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中博会期间,著名作 家邓友梅先生和马来西亚文联主席戴小华到郑州参会。并到河南省文学院参观了河南文学史展览,这是在参观到唐宋部分时,在龙门卢舍那大佛照片前的合影。照片中拄拐棍者为邓友梅,右边是戴小华。
吃晚饭时,大家谈到了目前的文字现象,当谈到有些近乎于垃圾的书籍,竟然堂而皇之地铺陈于书店,有些书籍甚至取得了很大的发行量时,邓友梅先生笑了笑说:“这是一个世界性话题。那一年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法国,我带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劳德•西蒙和我们中国作家进行了很广泛的交流。期间,当我们一个作家问他,他在获得诺贝尔奖前,一本书能发行几万册时,他停止了谈话,脸上略显不悦。片刻后,才说:我的书能有哪么多人读懂吗?话一出口,令在场的一些中国畅销书作家很难堪。事后,作家们在议论这番谈话时,认为这是一个写作态度问题。是为了畅销而写作,还是为了文学事业而写作的问题。为了文学事业而写作,往往会使作品达到文学的顶峰。为了畅销写作,也会达到畅销的目的。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时刻想着迎合大众,合乎大众的阅读需求,大众自然会接受。就象金字塔,顶端就一块石头,很少有人能攀登到顶端去看它。而金字塔底部的石头,是所有到埃及的人都能看到的。”
这是一番很值得深思的话,贴到网上供大家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