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五色土
五色土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825积分
  • 博客访问:13,016
  • 关注人气:44,981
  • 获赠金笔:1100
  • 赠出金笔:52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图片博主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典故及“歇后语”(二十三)

(2010-12-22 13:55:54)
标签:

杂谈

老北京

歇后语

民俗

典故

分类: 民俗,传统

           老北京典故及“歇后语”(二十三)

    图片说明:可能是“五四”运动以后,外来的“海派”思想和生活方式风起云涌进入了北京这座历史古城。皇城根下的臣民们先是惊愕的好奇,后来觉得自己总是固守前朝的脉络实在是腐朽的发臭,那些总在浪尖峰头的士绅商贾豪门官宦们便首先接受了先进的西方文明,从此西方文明便通过上海天津等码头城市在北京这座封闭的古城慢慢侵润开来。

    首先是那些年轻的“先锋派”人物,他们思想转变极快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朋友聚会吃西餐喝咖啡,说几句蹩脚的英语一身傲气,单从日常穿戴打扮就已经完全摒弃了长袍马褂老气横秋的没落,无论男女一律焕然一新令人刮目相看!

    尤其在四十年代形容时髦男士是:“金丝眼镜戴礼帽,西服革履大皮包,西洋怀表胸前挂,文明手杖步步敲!” 这样的“假洋鬼子”走在街上尤其显眼的是:年纪轻轻眼睛没有毛病却一定要带上一副14K平光金丝眼镜显得学问高深;脚上一双黑白相间的“香槟”皮鞋走起路来嘎嘎作响;更为突出的是三四十岁的壮年正是腰腿健朗却要手拿一根黑漆拐杖走一步摇一摇,所以这本为老年人助行的工具变为了青壮年显示身份的象征被称作“文明棍儿!”

    四十年代形容时髦女子是:“文明太太大摩登,胭脂香粉樱唇红,狮子发卷玲珑配,细腰旗袍高跟蹬!” “摩登”一词是英语 modern 的音译,意为“时髦,现代的新式的!”

    时髦女子再打扮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穿衣服以旗袍为主,再配以披风外罩,冬天穿西式短大衣或裘皮大衣,但同样都是旗袍,可是制作的式样是最新潮最海派的,旗袍的面料都是丝绸或者进口的“印度绸缎”,请江浙一带来京手艺高超的裁缝剪裁缝制,制作完成的旗袍高领盘花掐牙滚边,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穿在身上体态修长婀娜多姿,再配上女子一头时兴卷发,脚下穿高跟皮鞋,一身珠光宝气,十分高贵阔气!

    这种“时髦”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直到五十年代中期,短短几十年便戛然而止,再到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也就荡然无存,从此被满大街的黑,蓝,绿,灰,白的军服和便服,中山服所代替!

           老北京典故及“歇后语”(二十三)  语言文字游戏 ——“歇后语”

【一】荞麦去了皮 ———— 没棱没角!

   (荞麦的种子是黑色三棱形的,把外面的谷皮去掉,里面的种子仁就是圆滑的了,所以说“荞

     麦去了皮---- 没棱没角!” 这句歇后语形容有的人性格温和软弱,遇事缺锋少芒,缺乏敢

     于斗争的气概。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二】窗户上走人 ———— 门外汉!

   (“门外汉”是“行家里手”的反义词。这句歇后语诙谐的形容:有门不走却跳了窗户,当然

      就是“门外汉!”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三】武大郎摘柿子 ———— 够不上枝!

   (武大郎身形矮小,当然够不到大树上的柿子。这句歇后语比喻有的人平时缺乏学习锻炼,没

     有掌握各种技术的本领和技能,做什么工作都不能胜任,往往别人就会说他“武大郎摘柿

     子----简直够不上枝!” 或者形容男女婚配门不当户不对,一方高来一方低,低的一方也可

     以说“够不上枝!”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四】接生婆拿剪子 ———— 要小孩儿的命!

