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国片奖《送行者》观后感

(2009-02-23 13:14:10)
标签:

2009年

奥斯卡奖

广末凉子

日本

送行者

礼仪师的乐章

杂谈

分类: Japan

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国片奖《送行者》观后感

 

曾经在去年的10月,写了一篇,和老K的一个约会。

我多牛啊,当时我就跟老K说,嗯,看来要在国外走红呢。

果不出所料,今天这部片子获得美国2009年的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很喜欢広末涼子,虽然现在是单身妈妈但是更加有魅力了。真为她高兴呢。

目前正在主演冬季日剧《Triangle》的广末凉子,据说在好莱坞方面不少人都在纷纷想要了解到底广末其人是谁,更有电影记者忍不住赞叹:“肌肤雪白又如少女的气质,让人见识到广末神秘的魅力。”

这张照片确实好性感。

 

 

 

 

 

 

http://www.varietyjapan.com/news/movie/2k1u7d00000jcmfj-img/2k1u7d00000jcmk8.jpg

 

男主角本木雅弘也很帅气,演技不错,但是不是我的类型哈。

 

 

 

 

 【奥斯卡速报】『送行者』欢喜获得美国2009年的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dnamei译,自来来源这里

2009/02/23
http://www.varietyjapan.com/news/movie/2k1u7d00000jd85m-img/2k1u7d00000jd870.jpg
授奖仪式前的『送行者』主要演员(左起)広末涼子、本木雅弘、滝田洋二郎監督、余貴美子。
『送行者』很漂亮地获得了第81次奥斯卡金像奖的外语片。在这个部门,日本电影的第一次获此奖项。
当主持人休·杰克曼宣布送行者的英文标题「"The Departures"」时,导演泷田洋二郎和主演本木雅弘,广末凉子,余贵美子带着笑容走向舞台。

因下面这篇里有这部片子的简介,所以重新贴过来。

---------------------和老k的一个约会 (2008-10-10 06:05:26) 。---------------------

昨天因为老K很不着调,我就很走调的不冷不热地教育了他一下。

本来想骂人的,但是日语里除了“巴嘎牙鲁!”以外,窝囊得连骂人的话都没有。

不像在国内心情不好时,在暗地里骂几句国骂就爽不少。

 

想找到和「不着调」一样的日文确实不易。

直译成日文是,「調子に乗れない」。这实在是表现不出中文的讽刺感。 

倒是有个句子叫「調子に乗らないで!」,但是翻译成中文是 “别得意忘形的。这和“不着调”的意思可是相差百里。

我自言自语一会儿中文一会儿日文的说调子的时候,

他竟然冒出一句「調子に乗れなくても調子だよ」

也就是说,翻译成中文是“不着调,也是调”。

 

他肯定是没懂我想要骂他的意境。

但是他倒是挺会在恰当的时机里接了一个绝对恰当的下文。

现在我就是连说中文也打不败他,真是有点开始“消化不良”了。

 

不过,今天老K倒是走调,上午我正坐在家里的工作室焦头烂额的时候,本来应该正在上班的老K按着门铃回来了。

一进门就说,“我们去看电影吧”。真是想不到他用什么方法脱身公司的。

“不去,不去,没看我忙着吗?”懒得和他的弦走他的调。他就又拨足离家了。

 

30分钟后。。。。。。

2张电影票扔在我的办公桌上,竟然是本木雅弘和 広末涼子主演的「おくりびと」中文名: 送行人,又名:礼仪师 / 纳棺师。

早就想去看一看,就放下工作,给了他一个面子。

想了想自打有了小A,这是我们俩第一次的约会。

 

电影院里,时间很缓慢而踏实的划过。。。

大提琴美妙的音色浑厚、优美、低回、深情的乐曲声。。。

「おくりびと」,送行者。

那种空气感,是从生到死的…「時のうねり」(时间的蜿蜒)。

 

おくりびと」

主题是围绕一个负责把尸体放进棺材的入殓师(本木雅宏,在日本都叫他もっくん)展开故事,片中广末凉子扮演他的妻子,这也是出道经年还结过婚又离过婚的广末凉子初次扮演人妻。变得比以前可爱,性感,美丽。

 

剧情很感人,もっくん扮演的入殓师是本来一个从小城市到东京创天下的大提琴手。有一个非常美丽而温柔的妻子。在求婚时,他深情地说,“带着大提琴陪你走天涯”。好不容易进了乐团当专业,刚刚背着心爱的妻子贷款1800万日元买了大提琴,因为他觉得专业大提琴手就应该用这样高等的。可是不久却被无情的宣布破产解散,他失业了,同时感到自己的才华已尽,深悟在这个世界不会有立足之地。他想到了回山形县老家。他坦诚不公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善解人意的妻子,妻子接受了他,然后他们回到了山形,故事从此展开。。。。。

 

在故乡他们住在妈妈留下的老房子里,爸爸在他小时候蒸发。妈妈靠经营咖啡厅一手把他培养成人。现在那个叫「」的牌子(哈哈,居然忘了名字)还挂在门口,房间里的格调也非常品位。

一天,他被招聘广告上「年齢問わず、高給保証!実質労働時間わずか。旅のお手伝い。NKエージェント!!」(「不问年龄,保证高报酬,实际工作时间短。旅行助手。NKエージェント!!」」)的宣传词句吸引,便去应聘。到头来其实应该说是「入殓师」的公司,也就是帮忙死者送行的工作。。。

 

人终究会走向死亡,不知不觉中那个时候来了,送走他人,或被他人送走。。。。。。

你"怎样送","想怎样送"身边的亲人呢?
通过这样一个普遍的题目,勾画出夫妇之爱,对孩子无偿之爱,对父亲和母亲,骨肉亲人的感情,对友情和工作的自尊的描写,让你哭着,笑着,感动着。。。

融合了幽默和感动的作品,入殓师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爱!

剧中有一句台词「死は誰もが通過する門のようなもの 」(死亡就像谁都要经过的门)。

我们都会经过那扇门,我们就当是去旅行。我们还会见面的。

 

 

 

 

 剧中流淌着的优美的大提琴乐曲。

 我现在就要去买,

 久石譲的「钢琴&大提琴·和平」
 
 

 

 

------『おくりびと ~礼仪师的乐章』(来源于网络的资料)----------

2008年获得了蒙特娄影展最佳影片的おくりびと,
被日

媒称为从入敛礼看到了美学极致。
电影改编自1993年青木新门所写的,
入行葬仪社20年间的日记-『纳棺夫日记』。

演员本木雅弘被安排在片中,饰演忽然没了工作的大提琴手,
就如同现实生活中年轻时的青木新门,
餐厅生意失败,只得循着报纸的征人广告,到葬仪社应征,
得到的工作就是社会观中不讨喜的工作之一,
替死者遗体化妆及入殓(日本称纳棺夫)。

电影除了将踏入死亡的门槛软化到,如同大提琴手手中低沉优美的音乐外,
更强调本是该持弓揉弦的十指,
最后却用于替他人妆点遗容时,所呈现出极度庄严与柔和。
也以此对应青木新门在「纳棺夫日记」中所表达的,
社会不应对入殓从业抱持筑高墙般的反感。

据说「纳棺夫日记」本是青木拿去给出版社,作"冠丧婚庆礼仪参考书"
的参考资料,或是单独出一本葬仪用参考手册。
但出版社惊艳于青木新门的文笔,直比作家等级,
虽日复一日面对不同遗体与家属眼泪,
但青木日记中对生死的描写,却澄净如诗。
于是出版社改以小说方式,出版了他的日记,继而被改编成『おくりび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