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

(2014-10-05 15:00:41)
标签:

南巡

旅游

苏杭

江南水乡

吃喝玩乐

分类: 杂文,散文,杂谈

     这期博文距离上一期时间太长了,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没法子,自打和博友“南巡”回京到了家就觉着身上不得劲,浑身发紧嗓子眼有点堵,咳嗽有痰······得!没得说,这是感冒了!原因很简单:江南潮湿气候温和,在南方待了几天突然回京身体有点不适应······赶紧吃药,直到今天有点好转,这才想起来赶紧敲键盘写博文,把在江南所见所闻跟大家伙儿念叨念叨发几张照片大伙儿取个乐呵。

     说起“南巡”,当年邓大人到了南海边用大手一挥画了一个圈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我们这次“南巡”也就在太湖边转了一个小圈满足点吃喝玩乐的瘾头。

     早在八月份就由博友“小碗干炸”提议到江浙一带转悠转悠,结果博友们都坐不住了,好几位都想去,可仔细一盘算有人单位请不下假来,有的家里有老有小脱不开身,最后只有六位一同前往。时间定在九月十号出发。

     这六位成员是:小碗干炸、风月同天、福宝儿、靖姐、五色土和五色土内人!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小碗干炸】岁数不老不小正合适:

                        一条好身板儿,

                        一张白净脸儿,

                        一个俏皮嘴儿,

                        一头黑发卷儿,

                        一副厚眼镜儿,

                        一鼻两个眼儿,

                        办事儿一阵风,

                        风来下雨点儿!

            哈哈,说明人家年轻爽利(北京土语 shua li),办事风风火火麻利快!

     外阜人可能不明白这“小碗干炸”是怎么个意思,说白了就是老北京炸酱面的别名。可炸酱面为什么叫“小碗干炸”?  您不知道,老北京人吃炸酱后面讲究是刚出锅的“锅儿挑”热面,面条必须滑溜顺口,筋斗利落。假如给您用大碗盛面,拌上炸酱吃了几口慢慢面条降温,面条就发粘,俗话说就是“坨”了,这时候口感极差,所以会吃的老北京人就要用小碗盛面,这样拌上炸酱,三口两口吃完了,再煮再接着吃,这就是“小碗干炸”的来历。京城这位小爷爱吃炸酱面,所以就自命“小碗干炸”了!

   “小碗干炸”是满族旗人,按照宗室家谱一寻摸,往上辈一代一代一查,原来怹是大清国康熙皇上三儿子允祉的直系后裔“恒”字辈份,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世袭王爷。博友里有人就说过:看小碗干炸的面相还真有爱新觉罗家族的相貌。可不是,这位爷岁数不算太大,可这爱吃爱玩的性格大概就是骨子里从祖上遗传下来的东西!

     博友见面称呼时候大伙儿称呼“小碗干炸”四个字有点绕得慌,这么一来比他岁数小的就就简称“碗儿兄”,比他岁数大的就称“碗儿弟”,岁数更大的就干脆叫他“小碗儿”!

     这次“南巡”全权组织人就是“小碗儿”,事先定好酒店住宿,哪儿吃,哪儿摄,哪儿看,哪儿玩······通知大伙儿带好用品,穿什么拿什么,悉心照顾一丝儿不苟!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风月同天】跟小碗同年同岁,说话声低慢慢悠悠,戴副近视眼镜一脸憨厚相貌。以前每次博友聚会都是他们两口子一块出席,那几位岁数小点的就都以“风月同天”夫人的立场叫他姐夫。有一次我也称呼他姐夫,结果这位“姐夫”红着脸说:“哎吆,五爷,您可不能这么称呼!”我说:“我这是以年轻人的随称”,这位姐夫才明白怎么回事,哈哈哈哈!

     这回南巡正好赶上“姐夫”休年假,以前工作忙没工夫出门闲逛,这次参加集体出游“小碗”和“姐夫”等于一正一副带队,领着大伙儿一会儿看看手机导航,一会儿指点南北方向······

    “姐夫”爱好摄影,这回江南行怹带齐了全套摄影设备,照相机,三脚架,精密长镜头······我用手掂了掂份量,好嘛,足有二十多斤沉,真难为姐夫五十岁的人背着这些东西四处一通遛!

