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式口南小街垂花门,面朝小街
 

恭王府垂花门,只是内门。
     
因为最近参观了模式口南小街,看到面对街道的那个垂花门,我想多说几句。垂花门一般是王公府第或大宅门内院才有的一种门,古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就是垂花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垂花门确实很好看,但是二门不能当大门,面向大街,就像内衣不能当外衣穿一样。另外,这个垂花门设计成方形的了,垂花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像正含包欲放的荷花,很有动感的样子,而不是呆板的方形。还有,模式口地区,地处京西,一般可能有的就是如意门,最高等级的也就是蛮子门了,不可能是广亮门或金柱门,这都是有一定等级的官员的宅门。另外,古建筑的大门,一般都开在东南边,不会在大院子的正中开个门,所以,这个大门设计的方位也不对。另外,大门上,除了王府,宅门的雀替、橼头可以彩绘外,宅门其他部位都不允许彩绘,不可能有个花花绿绿的大门面对大街或胡同。但北京内城有时可能会看到胡同里的垂花门,那多数是王府或大宅门的院落一分为几后,内院正好被划出一条胡同,才会出现此种状况。或者就是后修建的。鼓楼内大街一带有此种情况。最后北京古建筑院落的大门只有以下几种形制,即府门、广亮门、金柱门、蛮子门、如意门、墙垣门、西式门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