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2009-03-19 07:59:52)
标签:

感官

认识论

知识论

认识能力

亚里士多德

文化

分类: 个人作品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梅振军

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我们人类的知识的来源是后天的,所有知识的内容都是后天得来的,都是经由我们的感官经验得出的一些数据、材料,供给我们大脑,我们的理智把这些材料加工,得到所谓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中,是为著名的就是他发明了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发现了人们的思想也是可以用来分析的,无论是先天的能力,还是人们后天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都可以用来分析。用来被分析的最基本的元素是概念,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如果加以分析的话,它们的最基本的元素肯定是概念了。这概念是直接由我们的感官得来的,我们能够把那些类似的东西归为一类,在获得之后,即说明我们有一种归类的能力。我们能说个别的人如:小明,小月,小东之他们是人,但是不能说人就只是小明,小月,小东。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观念是由个别的人中抽出为的,这就是我们在获得概念之后,利用先天的归纳一类事物的能力所作的归类。所以,概念的获得与应用是我们知识的最初步的工作。那么,概念到底是怎么样获得的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人类是由感官经验中获得概念的。我们通过耳、目、鼻、身等感官对外界的声、色、香、触来认识。以后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概念。因为概念是由我们的感官经大脑得出来的,所以,概念没有真假对错的分别。

在获得概念之后,我们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联起来,如我们说,灯亮了。”“花开了。我们也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分开,如我们说,灯没亮。”“花不好看这样就形成了一语句。像这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所组成的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语句,就是判断。所谓的判断也就是在开头时所说的,理智对我们所感官到的数据、材料的加工。因为,判断的发生不在于外界,也不在于我们的感官,而是在我们的思想中独立工作的,是对没有真假对错的概念的联结或是分开,所以就形成了所谓的真假之分。如果有真实的事物与我们的判断对应,那么我们所作的判断就是真的。如果我们所作的判断不与外部实物相对应,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判断的原则就是我们在哲学中常用到的三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亚里士多德更近一步说明我们的知识不只是判断,当我们听到铃声后就起床了,我们没听见说起床,但是铃声就表示了起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除了判断以外,我们还可以推理。所谓的推理就是把我所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联起来中是分开。所以,亚里士多德就说我们的知识不只是概念也不只是判断,我们所说的知识是属于推理的。

亚里士多德用他发明的三段论法来确定知识。就是用两个判断分别作两个前提,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通过对这两个前提作分析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是一个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知识。

亚里士多德承认人有先天的认识能力。他不承认人有柏拉图所说的先天的观念,也不承认人有先天的知识。他只承认人天生就有认识的能力,天生的一个能运用逻辑的大脑。但是,我们的知识必须用感官去获得,通过我们的逻辑把我们获得的概念消化、组织、创造为我们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所着重的是让我们站在认识主体的立场,一方面承认感官作用,一方面承认我们思想的能力;然后让我们站在客体世界上来看待问题,承认感官世界的真实性,理念世界也同样存在。这样,他的知识论就将柏拉图的知识论利用和发展了。他的主要观点是只要人运用天生的认识能力,就有够把握外在的客体,进而加工成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