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玉指轻拨仙宫乐,雅歌绕梁瓦屋香。
过去有一种大众化乐器为人们所喜爱,这种乐器价格低廉易学易会且演奏简单便于操作,不管是青年学生还是老年人都能轻易地演奏几首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大正琴”。
“大正琴”不是中国乐器,所以叫“大正琴”因为它是日本发明的乐器,是日本人森田吾郎在日本大正元年所创制,民国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国又被称为“中山琴”、“大震琴”、“凤凰琴”、“快乐琴”。
“大正琴”的结构也很简单,由一个长方体共鸣箱四根钢弦及带有弹簧的一排琴键所组成,右手用一赛璐珞(塑料)拨片拨动琴弦,左手按照琴键上的12345···根据心中的乐曲记忆就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虽然“大正琴”构造简单,但它可以变调也就能演奏比较复杂的乐曲。由于“大正琴”用的是钢弦,所以音色优美华丽,适合演奏轻快明朗的音乐。
文革以前只需七、八块钱在一般乐器商店都能买到“大正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帮手,现在“大正琴”也不见了踪影!
***** 老北京方言土语(14)*****
【一】叽嘹叽嘹的!(发音:jī
liāo jī liāo
dè)
(形容小孩子尖声吵叫非常刺耳使人听了很不舒服。侯宝林的相声里形容说:“这是什么声
音鸡猫子喊叫的!”是一种说法,更多民间而是用带有责怪的口吻说道:“这孩子干嘛这
么大声叫唤,叽嘹叽嘹的让人心烦!”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二】五迷三道!(发音:wǔ
mí sān
dào)
(形容有的人整天糊里糊涂不动脑筋,晕晕乎乎无所事事,而且容易听信别人盲目的跟别人
一块干事很容易上当受骗就叫“五迷三道”。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三】颠三倒四!(发音:diān
sān dào
sì)
(形容有的人忙晕了头,丢三落四,拿东忘西的情形。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四】病病怏怏!(发音:bìng
bìng yāng
yāng)
(形容有的人身体不好,整天不思茶饭愁眉苦脸,什么活计也干不了,唉声叹气经常吃药,
弱不禁风的病态现象。
博友《妙晨》提供)
【五】扑摔!(发音:pū
shùai)
(“扑摔”也可以写做“扑甩”,是形容把衣服、被褥上的尘土拍打干净。从字面上就能看
出这个词汇是对比较脏的物品要“连扑带摔(甩)”来达到把灰尘打掉。比如天气刮大风
外出时弄了一身尘土,回家后家里人忙说:“哎吆!看看你这一身尘土啊!赶快在院子里
扑摔,扑摔!”
博友《妙晨》提供)
【六】不得烟儿抽!(发音:bù
dé yār
chōu)
(朋友和同事们在一起无拘无束说说笑笑,谁有了烟大家分抽,但有的人由于自身的毛病不
太招人喜欢,常常被大家所歧视处处受到冷遇,别人吸烟也不给他抽,大家就会在背后议
论他道:“他这个人不得烟儿抽!”表示对他的轻藐。另外有的员工在单位不被领导重视
因而得不到领导的重用也叫“不得烟儿抽”。
博友《妙晨》提供)
【七】踩乎!(发音:cǎi
hū)
(“踩”是动词,“乎”是加重语气的助词,整体的意思就是用脚踩踏别人来显示自己的高
大和体面。这里具体明确的意思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嘲笑、挖苦、贬低别人,是一种朋
友同事之间极不友好的行为。但是有时好友之间开玩笑也经常有贬低别人的情况,对方往
往大笑道:“你敢踩呼我!?”是属于开玩笑的范畴。
博友《妙晨》提供)
【八】抽冷子!(发音:chōu
lěng zī)
(同“冷不丁子”“抽不冷子”。是形容非常突然、猛然,或吓人一跳,或突然而至,使人
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博友《妙晨》提供)
【九】柴!(发音:chái)
(这里所说的“柴”与概念中取暖做饭用的“柴”不是一回事,这个“柴”不是名词而是形
容词。生活中形容蔬菜水果等食品口感不佳,水分丧失,筋多干涩就可以形容很“柴”!
或者形容鸡鸭鱼肉等食品油脂偏少,肌肉粗老,味道不香,也可以称为“柴”!除食品以
外对于那些成色较差品质低劣的生活用品还可以说很“柴”!再有对于有些本领不强工作
马马虎虎的人也可以说他很“柴”! 日常中对于有些人穿衣戴帽不协调,上下衣服颜色不
会搭配还可以形容她很“柴”!
博友《芳馨的心》提供)
【十】耍单儿!(发音:shǔa
dār)
(“耍单儿”就是单干,本来应该多人一起干的事儿只有一个人在做就会问道:“你怎么耍
单儿了?”。另外对于夫妻离异也可以称为“耍单儿”了。有的年轻人为了体形美观冬天
不穿棉衣老年人也会说道:“大冷的天你‘耍单儿!’”!
