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组周礼禹贡四十景文化 |
分类: 行走记 |
传统中国园林的四大要素——山、水、建筑、花木
环绕大宫门内“前湖”和“后湖”沿岸的九个小岛,是表示全国疆域的《禹贡》“九州”象征,因此两湖中间的一座大殿就被命名为“九州清晏”。( 3——11(9组)景:九洲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在这一区山环水抱以临摹自然为主的广阔空间,点缀着数以百计的金碧辉煌的殿宇、楼阁、亭台、馆榭,其中之陈设着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收藏了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实际上,从康熙到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居住园中。在这里举行朝会处理政事,俨然是清朝的一个统治中心。“政出于园”
12的长春仙馆,较特殊,是乾隆帝儿时读书之所,甚喜欢。
13——19(7组),又是一组景色,
20——27(8组)又是一组景色,
28——31,33——37(10组) 是环福海景色,福海中是——32蓬岛瑶台
38——40福海外围
笔者:圆明园本园40景,其实是分四组,各有讲究。
其实,这四十个景色,每一个都是一组建筑或风景的组合,“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正大光明殿东面,是“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窗外抱厦内围有木屏,与明间相隔,较为隐秘。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是九洲清晏,是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洲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
中国园林四大要素在此一一呈现,山、水、建筑、花木,先说水,圆明园本园是围绕福海而建造,福海几乎占圆明园本园面积的三分之一还多,有了水,园林就有了灵气,另外,四十景之间,也是以水相隔,由水相连,再说山,圆明园的小山多为人工所成,平均海拔不过10米,绵延的小山多由挖湖的土堆积而成,这些不高的小山,又自然成了景与景之间的天然边界和背景,比围墙要自然得多,另外,说说建筑,圆明园里的建筑,大体可分殿、阁、堂、亭、廊、台、轩、榭、楼、斋、房、馆、舫等风格,又各有其功能,比如,皇帝行政办公的地方、寝殿、休息娱乐的地方、皇子们读书玩耍的地方、赏花的地、歌舞的地、祭祀的地、礼佛的地等等,不一而足,花木是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元素,树各有别,柳树、柏树、槐树自然必不可少,大小高矮各有错落,一年四季花各不同,圆明园里更是百花各有好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