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野花和野菜

(2012-10-26 16:18:46)
标签:

故乡

野菜

野花儿时的快乐

休闲

分类: 故乡记

记得周作人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曾经写过《故乡的野菜》,他把故乡界定为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从南京到北京,从绍兴到东京都是他生活过的地方,但他提到的野菜,基本是浙东地区的,就是儿时的记忆,如荠菜、鼠曲草、紫云英等,除了荠菜,其他两种都不是东北常见的,我在北京生活的时间超过东北,但在我的心里,北京只能算是我的第二故乡,绝不是我的故乡,有我童年记忆、有我少女梦想的地方,有我家老房子的地方,才是我的故乡——那只能是东北黑龙江,黑油油的土地,白皑皑的雪,清清的河水,绵延起伏的小山,我的家是四面环山的小城,汤旺河水抱小城流,山水互为背景,互相映衬,是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交界的地方。

 

山上的野花地下的野菜

关于故乡的春天,我记得最多的就是山上的野花和地下的野菜,那漫山遍野的大香花,我们叫它嗒喇香,应该是木本植物,长得像小树,连成了片,枝丫缠绕,小树上开满了深浅不同的粉色花朵,枝上满是小刺刺,小孩子都是一束束采,回到家放在几个灌满水的花瓶里,放一周十天的,花儿都不会谢,那一捧捧的花,让满屋飘香,透着清新,感觉春天就在自己家里。山上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也都开得欢,有黄色的、紫色的、粉色的、红色的,野花怒放处,基本上都是一片一片的,小野花在山坡上长得尽兴,开得肆意,很少有蔫头耷脑的。

地下的野菜,能记起名字的有婆婆丁,柳蒿芽,木耳菜,邛麻菜、苦麻菜,小根蒜、酸苜浆,黑星星、黄花菜……且所有的野菜都是时令菜,生长期特别短,食用期更是不长,本文就不细说东北山上的野生木耳和蘑菇等珍品山野味了,总之,山里的腐树上长的木耳又肥又厚,雨后地下的蘑菇又短又胖,采回家直接吃,木耳炒肉炒蒜苗,蘑菇炖小鸡加粉条,或者做汤,都美味极了,或者都可以晒干了,存放起来,过年拿出来,泡后洗后再做,一样鲜香。。

最近因为写萧红,勾起了我的思乡情,特别想回东北看看,想念那里的黑土地,想念松花江上的冰排,春天开江时,冰排碰撞的壮观,还有排山倒海声响,刻在记忆中,想再探探我的小岭后、还有西边那望不到头的果园。

 

儿时的乐园——小岭后

到小岭后挖野菜,有时是和家人,多数都是同小伙伴一起去,小城不大,环抱小城的是汤旺河,河的名和山的名岭的名都简单,东大河、南大河、北河沿,西边因为太远,很少去那,就没有名了,小城的北边,东西分别叫小岭后、大岭后,小岭后就是我们常常去的地方,因为离家不近,走半个多小时才到的地方,对小孩子的我们当然就是远方了,有点翻山越岭的味道,出了小城,走过医院,就要经过一片望不到头的庄稼地,种着玉米、谷穗、土豆、豆角之类的,小孩子要不结伴,心里会慌慌的,有些害怕。穿过庄稼地,就到了小岭,小岭是下坡,大约是三十度角的下山坡,有个裂开的口子,我们穿膛而下,就到了岭后了。小岭有一条窄窄的下山山路,好多石头凸出出来,人得脚探手扶,才能下岭,途中还有木板露出,有人说那些是棺材板,小孩子从来不敢一个人下岭,常常是跟着大人走,或与小伙伴成群结队过,下了小岭,就是岭后了,再回头望我们刚刚下来的岭,就成了山,下岭的小道,就成了上山的小路。

下了岭,再回头望,刚刚走下的就是高高的山了,春天的山坡上,满眼绿色,还有开着的满山大香花,向东望能看到东大桥,是隔河而望,那是日本占领东北时建的,桥头过去有碉堡他炮楼,现在没有了,大桥通火车,也过行人,桥是灰色的,两边有高高的人字型护桥栏,是连接东面南北两地的必经要道。

 

清新的柳蒿芽微苦的婆婆丁

http://s16/mw690/5006ab95tcd51e0c4ed3f&690
上图,这就是我心中大名鼎鼎的柳蒿芽了
http://s7/mw690/5006ab95tcd51e17a9776&690

