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西湖边雷峰山上那座著名的“镇妖塔”倒塌了,同年鲁迅先生就写了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先生在文章中赞扬了千年蛇妖白娘娘为争取自由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鞭鞑了那些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镇压之塔”倒掉无比欢欣的心情。
今天,我再写一篇《论雷峰塔的重建》,文章的题目和灵感完全来自于鲁迅先生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
今年九月份去了杭州,傍晚漫步西湖边断桥之上,举目远望湖对岸苍翠之中一座宝塔灯火辉煌尤为触目抢眼,稍作思忖方晓得那就是2002年在倒掉的雷峰塔原址上重建的新雷峰宝塔,由此又想到了白娘子和许仙相恋的故事。
《白蛇传》的民间传说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义妖传》一书,到了明代在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情节才更加明晰。作者立场鲜明,从故事的题目就能看出作者冯梦龙是主张把白娘子“永镇”在雷峰塔下。
大约就是从鲁迅论雷峰塔倒掉开始整个社会从鄙夷人妖相恋从而扭转到赞美白娘子与许仙的另类爱情。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个世界观的改变,更是一个“是”与“非”的分水岭,也是一个阶级要打倒另一个阶级的风吹草动!从那时候开始人们的思想开始纷杂了,社会五花八门了,一时间妖风也从四面八方吹来,风起云涌搅动着整个中国地动山摇,因为雷峰塔倒掉了!
一个千年妖精不在洞里继续修行却变化人形来到人间勾引良善少年是什么居心?难道它也是羡慕人间美好?可是世人都说天堂好,妖精为什么不去天堂却来到人间祸乱?人们只看到了一个“女人”和男人的缠绵却让这种畸形的爱情蒙住了双眼从而忽视了一个人与妖孽之间是不可相容的两种物类。
今天许多人对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津津乐道,不但编成了戏剧还拍成了电影来歌颂去赞美。但这也只能停留在意识的高阁里而绝不敢在实际生活中去实验,如果一家的儿子要和自己的宠物狗结婚爹妈就是气死也是枉然,如果一家的女儿死活一定要嫁给一只猴子父母也只能把她关进疯人院,可见中国人一直沉浸在美丽的憧憬之中,一直生活在圣洁的道理之中,而这个憧憬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虚幻,这虚幻的憧憬表演的天花乱坠,这个道理是束之高阁的法典,这个法典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白蛇不但自己来人间还带了一个同样是妖怪的青蛇做伴,这个小青在白娘子与许仙之间充当什么角色?是侍女?似乎不像。是姨娘?不敢胡说。既然故事里没有交代小青的身份人们也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猜测去揣摩,白娘子自许自身还外带小姨,以至于流传到今天形成了二奶横行小三霸道的乱象!
面对人妖交浑善恶不分的事实,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实在看不下去,几次暗示白蛇回山隐洞却仍旧一意孤行,白蛇不但不听更是恼羞成怒聚合了水里的大妖小怪发动了一场水漫金山寺的激战,对这样一个执迷不悟的妖魔几次交手法海才下定决心把它压在雷峰塔下,叫它永世不得翻身,还给人间一个清平世界!
可惜法海和尚一片真心除魔降妖却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憎恶,斥责他多管闲事拆散一段旷世好姻缘,假如法海最初看出端倪坐视不管最后出了人命肯定有人说他装聋作哑见死不救,所以自古至今真是好人难做,以至于今天社会上盛行光说不练的嘴上功夫!
白娘子被雷峰塔镇住了,可是溜掉了狡猾狠毒的青蛇,这个漏网之害藏在阴暗角落兴妖作怪一直延续到到今天,而且《白蛇传》故事里还有一个不被人关切的重要人物,这就是白娘子与许仙生下的半人半妖的婴儿,时隔多年,这个孩子被青蛇抚养长大,这一对老妖小怪一直在咬牙切齿的诅咒仗义的法海企图颠倒清平世界于黑暗之中,它们能够安分守自吗?看看今天的一切也许就明白了!
白蛇被压塔下,那座雷峰宝塔就是一座警示的丰碑。后来雷峰塔倒塌了,从1924年到2002年短短80年中国大变样,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今天估计他也绝不会为白娘娘伸冤叫屈,也决不会为一座倒塌了的镇妖宝塔幸灾乐祸。
杭州市政府修建起了新的雷峰塔,把西湖十景完美的呈献给世人。可是值得玩味的是这座新塔是否象征继承法海和尚的衣钵继续镇压白蛇妖孽?
雷峰塔又建起来了,这是一座质地坚固,外形宏伟的宝塔,它只不过是一道风景而已,它只能以美丽的形影去换取人们对它的赞誉。
真的雷峰塔倒塌了,今天看到的宝塔只是一座靓丽的赝品,它已经失去了镇妖降魔的作用,当然也不必对它寄托什么额外的殷切希望,看过了新的雷峰宝塔,走累了,回到住处洗洗睡吧,躺进一统的小楼里继续做我美丽的“中国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