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
(2010-01-04 17:24: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昨天,北京下了八十年代以来最大的一场雪,气温则降到了五十年代以来的最低值。上午十点(也是我这个懒鬼起床的标准时间,惭愧)我从阳台的窗户看出去,小区已经一片银装。李白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燕山周边,就是我脚下的这块土地了。大概唐朝的雪比现在还大吧。
雪是冷的,而寒又往往和苦联系在一起,所谓“塞外苦寒之地”嘛,所以,诗人咏雪时心情往往不佳。像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还有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首诗还是我们小学学过的,孤独萧瑟之情扑面而来。我始终认为,小学生不该学这样的诗句,因为孩子的心灵太敏感,还承受不了那种挥之不去的苦涩。不仅是这两首诗,还有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曾让我产生过无法排遣的伤痛感。所以,如果有一天,让我去编小学教材,我一定要用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来代替《江雪》,因为在白居易的心中,外面虽然冷,但屋子里却是暖的,和朋友在一起,人心也是暖的。这样的情怀和信仰,才是小朋友乐意接受的吧。当然,我也会在教材中告诉小朋友们谢道韫的故事,当谢道韫也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就会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了。把雪花比成柳絮,难道不是最明媚的比喻吗?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个成年人这样说,我们该视为乐观和坚定,但是,在小朋友的心中,冬天和春天,可能本来也不意味着心情的差异,或者说,柳絮和白雪,原本该带来同样的快乐吧。千万别让孩子过早地长大。要是我编教材,一定坚持这样的原则。还有,即使是经历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大人们,也千万记得瑞雪兆丰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