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民国人物系列之二)

(2011-06-21 14:12:54)
标签:

林徽因

梁思成

中国营造学社

人间四月天

营造法式

文化

分类: 民国系列

这是哲学家金岳霖先生为林徽因写下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我在此借用。

最近在读《林徽因文集》和《梁思成文集》,共10多册,大多写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好多文字,大学时我就读过,今日再读,跨越20年的人生,颇多感慨。又读了林洙写下的有关他们文字。偶然或天意,凑到一起,8集电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也正网上网下播得热闹。这是对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好纪念,画面也美,导演做了不少功课,有些悲凉,但基调温暖。

林徽因和张爱玲是我偏爱的两位现代中国女性作家,她们的文字生动、有趣,有时又很老辣,张爱玲二十几岁人生经历写下的文字,你能读出她内心的百年沧桑,林徽因的机智、俏皮、悲闵透过文字流出,更是耐人回味,是天才或是灵气?我说不好,只是,我知道,自己喜欢她们的文字。

今年是武昌首义辛亥百年,百年中国,我们到底走了多远?我把梁思成和林徽因文集也看作是助推民国人物热的一个小小浪潮,由于林先生曾以生花妙笔活跃在中国文坛,很多人都以为她是文学出身,其实早在1924年她先是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美术,获美术学士学位,后转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林徽因在建筑考古方面的才智贡献,她与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一起考察平郊古建筑、考察西北古建筑的写下的研究文章,一点都不逊色于她的文学成就。

女儿儿子因爱得名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名字都颇有渊源。

说来话长,老一辈中国知识分子,书房是生命的一个延伸,多有名字,“苦雨斋”是周作人书房的名字,透着冷意,“饮冰室”是梁启超书房的雅号,1929年1月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故,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儿在协和医院出生,为了纪念刚去世的爷爷,他们为女儿取名再冰。1932年8月,他们的儿子出生,取名从诫,为了纪念宋朝写下了《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意思是师从李诫,《营造法式》这本书是当时交通总长,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朱启钤在南方考察时偶然发现的,是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实地记录,梁思成和林徽因阅读、整理了此书,受影响和启发颇大,女儿和儿子的名字,都是爱的延伸,是他们对家人的爱,对中国文化的爱,也是他们对孩子的爱和祝福。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礼是在1928年3月21日,3月21日这是宋代为工部侍郎李诫立碑的日子,他们选择这个日子结婚,也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学家。

“新月”的升起

1923年北京的一些政界人物、学者、教授、银行家,由聚餐会进而成立了新月社,并非一个文艺社团,大都是志趣相近的朋友,有徐志摩、胡适、梁实秋、林徽因、叶公超、陈西滢、凌叔华、丁西林、杨振声等人,大多留学欧美,早年他们为《现代评论》、《晨报副刊》,发表各自的各种文体的创作,后来闻一多、余上沅、沈从文、陈梦家、方玮德、方令孺等加盟,流动性比较大。1927年春,他们在上海开设了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沅任经理及编辑部主任,至1928年3月又办起了《新月》杂志,到1933年6月,共出四卷四十三期,先后有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罗隆基任主编,诗歌、散文、政论都有发表,其实是一本综合性刊物,“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坛一度星光灿烂,《新月》就曾光芒耀眼,点缀了浩瀚的夜空。林徽因也是一颗小星,写下了“悼志摩”、“深夜里听见乐声”、“情愿”“九十九度中”等。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颇有成就的中国文学流派,有待大家探寻。

京城文人的沙龙——太太客厅

北京东城北总部胡同三号四合院,上世纪三十年代,有名的太太客厅,是京城文人著名的沙龙,林徽因是客厅的主人。萧乾回忆:“那天(1933年11月),我穿着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先骑车赶到达子营沈(从文)家,然后与沈先生一道跨进了北总部胡同徽因那有名的‘太太的客厅’”,“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太太客厅的温暖,我从萧乾的笔下都感受到了,当时萧乾是燕京大学新闻系三年级的学生,他的小说《蚕》,刚在沈从文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名符其实的小字辈。太太客厅,那里有林徽因梁思成的笑声、身影,那里有哲学家金岳霖、张若奚、胡适、徐志摩、周作人、朱光潜、费正清、费慰梅、沈从文、萧乾无数我们今天须仰视才见的人的出入,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朋友们的友谊、讨论、争辩,碰出火花点点。彼此滋润、彼此温暖,也彼此鼓励、彼此成就了对方。林徽因去世后,金岳霖写下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金先生评价林:“极赞欲何词”,赞美梁林“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太太客厅,今天这里已经是大杂院了,唯有精神永存。

考察保护中国古建筑

留学归来,梁思成和林徽因受聘东北大学建筑系,任主任和教授,1931年后,又到中国营造学社任职,先后考察了平郊、河北、山西的古建筑,实地测绘古建筑,寺庙、佛塔、大院,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靠在天坛祈年殿上的工作照,给我留下深深印象,是这对美丽亢丽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彼此相爱的真实写照。

卢沟桥的炮声,毁了他们如火如荼的古建筑考察,他们万里迁徙来到昆明李庄,继续田野调查和整理,为了照顾病卧在床上的徽因,梁思成常常停下手中的工作,那他们还留下了一本本学术著作《清式营造则例》、《营造法式注释》、《中国建筑史》等,他们艰苦踏遍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做田野考察,测绘、记录、登高、爬坡,发现了辽代寺庙华严寺、善化寺等,还有河北隋代的安济桥,成文后在国外发表,引起国际关注中国古代建筑,1945年后他创办清华营建学系,为保护北京古城,多方奔走,梁思成有一句名言:“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他说,“五十年后,会有人后悔的”,悲伤的预言不幸全部言中。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城,还引来集中火力的批判,想想令人心酸,只有实用而没有美,那还要什么建筑?要省工省料,我们还是回到山顶洞好,或者回到北京周口店也行。

美人自古如名将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1955年4月1日,51岁的林徽因早逝了,她留下了与梁思成一起为梁启超设计的墓碑、为东北大学设计的“白山黑水”校徽图案、参与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为保护北京这座古城她奔走呼吁,呕心沥血,她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毁了古城墙,五十年后,你们哭都来不及!真是有先见,我们拆了北京的城楼和城墙、城门,我们毁了一片一片明清时留下的四合院,现在再想拆都没得拆了,其实,不是破坏一个旧世界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算盘不是这样拨拉。她去世前,北京正在集中火力批判梁思成,梁林都住在医院里,且是隔壁,林徽因对探望的朋友说,梁思成的学术是他的立身之本,否定了他的学术,就是要他的命呀!林徽因不放心地走了。

有些人走了,一个时代也就过去了。

附:

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清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
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星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
你是,那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
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柔嫩的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
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