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理财产品,你一般会买么?

标签:
理财理财产品陆金所年化收益8 |
分类: 两性话题 |
她们担心,不会挣钱,可能会这样。
也有可能会这样。
好在很多妹纸已经蛮有想法和意识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m2raq2S6AZibP65aGX6EDHM5ib2JrOMic5fLwKTIiaKL6U4iahNGicBibowibCLH5c086DLBb8XB4hMLWtRC8s98JpBhQw/0
^_^,想起几个月前,和亲们分享过一篇理财小白的文章,当时推荐的产品是“余额宝”
我说过:女人一定要理财的!这是一姐发自内心的给亲们的建议,实际上理财越早越好。因为慢慢你会发现,财务自由对人格的独立,对人自我意识的实现,对自由有多重要。
当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理财的风格肯定不同(其实一姐属于满激进的 ^_^)。为了这次跟大家聊得得更专业一点,今天一姐请来一个好友,理财达人张翼轸同学,再跟大家推荐一款好产品。
https://mmbiz.qlogo.cn/mmbiz/m2raq2S6AZ9eZGoR61fFEQx5Dfrhjp5m1FOV3whUzIT5iaz8zZtNlO2KbUibQaOK9teIT6fKicnGd75gTrBiaKZcKA/0
没错,伊还是一个帅哥,哈哈哈,Po 张照片大家看看。
阅读提示
当当当,这是一篇很耐心、受用的理财文章,看完需要10分钟。
————————————
P2P产品靠谱么?
最近一段时间,P2P产品真心很热门,很多人问我,这类收益率比余额宝更高的产品,究竟靠不靠谱,今天就仔细说一下。
P2P产品有很多,我拿其中的大户人家“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如图,看到这款名为稳盈-安e贷的借贷理财产品了么?
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会被硕大的8.4%收益率给吸引过去。在这个高收益理财产品不好找的年头,8.4%的确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而这篇文章,要讨论的两大问题就是:
这个8.4%货真价实吗?这个8.4%风险大吗?
P2P是神马?可不是那个让你BT下载电影的P2P技术,而是个人对个人信贷(简称“人人贷”)的缩写。有一段时间,这个模式大行其道。把资金通过中介借给不认识的可能,年收益可能是12%、15%甚至更高。
当然,高收益也就是高风险。一旦问你借钱的人还不出,那么资金就打水漂了,本金损失风险很大。
平安陆金所的这个稳盈-安e贷,创新就在于引入了平安的担保。一旦问你借钱的人还不出,那么负责担保的平安融资担保公司就要用自有资金承担起还债的责任,确保你的本金没有损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平安承担了担保的责任,所以你可以获得的收益率就要缩水,从12%、15%缩水到8.4%-8.61%。
不过对于那些风险偏好较低的人,少赚点来规避对方违约的风险,肯定还会认为值得的。
不是你以为的那种8.4%
既然会买陆金所的,都是被8.4%的高收益吸引进去的,那么我们就先来谈收益率。
陆金所是浮动利率
根据陆金所的说明,其利率是:不同投资期限的年化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40%。
目前银行1年期及以下贷款利率是6%,6%×1.4=8.4%,8.4%就是这么来的。当然1-3年期贷款利率是6.15%,6.15%×1.4=8.61%,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陆金所大量1年期以上产品是8.61%的收益率。
所以:如果未来银行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你的利率是会随之上调,但反之若下调基准利率,则也会随之下调。这与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固定收益率是不同的。
是利率,但不是收益率
为什么说8.4%只是利率不是收益率呢?看了下表,就一清二楚了。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通过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借出去100万元,借款人会每个月还款87173.48元左右,有点像我们的房贷按揭那样。到了1年末,连本带息我们一共收到1046081.81元。
看出问题来了么?没错,收益只是46081.81元,收益率是4.6%,怎么说好的8.4%缩水到4.6%了呢?
首先要说明,平安陆金所没有忽悠你,它的确是按照8.4%在计算利率。
至于8.4%为什么缩水成4.6%?这个要解释起来稍微复杂点。大体来说,根据金融学的利率计算公式(其实就是IRR啦),它是假设你提前获得的现金流还能够按照IRR给再投资出去计算而得的理论收益率。但是我们看到上例中,我们每个月拿回的投资,就干巴巴的趴在账上,不符合假设,自然数据不一致了。
当然,这里就不根据假设,按照8.4%再投资收益率给各位试算一遍了——你问为什么,很简单啊,各位要是轻易可以找到8.4%的再投资收益率,还买平安这产品做啥。
说好的8%呢?
