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A来说,外语只不过是一个游戏
(2008-08-22 12:17:32)
标签:
杂谈5岁日本育儿英语右脑 |
分类: Aomi@成长札记 |
(前言: 此文回复才貌双全 全职太太的关于“你是什么时候教孩子学习汉语的”的疑问。)
家有女宝aomi是个爱看书的女孩,5岁。
伶牙俐齿,喜欢讲故事。
乐于谈论每一件事。
喜欢自言自语。
经常纠正妈咪的语法错误。
想方设法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分辨。
喜欢提问题,她的为什么经常把我弄得晕天转地。
总之,她很嘴贫。
不知道她在什么时候又蹦出什么豪言壮语。
然而,我想每个孩子都是即兴诗人。
他们口中的言词,好多都是大人们无法想象的美丽诗词。
感性的随意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就如此的放着光芒。
就放任她随意的说。然后找个本子给这些“美丽诗词”记个帐。
本来这样的成长应该很知足。
不过,从她嘴里蹦出的“豪言壮语”大都是日语。
因为aomi出生在日本,爸爸日本人,除了“我爱你”以外就不想学会一句中文了。
我呢,从踏上这片地儿后,就入乡随俗尽量用日语思维和发音。
生活在日本,父母都说日文的环境里,当然她的母语应该是日语。
她书架上的近200本图画书也都是日文。
每天睡前的图画书也是我用发音并不很标准的日文,
因为想让她先精通了母语。
作为中国人的母亲当然想让她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直到她2岁时嘴上还蹦不出任何一句中文时,
她的外婆开始着急了,因为她想通国际电话时,能和她的外孙交流。
就决定在洗澡的时间和去保育园的路上是中文时间。
从一本书上看到,儿童的感觉敏感期是从出生到5岁;语言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8个月到8岁;动作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6岁左右。罗德·爱莉斯(Rod Ellis)通过研究发现,就成功的第二语言习得而言,通常是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越早,越容易达到讲该语言的本族人的水平。儿童自动习得一门语言的年龄是在5岁左右。
↑这样的话,也只不过相信一半儿。
对于孩子来说,阳光,泥土才是他们的玩具。
喜欢孩子们在公园里玩沙土,滑滑梯,当秋千的一身泥球一身汗水的跑回家。
在这样快乐的玩耍时,不经意的说出公园里各种玩具的中文,
她马上就记住了发音,觉得中文的发音很有趣。
这样的把学习中文看作是一种游戏的时候,
她自然而然地跑来问这个那个的中文是什么。
而且当我说中文的时候,她会注视我的唇形,来确认发音。
这让我很震惊,从而回忆起他在婴儿期间学习语言时就很仔细的看我的唇形。
在THD工作时,研究过右脑学习的问题。
每个语言的赫兹频率是不同的,
比如英文和中文等频率较高的语种,脑子是用右脑来处理的,而日文是左脑。
一个公司曾经调查了日本人和英美人对于音的听取方式。
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让aomi去上了由外教担任的英语趣味班。趣味班里是通过唱歌和做游戏来让孩子们接触英语。
每次去趣味班时,都告诉aomi说,我们去做英文游戏好吗?所以对她而言英语应该是一个左脑疲惫时的一个休息方式。
加上她兴致高的时候说几句中文,那么她的右脑和左脑就平衡了吧。
虽然她现在的状态是中文半马不驴,英文也只是一点点。
不过,只要她的母语日语精通了就心满意足了。
除非哪一天她告诉我她要当语言学家去了,
那么或许送她回一段儿我的老家,或是去欧美折腾一下。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得拼命的给她赚钱去了。
这只是我们家的情况而已,如果母语是汉语的娃们的话,
是否学习一种用左脑来处理的语言来休息一下右脑呢。
才貌双全 全职太太的蓓卡才叫幸福吧,生活在日本,妈咪是说中文的,`Dad是说英文的。
她的左脑和右脑应该平衡的踏实呢。
期待着小蓓卡的语言天赋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