     在家里出发前头天晚上姐夫两口子就整理出发的必须用品,想想,全带齐了,等到了杭州才发现什么都带了,单单忘了带雨伞,没雨伞在江南可不行,没法子上街买一把吧,可这位大老爷们挑来挑去单单挑了一个藕荷色的花雨伞,我问姐夫:“您没挑一把素色的?”姐夫呆呆的张口结舌:“嘿嘿·······嘿嘿······!”哈哈,老实人也不会个花言巧语,哈哈,带回北京给夫人用正合适!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福宝儿】乍一听这名字有点中性,可实际人家可是真正的“大女人”。“福宝儿”以前是军人,在女兵班里是数得着的风云人物。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一个班的女兵就可想而知了!在“福宝儿”领头的女兵班出彩的热闹,男兵敢干的事她们能干,男兵不敢办的事她们也敢办,您要问“福宝儿”热闹到什么地步?跟您这么说吧,她能把连长大老爷们气得一个人蹲在茅房后头哇哇大哭了半宿!把团长气得差点没跳了河······!

     “小碗”和“福宝儿”都喜欢摄影,有一回“小碗”在早点铺里看见个老太太在喝小米粥,这老太太面善,“小碗”一看就拿起照相机把老太太喝粥给照了下来,等发到博客上让“福宝儿”看见了说:“这照片完全就是姥姥喝粥的精彩画面,我拿走啦!”结果“小碗”就调侃上了:“您拿走了就等于您就是这老太太,您就是姥姥!”再结果“福宝儿”就把这张照片当成自个儿博客题图,也干脆以“姥姥”自居。打那儿起“福宝儿”的称呼就自动改成了“姥姥”!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

    “姥姥”自称是“搅事棍子”,老北京俗语应该是“搅屎棍子”,姥姥自个儿觉着“屎”不好听,就私自改成了“搅事棍子”,不管是“事”还是“屎”,反正一点小事能让她搅合大了,平凡的事能让她搅合热闹了······!

     苏州有个博友“三丫”是早年间从北京嫁到苏州的,理所当然这“三丫”就成了北京的“姑奶奶(俗称:三姑奶奶)”。这位三姑奶奶也是个能说会侃的主儿,前几年三姑奶奶就在博客里瞎编说我是什么京城五爷,还说五爷有一件狐狸皮袍子特值钱,还说五爷家的使唤小子富贵和苏州的吴妈眉来眼去的搞对象,还说要骑着黄酒坛子顺大运河从苏州飘到北京会博友······还说五爷家有无数的金条藏在后窗户根埋在土里······三丫这一说可不要紧闹得好多人都知道我家后窗户根藏有金条!尤其“姥姥”扬言指不定那天就拿小铁锨趁黑去母们家后窗户地下偷金条。闹得我呀昏天地黑吃不香睡不着,隔三差五就把金条挖出来数数看少了没有,到底少了多少我也不知道,不成想这回去江南,歪打正凿让我逮了个现行··············!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靖姐】这老太太可不简单!“靖姐”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怹是“李靖”的姐姐。“李靖”是谁呀? 封神榜里的托塔李天王啊!托塔李天王是哪吒的亲爹,理所当然“靖姐”就是哪吒的大姑妈,哪吒三头六臂,不知这位靖姐有什么通天法术,哈哈哈哈!

    “靖姐”当了一辈子老师,教育了无数学生桃李满天下。以前没退休的时候想什么时候也出去散散心,可是工作忙没机会,现在退休了应该有时间吧,不是,儿子给妈添了个孙子,“靖姐”当了奶奶心里甭提多美了,把这个孙子天天顶在头上怕摔了,含进嘴里怕化了!俗话说“七岁八岁狗都嫌!”说的是小男孩到了七八岁淘气闹翻天,就连狗看见他都绕着道儿走,哈哈哈,不知道靖姐的小孙子是不是到了狗都怕他的岁数!

    “靖姐”自个儿也说小孙子是有点儿淘气,有时候也学着赵丽蓉小品里的话吓唬小家伙:“你再闹,再闹老妖精来捉你了!”小孙子脑袋一歪:“我不怕!老妖精看见我也打哆嗦!”您看看这会儿的小孩子儿一个个都够厉害!

     在家里看孙子不能错眼珠,稍微不留神小家伙就能鼓捣出点事儿来,可见这奶奶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回“南巡”靖姐心里那个痒痒啊,自个儿在屋里想来想去一咬牙——我也去!出屋就跟老伴和儿子媳妇请假,靖姐的老伴吃凉不管酸一甩手:你去呗!儿子和媳妇也说:妈您去吧,孩子您甭管,我们自有安排!这老太太才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心里那个美呀!可是到了出发那天刚到火车站,靖姐心里就嘀咕开了:我孙子这会儿干吗那!我孙子喝没喝牛奶呀?!我孙子拉没拉屎呀?!您说这奶奶当的多累呀!

