来说,又是新战斗的开始。
老子说:大仁不仁。什么叫大仁不仁?鲁迅的心中存着的,永远不是自己一个,他到死都不宽恕一个,因为你的心中有无数素不相识的人。这就是大仁不仁。
你是一块冰,一块对敌人永不消化的寒冰。
你是一团火,一团对人民永不熄灭的烈火。
你是一块石,一块要砸碎世间不平的顽石。
你是一把刀,一把犀利的让所有卑劣者心惊胆战的刀。
鲁迅偏不!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这不是死不饶人么?为什么这么固执?
在我们的记忆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给学生处理练习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一段话:
一生的铿锵有力,全身的铮铮傲骨,黑瘦的身躯里是不屈不挠,他为我们的民族灵魂而呐喊,他的存在让我们国人不再彷徨,他用一生的精力书写了两个大字——不朽!他就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
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一双冷峻的眼睛,还有他那犀利的笔端流出来的逼人的寒光,他四处树敌,一生为了民族灵魂而呐喊。
这些都是我们从他的文章中感悟到的。可是,我们却怎么也不能从他人对鲁迅的回忆中找到丝毫关于鲁迅这样没有人情的文字记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我们每个人的印象中只有代表着正义与刚强的鲁迅,却不知道鲁迅还有很多的侧面,他的幽默风趣,他的诙谐与乐观,他的满腔热忱与善良,我们都曾经感触过。因为他的光环太刺眼,以至于我们都忽略了。
鲁迅不会欺骗自己,他更了解自己。许广平追忆鲁迅的名言说:“我是要战斗,到死才完了。”就是这样的一个鲁迅,让我们不能忘记。鲁迅更清楚这些,所以他死之前还不忘战斗,他的遗嘱,却更是一封战斗宣言书。“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及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这话语里,不还是对那些不肖子孙的评判么?
鲁迅是个幽默的人,对于自己死后的事情安排得很爽利,他说:“不要因为丧失收受任何一文钱,”“赶快收敛、埋掉、拉倒。”可是他却没有想到的是,他不让后人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并且让他们忘掉自己,而且还幽默的说,做不到就真是糊涂虫。这是我们少见的鲁迅,更是我们可爱的鲁迅。我们实在没有听鲁迅的话,我们依然没有忘记他,也还是纪念他。
鲁迅乍看起来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洞察了一切,他看到了人性的罪恶,看透了人间的恶臭。他告诫自己的孩子“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这话说得对啊,你把人家的牙眼碰坏了,却唱高调,说什么我们应该宽容,应该有容人之量。反过来你能么?中国人是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传统的,更有欺负了别人却还去高喊着要互相敬爱的人。
鲁迅一生最清楚自己树敌太多,但是这却没有让我们看到鲁迅因此而没有朋友,相反,鲁迅的朋友却是那样的多。
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鲁迅一生中那么多的不顺利,却还是那样的乐观与积极,难道他就没有丝毫的忧愁与怨恨么?有,肯定是有的。不过很多都被他消化掉了,因为人生的精力有限,他顾不上自己的那些个人恩怨。他的肩头正是扛起了一个民族的仇怨,而忘却了自己的个人恩怨,他把自己看得太小了,所以他自己也就随之变得太大了。
在遗嘱中他提到这样的一件事情:“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这话让人听起来很害怕,他的死或许对有些人来说,比他活着更可怕。他要死了,其言不但不善,而且还有比生前更有甚者。难道他不知道这个道理?不,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一生作了什么,这是自己对一生的评价,我问心无愧,我一旦低下头,就意味着自己要背弃自己的理想。鲁迅战斗的一生,说自己到死了才算完,我看,死亡对他来说,又是新战斗的开始。
老子说:大仁不仁。什么叫大仁不仁?鲁迅的心中存着的,永远不是自己一个,他到死都不宽恕一个,因为你的心中有无数素不相识的人。这就是大仁不仁。
你是一块冰,一块对敌人永不消化的寒冰。
你是一团火,一团对人民永不熄灭的烈火。
你是一块石,一块要砸碎世间不平的顽石。
你是一把刀,一把犀利的让所有卑劣者心惊胆战的刀。
前一篇:我爱的男人
后一篇:鲁迅的“一个都不宽恕”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