这是长在地里的婆婆丁

到小岭,东边是水,北边也是水,南边是刚刚下来的山,西边是望不到头的庄稼地,几个小伙伴,各自散到庄稼地里,开始挖野菜,我觉得这个挖字用的特别形象,因为野菜大多贴地而生,如果用手是采不下来的,即使采下了,也是支离破碎,叶子四散,我们大都带着平板小刀,或者镰刀头,贴根挖出,带着泥土,放进小篮子里,如果是放袋子里,回家后发现野菜会打蔫的。柳蒿芽长得长而细,杆粗而嫩,叶像柳叶,更长些,不识者,常常会把蒿子误当柳蒿,回家摘洗干净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来,放上葱花、蒜和盐再浇上点香油,可以拌着吃,清香爽口,也可以蘸酱吃,当小菜,都很下饭。婆婆丁,又叫芥芥菜,学名蒲公英,是贴地长的,得用刀挖出来,围着根,团团的长着一圈叶,叶子都是锯齿式的,洗净后,直接蘸酱吃,稍有苦味,清新中的苦,别有滋味,奶奶喜欢,小孩子喜甜,但大人常说吃婆婆丁败火,似乎有药的作用,按下不表。

 

木耳菜和小根蒜

http://s12/mw690/5006ab95tcd51e8f0215b&690

下图是酸苜浆,是吃梗,不是吃花,酸酸的,嚼后要吐出来,有点像吃甘蔗,对,就是那样。

http://s7/mw690/5006ab95tcd51f96923d6&690
看着都想吃一口的小根蒜,微辣,清新

木耳菜可不是木耳,是绿色地下长植物,也是一团团的,单片的叶子圆圆的厚厚的,彩色电视肥肥的木耳,很有质感,也是要焯一下吃。邛麻菜,只记得名字,忘了样子和味道了,对了,好像是巴掌长的小蒿子,也是洗净了直接吃。还能和到面里做菜团子,用玉米面掺上它,金黄色中透着绿,好看也好吃,可做疙瘩汤时,当菜叶下锅,添一点绿色。最后部说小根蒜,又名野蒜、小根菜,蒜头长在地底下,露在地面上的叶子像宽草叶,又有点像葱叶,绿绿的,长长的,蒜头白白的,洗干净蘸酱吃,蒜头微辣,但清新爽口。

再说说酸目浆,长的像小树,有主干还有枝叶,长得一节一节,每节都是手指长,棕红色,嚼后吞下汁,吐出渣,有点像吃甘蔗,汁味道酸酸的,开胃得很,从小我就喜酸,家里的海棠还绿着时,我就在树下捡着吃,怎能放过这不要钱的美味呢。另外,还有一种我们叫做黑星星的酸甜果子,有点像葡萄刚长出来的大小,只不过果子是黑紫色,吃多了,嘴唇都是黑紫色的。

 

秋天的尤物黄花菜

http://s11/mw690/5006ab95tcd51ecb130ca&690
这就是又漂亮又好吃的黄花菜了,这么漂亮的花,吃了多舍不得。
http://s13/mw690/5006ab95tcd51ed0b5cbc&690
这是晒干了的黄花菜,吃前要热水泡2个小时以上,舒展开了,好像还去毒。
http://s14/mw690/5006ab95tcd51ed6d5edd&690
    黄花菜其实不是菜,是花,漏斗形,别名萱草,又称忘忧草,花朵有桔黄色的,明黄色的,花儿从绿色的花梗和叶子中开出,很漂亮,怎么说呢,黄花的花长得有点像窝瓜花,叶片细长,花为筒状,每朵6瓣,向外展张,,一般每葶着生数朵,从夏到秋,开个不停,晨开暮闭,匆匆谢去。苏东坡曾赋诗道:“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白居易也有过诗:“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黄花菜是冬天天的尤物,这么漂亮的花,成了我们的盘中菜,觉得有点暴殄尤物。黄花采回家后,在阳光下晒几天,晒干了,色像野蘑菇腿,暗姜黄色,收拾起来,因黄花野生原本不多,晒干后,又小又瘦一条条,难怪李清照有词云: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当真如此,黄花菜在家时也是稀罕物,要等年节时,才能拿出来,用开水泡两个小时,捞出来,与黄瓜等一起凉拌,或黄花炒肉吃,在东北,家里大人小孩都喜这口。有句俗语叫——黄花菜都凉了,说的就是黄花要是做成了菜,时间真的很漫长呀。性急的,一定等不起。

春天挖野菜,既是图尝个新鲜,也是为了好玩,挖野菜的过程,也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有时还跟二姐、三姐一起去,走几里路,说说话,再采一把花,弄得满手的泥巴,再看看篮子里的野菜,真是说不出的高兴。既是游玩又帮大人干了活,晚饭有了平日不多见的野菜,也是家里一乐事,不过,采野菜的时间好像很短,只几天,野菜就会老去,有的会开花,开花的野菜,就不好吃了,记得,好像过了端午节,所有的野菜都不能再吃了,大人说,过了端午野菜就有毒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