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事照亮未来

(2011-10-25 14:53:52)
标签:

台湾

杨照

文化

分类: 读书记

这是台湾作家杨照的一本新书的书名,我借来当标题了,书的全称《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台版原名《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初看还真吓一跳,名字太煞有介事,有点大尾巴狼的味道,笔者向来不喜欢道德说教,作为一个台湾媒体的现代化的评论人,杨照总不至于花大把时间向他的读者“布道”吧,他还真没有让人失望,他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评论人,我饶有兴致地读了下去。

在信息爆炸、高铁狂奔的时代,捧着一本书读,其实也是自我内化的过程,也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在与作者一道品味历史中,你不经意间就能悟出点什么。杨照就是从千头万绪的故事中提取100个关键概念,如爱国、协商、和解、法律、身份、记忆、媒体、多元、歧视、慈悲……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是很少讲妥协、退让、谈判的,所以,我就特别关注,作为一个台湾人,他怎么看协商和和解等等看似简单的概念的。杨照的故事都不长,他提纲挈领的提炼和旁征博引,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文关怀,让我觉得挺受用,挺打动人的。

杨照这本书的开篇是“爱国”,他为我们讲叙了一个1961年肯尼迪就职美国总统的故事。两个细节挺有意思,一个是罗马天主教教宗保罗二十三世特准教徒在肯尼迪就职日在这一天吃肉,另一个是总统就职得有监誓人,他的误判和心甘情愿替肯尼迪去死的小插曲,我一下感受到,虽然肯尼迪从来没有被冠以“四个伟大”,但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确从心里爱他,试想,如果没有真爱,你会愿意去为一个人死吗?这还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人类的大爱。这个故事里,作者的重点似乎是肯尼迪就职演说中那句著名的话,就是“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的别意,就是除了叫大家要“问问你为国家做什么”,却不可能要他们“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了。

说一个小故事,“SARS(非典)”那年,北京一段时间陷入恐慌,因为,大家都不知道“SARS”是什么,会怎样,自己会被传染吗?传染上会死吗?我们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人传染或死亡,人对未知的迷茫就会产生恐惧,但我认识的一个人,却在一个会议上信誓旦旦表示“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发言者信誓旦旦,引文还说错了,但却不是他去上非典“前线”,而是号召别人去冒险,自然没人理他,这才叫大尾巴狼呢。面对非典,当时说的是“志愿报名”,我觉得这是一种理性,“牺牲”不是谁号召,而是牺牲者甘愿。如果让别人当祭品,去够自己想要的乌纱,这就极其恶劣。所以,SARS八年后的今天,我读杨照的书,还会想起这个事。这不仅就是杨照呈现给我们的现实,而是我们自己所经历,知道和感受当然不同了:我们当然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因为唯有弄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弄明白如果被派出去医院而感染非典,单位能为你做什么,我们才有办法决定自己该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如果因工作你受了伤,还差一点丢了命,医药费还得自己掏,西黄丸千元一盒还要自己出钱买,每天一仰脖就喝掉200元,那我们会怎样选择,不用问也知道。相应于国家为我所做、所提供的服务,我能为国家做什么,我又愿意为国家做什么,这样不更有底气,更理性嘛。当时的主管,也不会在事情十年八年后,还被人怨恨。原谅就是一场放生,可是想要原谅也真的不易。肯尼迪的就职演说没有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任何话语,都有其自身语境,就是此时此地,杨照的破题,在彼时彼地,或许对我们意义更大,更容易接受。

一篇篇地读下去,“选举”、“生命权”、“下台的智慧”、“强国”、“政治信仰”、“历史”、“怀旧”、“庸俗”、“仇恨”、“伟大”、“神圣”、“算计”、“节制”、“未来”……我第一次读美国宪法修正案英文原文时,感动得稀里哗啦,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天然人权,任何人不可剥夺,我觉得那几句话,简洁、干净、有力。其实,观念是可成为共识的,是可以成为宪法的一部分的,明明白白写进法律,这就是观念的力量。

在说到“仇恨”时,杨照用二战时犹太人被迫害被告残杀的事实,提醒我们,不能对仇恨掉以轻心,二战期间,之所以有600多万犹太人被纳粹屠杀,是反犹主义在欧洲大陆漫延已久,这不是为纳粹开脱,而是提醒有因就有果。杨照在“记忆”篇中写道:“记忆是公民权利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公民拥有多大的自我记忆的权利,也就决定了他们共组的社会,能给予成员多少,多宽广的自由”。

我想说,这是一本面向未来的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