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老北京歇后语“剃头的挑子 ——
一头热!”,其实“一头热”还有许多别的挑担小贩的营生,比如:馄饨挑子、豆汁儿挑子···还有小手工工艺“吹糖人”挑子!
“吹糖人”的匠人用他粗糙又灵活的双手把温热的麦芽胶糖吹捏成各种造型的小工艺品,多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形象,俗称“糖人”。它是儿童玩具,按行当应该归属于“耍货(玩耍的物品)”。这些糖制小工艺品原料及工艺虽然简单,但是各个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家长用不多的几个钱买来“糖人”就能博得孩子的无比快乐。
“吹糖人”走街串巷不用大声吆喝,招揽顾客的办法是左手竖举一面大约十公分直径的小铜锣,右手用一竹片敲击铜锣,节奏分明“铛!铛!”响起!也有的“吹糖人”不用铜锣召唤,而是用一小截芦苇杆一头用刀削成斜口,贴上一块芦苇杆内膜做成“哨子”,叼在嘴里“呜呜!”吹响!不管是小铜锣还是芦苇哨子,只要听见这两样响起就一定是“吹糖人”的来到胡同里!
“吹糖人”的担子一头是装了简单用品的木质小货柜,小柜子几个抽屉装了无非是不值一钱的芦苇杆及一格普通不过的“滑石粉”,柜子上端横梁上插了几个吹捏好的“糖人”作为招牌展示;担子另一头当然就是燃烧着微火的小火炉,火炉上小铜锅里永远微热着满满一钵棕黄色粘胶体麦芽糖。
“吹糖人”的“糖”是用是上好的麦芽糖为主料,掺进一小部分白砂糖作为辅料,在铜锅里熬成粘稠的膏体,再稍微冷却就可以应用。制作“糖人”时先把双手十指沾上滑石粉,用手指一点点从糖锅里抠出一小块糖料,右手食指再次沾上滑石粉把糖料塑成斗型,捏口,拉长,拉出成为一个有管型的“胆型”垂体,再把管型叼进嘴里轻轻吹,“胆型垂体”就快速膨大变成球体,随着球体的膨大双手巧妙快速的在球体上捏出动物造型的嘴脸,耳朵,四肢,及神态,最后拿一根芦苇杆粘到吹捏好的造型上,一个作品就完成了。所有这一切都要在“糖料”温热的条件下完成,更需要匠人娴熟的工艺流程及动作,如果动作稍微迟缓糖料冷却变硬,吹捏工艺也就全部前功尽弃!
过去,胡同里的孩子们看见“吹糖人”的匠人来到,一定要当场制作一个惹人喜爱的“猴儿拉稀”以为偏好。所谓“猴儿拉稀”是恳求匠人先吹捏一个猴子盘腿而坐的形象,待粘到芦苇秆上以后再用糖料捏一个小斗子粘到猴子屁股下边,在小斗子里灌满黑红色的“糖稀(一种掺了水的糖膏)”塑完以后真是一个猴子拉稀的可笑造型,既好玩又好看十分可爱!
有的孩子玩“糖人”忍不住嘴馋就把它吃掉了,其实这样很不卫生!
儿时的回忆很温馨,现在真想再有一个“猴儿拉稀”重温儿时的快乐!
**********************
*****
老 北 京 方 言 土 语(21)*****
【一】往里傻不往外傻!
(形容有的人表面看似大大咧咧甚至有的时候傻里傻气,实际上却是处处精明工于心计,遇
事从不吃亏,大家就会说他是“往里傻不往外傻”。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二】打一巴掌揉三揉!
(这句话在某些方面讽刺了那些两面三刀害人不露真相的投机分子丑恶嘴脸。在生活中又形
容有的人故意伤害了对方,转脸又来假装好人麻痹对方。这与生活中有的人不经意伤害了
别人再给对方真诚道歉是根本性质的两回事。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三】一脑门子官司!
(形容有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中充满怒火郁闷生气,对于身旁的人稍不如意就会发火动
怒发泄一番,周围的人见他心情不好就都躲得远远的以免受到牵连。对于这样的人大家背
后就会说道:“别惹他,看他有一脑门子官司!”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四】气不打一处来!
(同样形容有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郁闷生气,看周围的任何人和事全都不顺眼不如意,挑
三拣四指桑骂槐,就可以说他是“气不打一处来!”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五】野调无腔!
(形容有的人行为不拘小节,说话缺乏教养,语言粗鲁放肆。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六】假装疯魔!