   (过去女人生孩子没有妇产医院,都是由职业“接生婆”为产妇接生,这种接生婆在民间被称

     为“姥姥”,接生方法极为简陋,卫生条件也很差,工具也只不过就是一把剪刀而已,所以

     过去的女人生孩子是一个性命攸关的危险关口。这句歇后语是说做一件事情涉及到别人利益

     的时候一定要多方考虑周到,千万不要鲁莽冒着危险做事,当看见有的人不加考虑莽撞做事

    会说:“你这是接生婆拿剪子----要小孩的命!”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五】磨剪子的说话 ———— 快啦!

   (磨剪子匠人在工作的时候一般都不言不语专心致志的磨刀磨剪子,等到剪子磨好了才高声叫

     顾客来拿剪子。这句歇后语是说当别人着急一件事情还没做完的时候,就会安慰别人“别着

     急,磨剪子的说话----快啦!” “快啦”的本意是形容剪刀很锋利,这里却是形容马上就好

     的意思。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六】一鸟进林,百鸟压声 ———— 威风人物!

   (假如树林里飞来一只大鸟,别的鸟类都会停止鸣叫变得鸦雀无声。显得这只大鸟非常威风凶

     猛。这句歇后语形容有的人威武高大叱咤风云。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七】带着店铺找婆家 ———— 嫁货(祸)于人!

   (这是一句诙谐的歇后语。大姑娘带着店铺结婚当然就是“嫁货于人!” 用“嫁货于人”的谐

     音“嫁祸于人”形容有的人自己做了坏事不敢承认错误,却推托别人让他人代己受过,这就

    “嫁祸于人!”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八】稻草人放枪 ———— 吓唬鸟!
   (不管稻草人会不会放枪,反正都是为了“吓唬鸟!” 这句歇后语借用“吓唬鸟”来形容有的

     人外强中干纯属于纸老虎,当别人识破他的实质就不惧怕他了!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九】罗锅子摔跟斗 ———— 两头不落实!

    (这句歇后语的字面很容易理解,但是“两头不落实”的意思是说:办一件事情一定要考虑全

      面周到谨慎,假如慌忙之中顾此失彼就是“两头不落实!”    博友《itata88》提供)

 

【十】罗锅子放屁 ———— 弯弯曲曲!

   (这句歇后语的字面很容易理解,但是“弯弯曲曲”的意思是说:有的人说话办事不直率,总

     是旁敲侧击声东击西,就是“弯弯曲曲!”    博友《itata88》提供)

【十一】脚心长痦子 ———— 点儿太低!

   (“痦子”也叫“痣”,是皮肤上很小的一点褐色沉积。假如痦子长在了脚心上当然就是“点

     儿太低!” 这句歇后语形容有的人遇到暂时的困难而自己又没有能力解决,在灰心沮丧之中

     就会责备自己“点儿太低!”也就是“走背运”的意思。 博友《任我行》《对顶角》提供)

 

【十二】耗子拉木锨 ———— 大头在后边!

   (耗子咬东西往往都是咬住小的一头往窝里拉去,在耗子咬木锨的时候也一定先咬住木锨的把

     子,而大的一头木铁锨就在后边了。这句歇后语是形容越是好的结果往往都在事情的未来发

     生。同时也形容越是坏的结果也往往都在事情的后面发展。   博友《老年朋友》提供)

 

【十三】粪坑里丢石头 ———— 引起拱粪(公愤)!

   (这句歇后语的字面很容易理解,用“引起拱粪”的谐音“引起公愤”形容群众对于不良事物

     所表现出的愤慨和反对呼声!    博友《雪夜来客》提供)

 

【十四】送殡的和尚 ———— 跟着哄!

   (“送殡”是对于死去的人装殓埋葬的一种仪式,在这个仪式上要请僧人吹打念经超度亡灵,

     僧人只是为了得到钱财和斋饭,当然与死去的人又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和情感上的联系,所以

     和尚只能是跟着瞎起哄,简称“跟着哄!”  这句歇后语是形容有的人看见别人在做一

    情可能与他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但他仍然跑前跑后热心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忙,这就

     是“跟着哄!”    博友《大虫老爹》提供)

 

【十五】光屁股拉磨 ———— 可耻一圈!

