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教学设计
(2011-12-23 21:21: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精品案例 |
《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教学设计
杭州采荷一小教育集团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依托地方课程《我与杭州》的三年级十四课《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教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问。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提炼、转化,制定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案准备开展调查。从多渠道、多方面来了解农贸市场的现状,分析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激发主人翁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从学情看来,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农贸市场并不陌生,但对于农贸市场的现状却缺少认识。根据课前对三年级一个班50位同学的调查,有到过农贸市场的有50人,占100 %;在家长陪同下自己动手买过菜的9人,占18%;对买菜知识有所了解的0人,占0%;了解我家附近农贸市场现状的0人,占0%。根据调查结果,我发现很少有学生真正注意从生活中观察获得信息,感受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孩子们眼中的农贸市场只是给人们提供蔬菜等商品的场所。为了让孩子对市场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设计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课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问。
2、初步学会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提炼、转化,制定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案开展调查。从商品种类、质量、价格,市场卫生,服务态度等方面来了解农贸市场的现状。
3、通过调查了解农贸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激发主人翁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提炼、转化,制定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案开展调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调查能力。
教学准备:信封、提问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2、课前调查:是否去过农贸市场
二、交流探究,提出问题
1、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1)菜的种类繁多;
……
2、学会提问
活动一:提出问题
(1)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2)反馈交流,提炼转化
三、设计方案,交流整理
活动二:制定方案
1、选择课题,指导交流
(1)了解制定方案要素:小组课题名称,成员及分工,研究方法,调查研究阶段的活动安排。
(2)确定课题
(3)介绍方法,选择设计
表格式:易于操作,一目了然。
谈话式:当我们需要了解别人的想法时,我们可以采用访谈法:了解别人对问题的一些看法。请同学们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并且作好记录。
问卷式:避免意见偏差:设计有正面有负面的问题,被访问者对每个问题做评估,而不会对所有的选项做出一致的同意或不同意的回答。这样使收集到的信息更能说明问题。
2、制定方案,巡回指导
3、方案反馈,交流展示
(1)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2)变格创新,佳作展览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
2、拓展延伸
板书
发现---提问---转化---方案---实施---总结
《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教学设计
富阳市富春第五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初步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农贸市场规模、设施、布局、环境等一些状况,感受家乡农贸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调查与统计,能够对现在的农贸市场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2.感受家乡农贸市场里的热闹及菜蔬品种的丰富,会按蔬菜柜台、水产柜台和家禽柜台等把菜分类。通过买菜实践,学会合理文明买菜。
3.通过逛逛农贸市场,调查相关情况,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去附近的农贸市场逛一逛,向爸爸妈妈讨教买菜的经验,尝试着买一家人一顿中餐的菜。(鱼、黄瓜、肉等)
2.仔细观察农贸市场的布局,物品的种类,摆放的规律等。
3.通过实地调查,完成下面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
调查人数: |
||
商品质量 |
好( |
一般( |
不好( |
商品价格 |
便宜( |
不贵( |
贵 ( |
市场卫生 |
好 ( |
一般( |
不好( |
服务态度 |
热情( |
一般( |
不好( |
调查时间: |
调查人数: |
||
商品质量 |
好( |
一般( |
不好( |
商品价格 |
便宜( |
不贵( |
贵 ( |
市场卫生 |
好 ( |
一般( |
不好( |
服务态度 |
热情( |
一般( |
不好( |
4.向自己的长辈了解以前的农贸市场设施、环境以及服务等并与现在的农贸市场作比较,感受它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以前的农贸市场
师:经过前几天的调查,你一定知道了爷爷奶奶以前到哪里去买菜的,你能从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么样,那里的菜多多不多,服务态度好不好这些方面来讲就更好了。
预设:从不方便、不卫生、品种少,服务态度差等几方面谈一谈。
师总结:是呀,那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最常见的市场是这样的:弄堂里拎着菜篮的大娘在随处叫卖,树荫下挑着菜担子的大嫂大声招呼着,马路边推着三轮车、开着拖拉机的大叔大伯们高声吆喝着。正因为在这些菜农随处叫卖所以我们随处就可以看到垃圾乱扔、污水随流、蚊蝇飞舞。(图片展示)
二、对现在农贸市场的调查与了解
1.对现在农贸市场的感受
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随着我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舒适,如果你们跟爸爸妈妈去农贸市场买过菜,就一定长了不少见识,请你说说对现在农贸市场的感受。
2. 操作实践:
听说市场管理处打算从你们当中招聘几位小小管理员,你想去应聘吗?那下面我就请你们进入有心人训练营,看看哪些同学能通过考验,成为光荣的小小市场管理员。
(1) 进入第一个训练营:给菜归类
师:眼尖的你在农贸市场看到那些农产品?看视频说一说。(学生看视频抢答)
师:农贸市场那么多东西,哪位细心的同学能帮助我又快又准地找到买鱼的地方呢?(学生随机回答。)
师:是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么大的农贸市场各种摊位的布局也是有规律、有讲究的,你瞧,农贸市场不仅大门口有一张平面图,而且里面还有指示牌呢!我们只要按照它的指示就可以快速找到想买的东西。
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各种指示牌!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给蔬菜、水产、水果归类。
2.进入第二个训练营:教你一招
有个难题我要请教小小管理员,我们买回来的东西短斤缺两时,该怎么办?(去公平秤上称一称)那称出来真有问题怎么办呢?(打监督电话)
3.接着进入第三个训练营:挑鱼密招、挑黄瓜小窍门
作为一名小小的管理员不光要知道各种东西在市场的哪个角落,以及一些服务机构,而且更应该有丰富的知识。那下面就进入第三个训练营:考考大家,听说吃鱼很有营养,那你知道应该怎样挑鱼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师:学会这一小窍门,你可以自告奋勇地担当你们家卖鱼的任务了。
学会买黄瓜。
师:会买鱼了,那你会买蔬菜吗?夏天到了,许多人家餐桌上一定会有这碗菜:黄瓜。凉拌黄瓜、炒黄瓜呀?那你会挑黄瓜吗?
