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才是疾病最好的预防(科普)
(2023-02-20 10:43:11)分类: 生活记 |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在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最可控且最有影响力的因素。
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80%的冠心病和90%的2型糖尿病、1/3的癌症都可以通过控烟、健康饮食、维持正常体重和适量运动而预防。
世卫生组织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每天尽可能摄入更多种类的食物,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常吃粗粮、杂粮等;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以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风险;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这些都是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并且鱼类中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减少烹调油,尽量清淡少盐。
适量运动
加强身体活动,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日常生活少静多动。身体活动可包括家务、交通、工作和闲暇时间锻炼四个方面,积极的身体活动对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包括减少过早死亡的危险,降低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风险,同时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消除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改善睡眠。为促进心肺、肌肉骨骼健康,增强身体平衡、协调能力等,需要定期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并且,在运动前进行热身活动,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运动损伤(如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等)。
戒烟限酒
吸烟是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国内外科学证据表明,越早戒烟越有益健康,且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停止吸烟即便只有20分钟,机体都可收到相应的健康效应,如心率下降,血压和脉搏降到正常水平。即使是已经患有心脏疾病或肺癌的吸烟者,戒烟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但最好在出现健康损害前戒烟。过量饮酒,特别是长期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多重危害,如增加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长期过量饮酒还可导致酒精依赖症、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等严重的健康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国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0.5两),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禁止喝酒。
心理平衡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如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整与心理锻炼,必要时请及时求医。
(数字采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健康报》202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