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艺术工作者梁克刚
艺术工作者梁克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85
  • 关注人气:6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青岛艺术情结与实践(三)

(2009-09-08 22:38:13)
标签:

梁克刚

壹美术馆

宋庄壹号

当代艺术青岛梦

栗宪庭

85新潮

尤伦斯

文化

    05年“宋庄壹号当代艺术公社”及“壹美术馆”创立以后,我就开始琢磨想要为当时青岛八十年代新潮美术运动时期的诸多艺术活动做一次大型的回顾文献展,之后在经常回青岛的时候也与还在当地苦苦坚守的艺术家朋友们多次磋商过,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在2006年初已经悄然展开,2007年初当我听说欧洲著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大收藏家尤伦斯夫妇计划在798开办美术馆并且开馆展览将是关于85新潮的消息时,我感到推出青岛八十年代艺术回顾文献展的时机成熟了,我加快了筹备的步伐和节奏,专门请教了栗宪庭老师,他为展览取名“1980年代当代艺术青岛梦”并亲自撰写了评论文章——薪传艺术梦。栗宪庭先生的爱人廖雯女士还曾说起过栗老师在深夜写着写着就会为当年那些艺术家的遭遇忍不住热泪盈眶的动人场景。

 

    随着展期越来越近,工作量与工作的繁琐程度与日俱增,大量托人从当年参与各种活动的艺术家手里征集的资料堆积如山,还要不断为众多的艺术家们录制访谈、整理文稿、梳理作品,最后的半个月,我几乎没有怎么睡觉,由于天气逐渐转冷,后半夜有时候就转移到万里雅位于宋庄村子里的工作室挑灯夜战,有时几乎是在半昏半醒的状态下与手下的工作人员们一起整理繁杂的资料,力求理清楚整个青岛新潮艺术运动发展的脉络和线索。那时因为我女儿还不足周岁,有时后半夜还要从宋庄驱车四五十公里赶回家看看,当时我感到几乎在我近四十年的人生记忆中从没有那么疲劳过,有时后半夜回去的路上精神恍惚到几乎要开着车睡着了,平常一般懒得系安全带的我这时总是注意系上安全带,不过是期望如果因为开车睡着了发生车祸应该还能避免伤的更重。记得有一次走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差不多刚刚过了东三环的国贸中心就实在是累的开不了车了,当时就在路边找了一个车位停下,一下子就睡了过去直到早上天光大亮。

 

    就是在这样艰苦繁重的筹备中,“1980年代当代艺术青岛梦”大型艺术文献回顾展于2007年11月2日盛大开幕,青岛艺术界50多人集体连夜赶火车来到北京参加开幕式,展厅里是我特意设计的按照青岛天主教堂前广场景象复原的展览场地,大家如同时空穿梭二十年,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了,整个展览异常成功,在全国艺术界引起轰动和关注,艺术圈忽然意识到在一个被美术史遗忘的角落,也曾经有着一群执着而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们为着艺术的理想与命运、与环境、与体制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抗争,为那个城市留下了一笔价值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全国各大艺术专业媒体都对这个展览给予了重要的报道,《新京报》还辟出几个整版把我们的展览与尤伦斯的开馆展拿来PK比较,尽管我们带有草根气质的展览与尤伦斯据称耗资千万之巨、隆重奢华的“85新潮展”相比还略显粗糙,但在展览内在的精神意蕴与气质把握上已经胜负了然、优劣自现。当年一起奋斗的战友们再次激情澎湃、抚今追昔,在当晚的庆祝晚宴上大家几乎都喝得酣畅淋漓一醉方休。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