学生当堂挑选,老师进行引导。
原来买菜也有学问,掌握一些小窍门,那会买到更称心如意的东西。
4.接着进入第四个训练营:认识绿色食品
师:民以食为天,我们现在有口福,吃得东西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据我了解现代人不仅要求吃得丰富,而且还要求吃得健康,你知道妈妈平时买菜,喜欢买什么样的菜?有认准的牌子吗?
学生述自己所知道的对健康食品的一些要求,随机教学对“绿色食品”的理解。
5.进入第五个训练营:放心菜工程
同学们,学校食堂里工作人员为了确保我们每天吃到放心的食品,尤其是蔬菜类,会用科学的方法对每天买的蔬菜进行测试,所以可以放一百个心,大胆食用。老师也想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市政府也特别关心老百姓的菜篮子工程,从2005年起已经实行放心菜工程。那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工商执法部门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随机教学市政府实行的放心菜工程。
6.给农贸市场小小管理员颁发荣誉证书。
三、变化越来越大的农贸市场
1.师:你们已经成为一名小小的市场管理人员,你就有责任去管理这个市场。那你对你去过的农贸市场有什么合理性的建议呢?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师:根据老师了解,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农贸市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你们提到的一些建议已经在很多农贸市场得到实现。很多城市越来越多高档的农贸市场建立起来了,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师生一起看一看大变样的农贸市场。
3.师:社会在进步,要求在提高,将来的农贸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好。请你用你手中的笔描绘一下你理想中的农贸市场!
4.学生描绘未来的农贸市场。
《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教学设计
杭州下城区德天实验小学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都有一个活动主题。
“逛逛农贸市场”是请学生实践先行,从实践中感受农贸市场的繁忙,感受农贸市场所售鱼肉菜蔬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实践先行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走上社会,了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贸市场,关注社会动向。“买菜”,可能是学生第一次参加的活动。参加这一活动的每一个学生想法不一定相同,买菜的行为方式以及买菜的收获也不一样。这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实践先行,更能有效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我来做个小调查”是请学生展开调查,了解人们对附近的农贸市场的满意度。个人认为这一块内容可以与第一部分结合起来完成;也可以放在延伸拓展环节,让学生上完这节课后将自己整理好的建议交给农贸市场的领导或写成倡议书交给各个摊主。过一段时间再去做调查,了解他们是否改进。这部分内容的调查材料可以利用现成教材已给的,也可以适度创写。对调查材料的收集和交流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调查活动中既培养学生科学地看待周围事物及其变化的意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这次是借班上课,因此我决定将它作为延伸内容。
“我希望有这样的农贸市场”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在感受农贸市场的规模、设施之后,进行关于农贸市场变化的想象,对农贸市场的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感受农贸市场里的热闹及菜蔬品种多,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农贸市场的规模、设施以及一些状况,能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
2.技能:能准确地将农副产品进行分类,并能初步学会辨别菜的新鲜度。
3.情感:通过“模拟买菜”的环节,使学生树立诚信经营、文明购物的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农贸市场的规模、设施以及一些状况。
2.