(社会上有个别人行为放荡不羁怪异无常,生活中经常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其实他心里非
常清楚明白,这样的人就是“假装疯魔”。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七】结巴磕子!
(“结巴磕子”是一句贬低语,是嘲笑说话“口吃”的人。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八】信马由缰!
(人骑在马背上不用指挥行走的方向让马匹自由的走去就是“信马由缰”。这句话比喻失去
家长和教师管束的孩子任凭自由发挥。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九】胡吃海塞!
(“胡”是胡乱的意思;“海”在这里是数量很多。这是形容“吃相”的形容词,形容有的
人吃东西没有节制,只要上了餐桌什么都吃,吃起来没够!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十】冒儿咕咚!
(形容有的年轻人胆大心不细,属于“冒失鬼”的范畴。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十一】在本在论!
(“本”是“根本缘由”;“论”属于“引经据典”。“在本在论”形容一个人办事要遵循
法规法则,说话要有根有据实事求是老实本份准确无误才是正理。 博友《瑛子》提供)
【十二】落停!(发音:lào
tìng)
(“落停”的读音:老(第四声)听(第四声),这个词汇是麻将牌博弈当中有输有赢已成
定局的专业术语,引申到日常生活当中是形容预期的事情已经办完办好,而且办得完整漂
亮不留一丝遗憾!
博友《瑛子》提供)
【十三】倒粪!(发音:daǒ
fèn)
(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词汇。也写作“叨粪”。“倒粪”一词原本是农民利用人畜粪便积攒一
起翻晒制造肥料的专业术语,引申到日常生活中是形容有的人说话翻来覆去没完没了令人
生厌,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说他是“倒粪!”
博友《瑛子》提供)
【十四】褶子!(发音:zhě
zī)
(“褶子”原本形容一个物体褶皱很多,可以形容衣服的不平坦;也可以形容有的人脸上皱
纹较多。用在生活其它情况是形容预期的事情没办好,办砸了,办糟了,办坏了!遇到这
样的情况就可以双手一摊,无奈的说:“褶子了!”
博友《瑛子》提供)
【十五】嘎杂子,琉璃球!(发音:gǎ
zá zī, liǔ
lī qiú)
(“嘎”是形容狡黠调皮;“杂子”是形容种类很多;“琉璃”是一种以石英为原料的光滑
的工艺制品;“球”当然就是形容圆滑诡密!这四样加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行为秉性可想
而知是何等杂乱无度使人无可奈何!生活当中利用这四样难办的东西比喻有的人调皮捣蛋
花样百出,软硬不吃不服管教!
博友《瑛子》提供)
【十六】喧腾!(发音:xuān
tèng)
(“喧腾”是一个物体既轻又软的形容词。比如刚刚蒸熟出锅的馒头松软可口白胖可爱就可
以说很“喧腾”;太阳晒过的被子棉花松散也是很“暄腾”。
博友《瑛子》提供)
【十七】尜尜儿天儿!(发音:gá
gàr tiār)
(“尜尜儿”一种老北京民间用玉米面做成骰子状经过煮熟的家常面食。这里所说的“尜尜
儿天儿”是形容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很大。比如在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
吃西瓜”用老北京土语就是最典型的“尜尜儿天儿!”
博友《瑛子》提供)
【十八】忒儿喽!(发音:tēr
lōu)
(“忒儿喽”是非常形象的形容词,形容一种吸食流食的声音和动作。当撅起嘴贴紧碗边一
点一点吸热汤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特别的声音,这声音就是“忒儿喽”!
再有,幼儿不
会自理,从鼻子里留下鼻涕自己不会擦拭,当鼻涕留下来又一下子吸回鼻孔时所发出的声
音也是“忒儿喽!”
博友《瑛子》提供)
【十九】瞜瞜!(发音:lōu
lōu)
(“瞜”字偏旁从“目”,右侧从发“音”,“瞜”当然就是用眼睛观看的意思。 这是一个
老北京典型的方言土语,是表示“瞧一瞧,看一看”。但是这个“瞜瞜”属于俗语,不能
用在大雅之堂,祝能在非正式场合使用。
博友《瑛子》提供)
【二十】白嘴(吃)!(发音:bái
zǔi)
(这里的“白”表示“无”。平时说的“白嘴(吃)”就是说只是单单进食主食而没有任何
下饭的菜肴,没有下饭的菜就是“白嘴(吃)”
博友《瑛子》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