   (这句歇后语很容易理解,不多赘言!    博友《张景贵》提供)

 

【十六】劁猪割耳朵 ———— 两头受苦!

   (“劁猪”就是把雄性猪的睾丸割掉,使公猪速生增肥的一种手术。但是“劁”过的猪再去割

     了耳朵,一前一后当然就是“两头受苦!” 这句歇后语是形容在一件事情当中的“中间人”

     受到了双方的埋怨,受到“夹板气”就形成了“两头受苦!” 这句歇后语等同于以前发表过

     的“吃辣椒,闹痔疮----两头受罪!”     博友《张景贵》提供)

 

【十七】顶着烧纸推牌九 ———— 送钱鬼儿!

   (“牌九”又称骨牌,每副32张,用骨头、象牙、竹子或乌木制成。每张呈长方型,约四公分

     长,两公分宽,半公分厚,正面分别雕刻不同方式排列的由2到12的点子,属于娱乐赌博用

     具。牌九一般为4个人玩,两人玩或独自一人消遣,玩法多种多样。老北京人管玩牌九称为

    “推牌九”,而“烧纸”是祭祀去世先人时燃烧的一种纸符或冥币。这句歇后语诙谐的比喻头

     顶“烧纸”进行赌博牌九,简直就是等于“送钱鬼儿!” 这句歇后语属于一句骂人的语言,

     对于淘气的孩子或不听教导的晚生后辈在惹祸之后往往需要花钱弥补损失,家长就会狠狠地

     骂道:“你顶着烧纸推牌九----送钱鬼儿!    博友《二两芥末》提供)

 

【十八】太和殿的匾 ———— 无依无靠!

   (封建时代,由于皇帝不过早地公布继承人的名单,下代皇帝到底是谁始终是个谜团,文武大

     臣在政治斗争中究竟依靠谁打击谁,就很难确定!官员们总有一种无依无靠游移不定的感

     觉,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的歇后语。再有,紫禁城中的太和殿

    常威严肃穆,殿中上方挂有清代乾隆皇帝书写的《建极绥猷》四个大字一块匾额,这一块

     巨匾挂在那里孤零零四周没有一点依靠,因而说“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 这句歇后语

     影射自己没有依靠的后台,没有亲友的帮助,更没有可观的的财富支撑,孤苦伶仃独自一人

     的艰难处境。    博友《凡鸽》提供)

 

【十九】万春亭上谈心 ———— 说风凉话!

   (“万春亭”在北京城中心“景山公园”山顶中间最大最辉煌的一个亭子。在以前北京还没有

     高楼大厦之前“万春亭”是北京城的制高点,站在亭中可以观视北京城全貌。“万春亭”建

     在山顶中间视觉辽阔四面透风,无论春夏秋冬亭中总是凉风习习,尤其秋冬季节更显劲风寒

     凉,所以说:“万春亭上谈话----说风凉话!” 这句歇后语形容有的人见别人有了困难不但

     不帮还要风言风语,就是“说风凉话!”     博友《凡鸽》提供)提供)

 

【二十】外厨房的灶王爷 ———— 独坐儿!

   (众所周知“灶王爷”是供奉在炉灶前专门负责司灶持家的一张夫妻合影的神像,传说“灶

     王”是一家之主。旧京城有的大户人家由于家里人多,仆妇也多,所以做饭的厨房分为内外

     两种。所谓“内厨房”只服务于家里少数尊长或供应高贵客人的小灶。而“外厨房”是全府

     第的厨房,承制全家上下等人的膳食,在“外厨房”所供奉的灶王是没有灶王奶奶而只有灶

     王独身一人的神像,所以就出现了一句歇后语:“外厨房的灶王爷----独坐儿!”来形容比

     喻日常生活中只有一个座位一人独坐之意。    博友《凡鸽》提供)

阅读(4743) 收藏(4)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