博友《芳馨的心》提供)
【十一】曲里拐弯儿!(发音:qū
lì guǎi
wār)
(也写作“叽里拐弯儿”,形容道路不直弯弯曲曲。
博友《limincui》提供)
【十二】消停(发音:xiāo
tìng)
(“消停”是一个重叠词,“消”是“减少”,“停”是“截止”。“消停”就是消声灭迹
恢复安静的形容词。生活中对于别人肆无忌惮大声吵闹乱动乱响感到“不消停”就会心烦
意乱,这时候就会警告他们:“消停一点!”。
博友《服老》提供)
【十三】忒!(发音:tūi)
(读音:推。“忒”比“特”还要夸张,形容很特别,很极致。比如夸赞一件东西很棒就会
说道:“啊!这东西忒好了,我忒喜欢了!”
博友《服老》提供)
【十四】淹浸!(发音:yān
jiàn)
(“淹浸”从字面上看是把物品放进了水里浸泡,但是这里所用的意思是把不应该沾水的物
品不小心浸了水把就这件物品泡坏了。“淹浸”的意思是平白无故把东西糟践了、浪费了
当然很可惜。所以日常生活中看到有的人随便糟蹋东西,或者无意当中把某种东西做坏了
浪费了材料和时间感到心疼就会说道:“你把这东西淹浸了!”。着重说一点:“淹浸”
也可以理解为“阉贱”,发音相近意思大体相同。“阉贱”从字面不难看出是被阉割的人
成为了宫廷太监,这些太监地位低下不男不女被人看不起,好端端的男人被人为的毁掉感
到很可惜所以很“低贱”,所以平时说把东西“阉贱”了同样是形容无形中浪费了人丁感
到很惋惜的表达词。
博友《服老》提供)
【十五】结了梁子!(发音:jié
lè liáng
zī)
(这是一个很不祥的词汇语句。形容矛盾双方发生了巨大的分歧不能和解因而产生了深刻的
仇恨就是“结了梁子”。
博友《薇人轻语》提供)
【十六】杂合面儿(发音:zá
hùo miàr)
(其中的“合”发音为“活(第四声)”。“杂合面儿”是日本占领北京以后产生的一个物
品名词,也是当时劳苦大众所能购买到唯一的一种非常低劣的日常主食品。这种“粮食”
是用少量的玉米面掺杂了各种麦麸、糠皮、发了霉的杂豆杂粮、橡子面以及少量不能食用
的成分混合物,所以叫做“杂合面儿”,这种黑灰色的面粉做出的食品非常难吃,口感苦
涩难咽而且“牙掺”,吃进了肚子感到腹部胀气大便干燥,由此可见当年劳苦人民的艰难
岁月。 日久天长,后来北京的老百姓就把凡是加进了小米面、豆面、等等的玉米面粗粮
一律统称为“杂合面儿”。 博友《唐人》提供)
【十七】猫一天,狗一天!(发音:略)
(年幼的孩子哭闹无常性格多变没有常性。过去有的老人家形容小孩子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就
好像今天很乖是猫看着,明天又哭又闹是狗看着,用这样的形容语句表达老年人对孩子性
格的了解与无限疼爱!
博友《福宝儿》提供)
【十八】浸头拍子!(发音:jìn
tóu pāi
zī)
(“浸”读音“揿”,两种写法都对,“浸”是表示低头下垂的意思;“揿”是强按低头的
意思。“浸头拍子”是形容有的人性格懦弱,见了生人就把头低下去畏畏缩缩不敢说话,
而且这种人不懂人情世故办事不到位,这样的人往往被人嘲笑是“浸头拍子”表示了一种
极大的轻藐。
博友《福宝儿》提供)
【十九】死羊眼!(发音:sǐ
yáng yǎn)
(“死羊眼”是一个贬义词。山羊绵羊的眼睛都是黄色或灰色的目光呆滞毫无生气,而且羊
的脾气倔拧不容易管理,用“死羊眼”来形容有的人性格乖僻偏执,遇事一味的较真只认
死里,见到这样的人大家都会说道:“这个人是死羊眼!”
博友《福宝儿》提供)
【二十】泄!(发音:xìe)
(将凝结的东西用水溶解为“泄”。假如在熬粥时加水过多,本来香糯的一锅米粥就会变得
稀薄无味,这就是“泄了!”;有些粘稠膏体不便于服用加些清水研开也叫“泄开!”;
着重说一点这些形容只能用“泄”来表示“稀薄”而不能用“泻”,“泻”字是“流去”
的意思,一字之差意思全变!
博友《福至心灵》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