      天有不测,第四天在乌镇一大早,大伙儿出门吃早点就觉着“姥姥”神情不对,大伙儿就问:姥姥怎么啦?姥姥说:我嗓子疼头疼·····得,一准感冒了,吃完早点还得赶往南浔,姥姥您行吗?姥姥说我吃药了,没事!没成想到了西塘也就是九月十五号一大早姥姥传出话来:哎吆,我得回家,回北京吧!大伙儿也怕姥姥真大发了身在外地没法办,赶紧招呼快收拾东西打车奔火车站······这时候靖姐挺身出来:我想孙子,我也走,一道上还能和姥姥做伴儿互相照应。这二位提前回北京了!

     顺便说,靖姐在南浔买的两条小船还准备下次再去江南就坐这两条小船且通州顺运河一直南下了!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南巡————江浙行(第一回)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五色土”这就不用多介绍了,大伙儿都认识就是我。也就是从小碗开始叫我“五爷”这个官称就传开了。其实博客里称呼我什么的都有,有的叫我“五爷”、有的叫五叔,有的叫五伯,岁数小的叫我五爷爷,岁数比我大的叫我五老弟,还有的叫我五哥。有博友问我:“五爷您家里哥们儿真多呀,您真的行五?”哈哈哈,我在家里孤独一支,就因为“五色土”我就行五了,哈哈哈哈!

     这回参加“南巡”我自个儿心里也没底,恐怕岁数大了给别人造成累赘,可是爱玩的心关不住。打出发半个月前就开始药物调理,自个儿觉得行了心里也踏实了。

     几年前我就咳嗽有痰,胸闷气短,去大医院检查看病,主任诊断的是气管炎,老慢支,让我住院治疗,住医院二十天回家了,身体还是老样子,我就寻思这到底什么毛病啊?

     今年夏天我发现离家不远有一家民营小中医院也能医保报销,病人也比大医院少,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这家小医院,挂号费三十块钱,找了一位女大夫,这女大夫问了几句病史,然后一通望闻问切,一会大夫说:“您这是湿热,身体有湿造成有痰,痰多阻肺就造成咳嗽吐痰,就造成胸闷气短······”我一听,是那么回事!  女大夫敲键盘开方子,等取回了药回家一吃,嗯,有门儿!连续吃了几天药,真的不咳嗽了,痰也没了,也不胸闷气短了,精神也好了,原来这大医院也就那么回事!所以建议大家伙儿有病不一定去大医院,小医院里藏龙卧虎!

     这次跟大伙儿“南巡”我能吃能睡能走路,去杭州九溪路远苔滑,漫坡路一步比一步高,还得登山攀石,过桥登级,虽然有点累我还是跟上大伙儿的队了,连“姐夫”都背地里说:“五爷真棒,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

 

南巡————江浙行(第一回)【五色土老伴儿】博友们叫我五哥,老伴儿自然就是“五嫂”了。五嫂子不上电脑,更不懂博客,她平生就喜欢一样东西,什么?水龙头!嗨!水龙头有什么好玩的!我一说您就懂了————水龙头能出自来水,有了水就能洗东西。哈哈哈!五嫂就爱干净,爱干净都成了毛病,人家都说五嫂有“洁癖”,整天在家里擦呀擦,擦完了桌子又擦地······,但凡买来的东西必须过水她才放心,市场买的菜呀唔的一定得拿盐碱泡过才敢进嘴吃,跟您这么说吧:除了咸盐和白糖不能洗,别的东西必须过水洗!

     这次“南巡”五嫂子被小碗委托是“财务大总管”,所有成员平均交一定数量的金额由五嫂掌管,大家伙儿凡是住宿、吃喝、打车、景点门票······都由五嫂子从公款里埋单出账。五嫂子也不含糊,从家里带来了计算器,每天晚上从包里掏出计算器一通点击,把账目算的一丝不苟,剩下的钱款往皮包里一藏,人到哪儿皮包跟到哪儿,做到皮包不离手,不管到哪儿这皮包总是挎在胳膊上,任何人想接近皮包,没门儿!

 

     写到这儿您知道了,这次“南巡”六位成员:小碗、姐夫、姥姥、靖姐、五爷、五嫂。写完了这一回往后还有第二回、第三回、第四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