根据自己家附近农贸市场的现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
(三)教学准备
请跟着家人到农贸市场逛一逛,了解它们的规模、设施以及一些其他状况。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设计意图 |
1.“猜猜猜”游戏(热身)。 猜菜价 |
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直接知晓学生课前对农贸市场的了解程度,真是一举两得。 |
2. 设置场景,学习给农副产分类、模拟买菜。 (1)农副产品分类。 ①学生练习分类。 ②交流。 (2)模拟买菜,评选最佳摊主和顾客。
③评选最佳摊主和顾客。 (3)辨别菜的新鲜度 ①学生讲如何辨别。 ②实物辨别或看图辨别 ③小结。 |
模拟农贸市场的一角和一些实践内容,目的在于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学习给农副产分类、模拟买菜。把原本很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起来,能紧贴生活;把原本纸上谈兵的形式,变得有操作性,使学生感受生活。这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实践,更能有效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学习也能更有实效性。 |
3. 逛农贸市场,提建议。 (1)学生谈谈课前逛了自己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后的感受:哪些地方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要改进? (2)看视频。 (3)提建议。 (4)延伸。 |
教师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农贸市场的规模、设施之后,来谈感受。然后大胆地想象,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农贸市场到底是怎样的?或者规划一下未来的农贸市场,并对现在的农贸市场的环境、建设提出建议。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能够树立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意识。 |
4. 总结。 |
|
三、试教体会
(一)针对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
三年级《我与杭州》(地方课程)教材中的“农贸市场”这个话题虽然贴近生活,但其实离学生生活实际还是有一点距离的。很多学生对自己家附近的农贸市场的规模、设施等的了解是很缺乏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来制定目标,尽量做到“低起点,高要求,有生成”。教学实践证明,这个目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内容实用且明确,可以达到丰富学生直接经验的目的。
(二)创设活动场景,加强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封闭的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在一本本活生生的生活教材中受到教育。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因此,我将“农贸市场的一角”搬进了课堂,创设了活动的场景。学生利用实物、图片进行了分类,他们在感受到菜蔬品种多的同时,了解到农贸市场在设置摊位上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教师还通过模拟买菜,评选最佳摊主和顾客的环节,使学生树立诚信经营、文明购物的意识,并能初步学会辨别菜的新鲜度。
(三)巧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课堂实效。
如果在教学时,教师能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的图片、音乐和视频,就能使教学内容向纵深拓展和延伸,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巩固活动成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逛农贸市场,提建议”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谈逛完农贸市场后的感受,找找这个农贸市场的优点和缺点,并评定农贸市场的星级。然后,我再播放了一段“杭州一家五星级农贸市场”的视频。最后结合现状,请学生提出建议。学生通过真实的实例,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充分感受到农贸市场的变化。
《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教学设计
临安市昌化镇二小
(一)教材分析:
农贸市场是农产品买卖的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产品买卖的场所也在不断发展,从马路市场到室内农贸市场,再到2003年2月杭州市“农改超”启动,菜场档次越来越高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多数经历过和家长一同去农贸市场买菜,但他们对农贸市场的了解往往比较浅显,对自己家附近农贸市场商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卫生、服务态度等状况不是很了解。基于此,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历,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知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跟着家长逛自己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对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进行了解和调查,并了解一些农贸市场的状况。第二部分是要学生调查以前的农贸市场是什么样子的,和现在的农贸市场进行比较,感受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家附近农贸市场的规模、设施以及一些状况,能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
2.通过对新旧农贸市场的了解和比较,感受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3.知道一些买菜的科学常识,学会合理文明买菜。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附近农贸市场的规模、设施以及一些状况。
2.难点:能较清楚、有条理的描述“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状况(地理位置、农产品等)。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a.你在农贸市场看到哪些农产品;
b.向长辈、老人了解以前的农贸市场是怎样的;
c.农贸市场满意度调查
商品质量 |
好( |
一般( |
不好( |
商品质量 |
便宜( |
适中( |
偏贵( |
市场卫生 |
好( |
一般( |
不好( |
服务态度 |
热情( |
一般( |
不好( |
其他( |
好( |
一般( |
不好(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猜几则谜底为蔬菜的谜语)
2.谈话:到哪儿去买我们喜欢的新鲜蔬菜呢?
3.揭题:农贸市场
二、活动感知
1.你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叫什么?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特点吗?(其他同学补充)
2.汇报:
(1)你在农贸市场看到哪些农产品?描述你看到的农产品。
(2)你对你家附近农贸市场满意度如何?(整理、统计满意度调查)
3.你对身边的农贸市场有什么合理性的建议?
三、拓展提高
1.你在和父母亲买菜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2.你知道以前的农贸市场是怎样的吗?说说你课前了解到的情况。
3.相关介绍:生鲜超市
四、活动小结
1.你了解你家附近的农贸市场了吗?
2.你心目中的市场是怎么样的?用你手中的笔描绘下来。
(三)试教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