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为“常回家看看”立法
(2011-01-30 09:14:49)
标签:
公权力道德范畴夫妻恩爱权利和义务罚则文化 |
分类: 生活记 |
最近《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修订,冷门的法律炒的有点热,原因是“常回家看看”已写入修正草案。
每月回几回算“常”,多久不回算违法?罚则怎样?公权力越来越多干预私生活,让人害怕,甚至恐惧,这与闯进人家抓看黄片的夫妻有什么不同?未来会不会出台一部“夫妻恩爱法”?预测一下内容如何,罚则怎样?这不是玩笑,照这个路数走,很可能成为现实。
看看春运农民工返乡路的艰难,农民工摩托车大军在寒冷中骑摩托行驶几千里,我心惊胆战,农民工在外辛辛苦苦一年才能回家一次,都这么困难,你让他多久回家看看算是“常”?还有农村留守儿童,让人心酸,他们不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吗?
人伦的东西,道德范畴的东西,一旦上升到法律层面,就显得有点骄情,撕裂了就变成我们社会的伤口,回不回家,无关权利和义务,可以作为一种提倡和号召,但不宜把情感的语言写入法条,法律有其自身逻辑,有时都无关民意。
公权力要解决更多根本和根源问题,不宜纠缠于细枝末节,让人回得了家,是公权力最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有谁愿意有家不归呢?
前一篇:期待一只骆驼
后一篇:在重庆蔬菜就是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