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尔法波状态”的论语

(2009-06-15 07:02:08)
标签:

早期教育

论语

学习需要契机

6岁1个月

育儿

分类: Aomi@成长札记

大上个星期的星期三(6月3日?),正一个人坐在餐厅里一边听着舒服的音乐一边吃饭,突然想起了件开心的事,正自己跟自己傻笑时,我们头F先生就像幽灵一样“可算能和你吃一次午餐了”的没边际的打着招呼后,就一屁股坐到了我的对面。

本来很不喜欢和公司里的人有太深的交往。表面上的和谐是最完美的了。何况这个F先生是个领导。不过,让人看到了傻笑的场面就是弱势,F先生把傻笑看成了欢迎式也说不定呢。

他当然不是来找我抒情的,而是想讨论“论语”。天呢,我除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是什么都解释不清阿。你以为中国人都谙熟论语?那我是个例外。

可是,怎么着我也是个见过小世面的人(呵呵),比较善于伪装。就一个劲的反问,“还不如先谈谈你所理解的孔子”。

哎呀,我太失误了,这话题一打开,F先生滔滔不绝的连饱嗝都忘了打。看来,他只需要一个听众而已。真难为他憋了这么许久。不过,这个自称年轻时自驾摩托车游遍了欧洲的人士,看来眼睛鼻子嘴还是挺周正的。我在公司和人交谈时都属正视眼珠分散型。这可是个绝活!今天算是个例外,很是仔细的端详了F先生。

从此我的浪漫午餐就成为泡影了,因为从那天起,每天都带盒饭。我想让F先生自个想通“听众可不是那么容易找D”,这几乎真理。

 

不过,我还是比较不好意思的。因为我竟然不通晓论语这个大部头。起码连打马虎眼的词儿都蹦不出来。

所以,那个星期三以后的每个大清早,我都上网去会会“论语”。并很大声的读出来。日文和中文两种版本的。这论语写得太好了(这还用得着我放P),我总是断章截义的自我解释一番。

按小A的话来讲,“妈妈又在自己跟自己唠嗑”了。hehe ,就是自言自语。

 

因为小A看我一个人很有趣的“玩”着论语。为什么用“玩”这个词呢,可能是她看我一会点头一会自个跟自个笑的,肯定觉得妈妈在玩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她很想知道妈妈到底在玩什么。

我就把她放在我的腿上,一起玩起论语来。

 

她认为“论语”的中文发音很有意思。lun yu,这很容易的让她联想到“ルンルン”(runnrunn)。进而联想到 “気分ルンルン”(kibunn ronnronn)。就是“好心情。想唱支小曲的心情”。小A好心情的时候被我们称之为“阿尔法波状态”。

所以,小A所理解的论语就是“lun yu ルンルン”。也就是“阿尔法波状态”论语的来历了。说的通俗点应该是“唱着小曲”的论语(by小A词典)

 

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论语。这可真是让我始料不及的事。

她说不好中文,但是“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朋ともあり、遠方えんぽうよりたる。またたのしからずや。)“礼之用,和为贵”(礼をこれ用うるには、和をたっとしとなす。)“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は三百、一言にしてもってこれをおおえば、曰く、思いよこしまなし。)。。。。无论是日语还是中文都比我说的还溜。

 

没想到要早教或是英才教育。看来妈妈喜欢的东西,她也想了解吧。虽然经常因为一件微不足道(在我看来)的小事情,就说要把我打进地狱。但是其实小A的心里肯定还是小小的崇拜着妈妈的。想进入妈妈的世界呢。

这对我来说真是件大好事。嗯,只这么想一想我的脑子就好像进入了阿尔法波状态,这比用阿尔法脑波音乐来促进脑子进入集中状态要受用多了。

 

我决定,今天中午主动找F先生了。虽然还是甚至连“论语”的一二都不懂。

 

 

ps,关于“阿尔法波状态”

下面文章来源于 :http://www.hichd.com/Article/xuexiziliao/200905/1042.html

  当人的大脑处于α波状态的时,人的学习效率最高、创造力最高、身心最为愉悦,甚至比其他状态下拥有更强大的人格魅力。因此阿尔法波也被称为“学习波”、 “长寿波” “成功波”。

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所著《脑内革命》一书,倡导心理保健。他对于如何诱发大脑阿尔法波给出了如下建议:

    ★闭上眼睛,尽量想的简单,如意守丹田或想一个简单的事物。

    ★白天时有意地放松、“静”或愉快。

    ★睡觉的时候,想着高兴愉快的事情,舒舒服服地入睡,全身放松舒畅。

    ★面带微笑,意念青春。凡事向好的方面想,不计较个人得失、坦诚、热情、勇敢、有奉献精神。

    ★多冥想。遐想美景、音乐、绘画、潺潺流水、婉转鸟鸣,凡令人喜悦感动的都可以,祈祷也可能有此效果。

    ★步行思考。步行出欢愉,脑生阿尔法波。每天坚持步行5000步(约一个小时)。

    ★乐观向上。生活有规律,情绪稳定,顺其自然,承认现实。不紧张、不奢求、心态平和、知足长寿。这是高寿者的共同特征,调查证明了他们的阿尔法波较常人为多。

    ★创造半睡半醒状态。例如打盹、短时静坐、平躺(5—10分钟)数次、腹式呼吸(鼓肚子呼吸,通气量是胸式呼吸的3—4倍),则可诱生阿尔法波。

    ★在入睡时的朦胧状态,熟睡中的每一次有梦睡眠阶段。

    ★ 你心里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吧。这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才是你精神的家园。

    值得注意的是,使大脑产生阿尔法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千万不能共本末倒置、顾此失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