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方言土语(22)

(2011-12-02 20:53:41)
标签:

杂谈

老北京

方言土语

民俗

传统

文化

分类: 民俗,传统

           老北京方言土语(22)
    图片说明:画糖人,也叫“糖画儿”,是民间艺人用溶化的蔗糖绘画造型的艺术形式。如果说“吹糖人”是立体造型,那“画糖人”就是平面造型。

    “画糖人”的原料用白糖加少许饴糖用文火慢慢熬制成可以拉出细丝的糖汁就可以用来造型,所用的工具仅有一勺一铲,以及一块光滑平坦的石板。作画的之前先在石板擦一层薄油以防粘连,然后用长把铁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运用勺子的抖、提、顿、放、滑、的快慢动作在石板上快速浇筑勾勒出心中的图案造型,这就要求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动作麻利,做到手快眼快一气呵成,造型完成用糖汁粘上竹签,冷却后用小铲轻轻一起,拿起糖画就完成了一件工艺作品。

    “画糖人”的题材内容多是民间吉祥图案,或花果,或飞禽,或走兽,或龙凤。

     有的民间艺人更是技高一筹,不仅能画出平面图案,还能用糖汁画出物体的各部零件,然后把零件粘拼一起成为立体造型诸如三轮车,鸟笼子,花篮···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物体。

 

 

                   ***** 老 北 京 方 言 土 语(22)*****

 

【一】二不愣子!(发音:èr bù lēng zì)

   (这句老北京土语形容有的人做事不加思考,头脑简单做事粗鲁;如今这句话又简化成为一

     个字:二!虽然简单,但更能讽刺那些做事犯傻的冒失鬼!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二】三青子!(发音:sān qīng zì)

   (“三青子”是一句很古老的北京土语,当初不知道为什么用“三”这个数字,其中“青子”

     表示棱、硬、怪、生、酸···等成分,这个词汇是指那些性情乖张蛮不讲理的极少数无赖

     分子,后来慢慢转化成一句骂人的话,如过去有的学生在歌谣中唱到:“念书不理三青子,

     上学躲着二流子”;“三青子,四愣子,榆木疙瘩板凳子”,这充分说明“三青子”的形象

     在北京人心目中是何等丑恶令人生厌。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三】小过门儿!(发音:xiaǒ guò mér)

   (“小过门儿”专门指那些在群众当中经常玩弄小聪明、小技俩、小手段、小手腕的人,这样

     的人自己觉得很聪明,实则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四】打愣儿!(发音:da ler)

   (“打愣儿”是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思想没有准备,突然神情暂时的停顿迟缓,这种“愣怔”

     是人生理上本能的反应,几秒钟过去再发挥自己的情绪。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五】一溜烟儿!(发音:yi liu yar)

   (“一溜烟儿”形容人跑得很快,像烟雾一样即挥即散转眼不见。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六】做妖!(发音:zùo yāo)

   (“做妖”是个中性词。形容有的人喜欢出坏点子,经常捣鬼捉弄人。  博友《瑛子》提供)

 

【七】蔫儿拱!(发音:niār gǒng)

   (“蔫”是不声不响无声无息的形容词。“蔫儿拱”形容有的人当面不声张背后出坏主意,因

     此挑起矛盾双方的争端。     博友《瑛子》提供)

 

【八】闲白儿!(发音:xián bár)

   (“闲白儿”是形容有的人没事做的时候很嫌烦,找机会和别人说说闲话、扯扯闲篇。用东北

 

     方言形容就是“唠嗑儿”,四川方言就是“摆龙门阵”。另外老北京方言“闲白儿”还是零

     食的别称,比如两个人见面,一个打招呼:“您上街呀?”另一个道:“啊!街上去买点闲

     白儿回家哄孩子!”    博友《瑛子》提供)

 

【九】遮力!(发音:zhě lì)

   (“遮力”形容有的人办错了事或者说错了话尽量为自己遮盖,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为自己打掩

     护,或者避开主题把人往别的思路上引导为自己开脱就叫“遮力”。  博友《瑛子》提供)

 

【十】调腰子!(发音:diào yāo zì)

   (形容有的人不服管教,经常调皮捣蛋给管理者出难题。  博友《瑛子》《杏花公社》提供)

 

【十一】折饼儿!(发音:zhē bǐr)

   (“折饼儿”是形容有的人头脑中考虑问题造成失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像烙饼一

     样反反复复翻身,就叫“折饼儿!”     博友《瑛子》提供)

 

【十二】有来道去儿!(发音:yǒu lái dào qr)

   (这句俗语实际上只有四个字“有来道去(儿)”解释起来却比较复杂,“有”是有根有据;

   “来”是形容说得有滋有味;“道”是叙说;“去”是顺题说开去。这句话总体是形容一个人

    叙述一件事情有头有尾,兴趣盎然。      博友《瑛子》提供)

 

【十三】拿不起个儿!(发音:ná bù qǐ gèr)

   (这句话也可以说“拾不起个儿!”。一般形容身体乏累,浑身酸懒,躺在床上再也不愿意起

    来!还形容有的物品很糟,很软,用手拿不起来。     博友《瑛子》提供)

 

【十四】撒丫子!(发音:sā yā zī)

   (“撒”是放飞;北京人管脚叫“脚丫子”,这句话形容快速抬脚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比如:“我话还没说完,他撒丫子颠儿了!”    博友《西山司令》提供)

 

【十五】水筲子!(发音:shǔi shāo zi)

   (“水筲子”原来专指木质水桶,后来演变成所有水桶的统称   博友《西山司令》提供)

 

【十六】划拉!(发音:huá là)

   (形容用手掌把周围的物体拉近归为己有。生活中形容专门寻找一种特殊需求或者购买急需

     的物品,比如:“这个东西很少见,你是哪儿划拉来的?”    博友《aligaiba》提供)

 

【十七】抱歉!(发音:bào qiàn)

   (这里的“抱”表示一种心怀;“抱歉”就是衷心表示歉意   博友《aligaiba》提供)

 

【十八】时不常!(发音:shí bù cháng)

   (“时不常”是老北京人的一句口语,表示“经常”。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就可以说道:“咱们

     都是好邻居,时不常走动走动多亲切!”    博友《aligaiba》提供)

 

【十九】尅!(发音:ké)

   (“尅”俗话说“挨呲!”,表示受到严重的批评,比如有的人被领导批评以后别人幸灾乐

     在一旁说道:“你今天挨尅了吧!”   博友《草上飞是也》《一帆风顺》《瑛子》提供)

 

【二十】片儿汤!(发音:piàr tāng)

   (“片儿汤”是北京人的一种家常面食,有汤有水有干有稀,如果吃饭光吃片儿汤就觉得吃得

     不实在肚子不饱。在日常话语中“片儿汤”形容有的人说话不疼不痒旁敲侧击,话中有话尖

     酸刻薄,有说风凉话的成分,有奚落人的嫌疑!      博友《草上飞是也》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