别急着丧气,之所以要推荐这个产品给大家,你得往下看下去。
目前陆金所上以36个月的产品居多,这样的时间跨度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大家被余额宝宠如何实现坏了之后。其实,只要活用陆金所的转让+陆金宝(类似余额宝的一款产品),很轻松就能把36个月的产品变成半年期年化8%的优质理财产品。
首先,要说的就是陆金所的转让业务。你出借的资金只要超过60天,就能将产品转让出去,所以虽然是36个月的借贷产品,但其实最快60天就能够全部收回本金。当然,由于目前转让需要支付转让金额0.2%的手续费,所以频繁转让没有必要。如果是为了获得较高收益,个人建议半年转让一次即可。接下来我们就以10万资金36个月的为例来分析下。
从下图可以看到,10万元36个月,按照8.61%的年化利率,每个月连本带息可以拿回3161.85元,到第六个月,合计拿回18971.1元;然后,我们可以选择将剩余的85068.30的本金通过转让服务转让掉,在支付0.2%的手续费后可以拿回84,898.1634元,两者合计是 103,869.26元,按照复利年化折算,收益率是7.89%。
说好的8%哪里去呢?别着急啊,这只是用了陆金所第一重功能转让而已。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陆金宝。
所谓陆金宝,其实就是挂钩货币市场基金的账户管理工具,类似余额宝。每月从稳盈-安e贷中返回的资金,可以直接用来购买
只不过陆金宝挂钩的是平安旗下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的平安大华日增利货币基金。
近期货币市场基金都处于7日年化收益率大跌中,平安大华日增利货币基金也不例外,从几天前的5.6%左右下跌至最新的4.8%,为了保守起见,我就按照 4.5%年化也就是每月0.3675%来测算。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6个月后,返还的本金经过货币市场基金的增值,变成了19146.24元,再加上剩余的85068.30的本金通过转让服务转让掉后拿回的拿回84,898.1634元,合计104044.4元,折算下来的年化收益就是8.25%,可就是轻松高过8%了。
当然,再次需要提醒的是,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产品不像支付宝这次销售的保险是法定保本的,而是由平安担保来承担保本保底的。
经过陆金所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双重增值,100万元1年后变成了106.35万元,收益率是6.35%。由于我们的再投资率比较低,所以收益率从8.4%缩水到6.35%也毫不奇怪,不过这也比现在普通的5.x%的一年期理财产品高不少了。
收益存在损耗可能
一开始就说了,如果问你借钱的人还不上钱了,平安融资担保公司就要承担代为偿还的责任。
不过,平安担保不是在违约一出现就代为偿还,根据约定:如果借款人有到期本金逾期了80天还没有还清,第81天担保公司启动代偿程序;
这意味着,本来你收到偿还的本金利息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基金或者理财产品再投资获得收益的,现在就存在最多80天无法再投资获得收益的可能。这就会导致最后收益率的下降。
所以,是不是会遇上违约事件,就是一件比拼人品的事情。我家表弟买过陆金所的产品,就遭遇过违约事件,不过幸而按此借款人拖延了1天就偿还了,所以时间损耗极小。
陆金所风险有多大?
由于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对于借款人提供了担保,所以最大的风险就从这些借钱的个人转化到平安担保的身上。
基于个人这几年对平安的了解,以及对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的分析,觉得风险肯定存在,但还比较小:
-
平安在小贷这块经验丰富。虽然陆金所是个新玩意儿,但其实平安好早之前就在涉足小贷业务了,从韩国请来了这方面的高手。当初还有过一面之缘。也听平安相关的管理人员说过,这块业务的坏账率比想象的低多了,属于相当绩优的业务。有这样的经验再来做陆金所,风控应该还是有一套的。
-
平安这块有丰厚利润的安全垫。从论坛反馈的信息来看,如果通过陆金所平带借贷,需要支付每个月1.9%的担保费,一年下来就是本金的22.8%,这块就是平安担保的利润了。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平安这个业务的坏账率不超过22.8%,那么仅仅是收取的担保费就能够应对。
-
担保规模相对注册资本有限制。根据财政部出台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一般不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5倍,最高不得超过10倍。这就意味着有1亿元实收资本,最多只能担保10亿元。也就是说,10%的坏账率将由担保公司自身承担,再加上上一条的22.8%,也就是说理论上坏账率不超过10%+22.8%=32.8%,那么损失就不会蔓延到出借资金的借款人。
-
虽然这次是平安担保提供担保,但是作为创新业务,个人认为为了不砸牌子,即使出现上述最坏情况,平安集团应该也会通过注资担保公司来承担损失,否则牌子一砸,整个平安集团的形象就大受影响了。当然,这种集团的“隐形担保”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并不代表平安真的会有这样的想法。
-
平常和平安其他部门的员工接触,听说不少人自己也买了陆金所的产品。自己人肯买的产品,外部人的信心至少也可以稍微增加一些。
【一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