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典故及“歇后语”(二十二)

(2010-12-12 21:44:26)
标签:

杂谈

老北京

歇后语

民俗

典故

分类: 民俗,传统

           老北京典故及“歇后语”(二十二)

    图片说明:老北京每年一到入冬,街上的“干果店”门前都要现炒现卖“糖炒栗子”!还没走到卖栗子的摊位跟前,就已经听到炒栗子的铁铲“嚓嚓!”的翻锅声音,炒栗子的甜味儿合着炉灶的煤烟味儿也直冲鼻孔。

    所谓的“糖炒栗子”是在炒锅的粗砂里加入少量的麦芽糖,这样炒熟的栗子有一股香甜的味道,而且增加了栗子外皮的红亮卖相,还可以使炒熟的栗子搁置一段时间后不皮不软,保持外皮的脆酥容易剥开食用。

    过去的炒栗子没有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所有的“糖炒栗子”都是人工炒制,用一只“美孚”牌汽油桶做成的大炉子,炉子上一只大号铁锅内装粗粒“豆石”,经年的使用这些豆石已经黑黑亮亮就像一粒粒黑色宝石闪闪发光,再配上锅里的栗子黑黑红红煞是好看,炉子下面烧着旺旺的火,烟筒里冒着白白的烟······!

    炒栗子的工人都是干果店里的徒工担任,徒工一般都是二十多岁的壮小伙,让人看了干练壮实力气充足!小伙身系围裙手拿一把铁锨一样的大铲“嚓嚓!”一下又一下有节奏的翻动大锅里的沙粒和栗子,街上已经北风呼号寒冷异常,可是小伙头上的汗珠却随着双臂的飞舞而滴滴落下······!

    我记得五十年代初去干果店买一斤“糖炒栗子”大约三毛四分钱,这在当时也还是属于“贵物!”。所谓的“干果店”就是专门经营四季干果的店铺,经营的内容多种多样:各式瓜子,葵花籽,干炒花生,五香花生仁,甜咸酥豆,大扁杏仁,杏干果干,生熟核桃,水果奶糖,蜜饯果脯,温脯海棠,山楂金糕,挂拉脆枣,柿饼黑枣,糖藕瓜条,金丝蜜枣,玫瑰蜜枣,糖粘核桃,花生粘果,芝麻南糖,杂拌时果,时令炒货··不一而足!

    如今,传统的“糖炒栗子”已经被机械代替,省工省时,但是现在的炒制过程远远不如以前人工炒制所形成的冬天大街上一道美丽风景线!

                       老北京典故及“歇后语”(二十二) 语言文字游戏 ——“歇后语” 

 

【一】老太太啃骨头 ———— 光舔点儿味儿!

   (老太太牙齿掉光了不能“啃”骨头,只能用舌头舔点味道。这句歇后语是说有的人学习不深

     入,浮皮潦草只能领会了一些皮毛!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二】老外洗澡 ———— 涮羊肉!

   (“老外”是对一切外国人的统称。一般外国人都被我们称为“洋人”,北京话说的“洗”也

     叫做“涮”,所以洋人洗澡就是“涮洋肉”,这里用“洋肉”的谐音“羊肉”来诙谐的比喻

     北京名吃“涮羊肉”!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三】老鹰的眼睛 ———— 看抓的!

   (老鹰的眼睛非常锐利,只要看到就一定能抓到!这句歇后语是一句很北京的北京土语。这里

     的“看抓的!”是一句惊叹警示语,比如在玩麻将牌抓牌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的喊一句:看

     抓的!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四】飞机上聊天 ———— 空谈!

   (这句歇后语比较容易理解,形容那些纸上谈兵的空头允诺。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五】隔年的马桶 ———— 口滑肚臭!

   (这句歇后语比较容易理解,马桶用的时间久了当然就会“口滑肚臭”。这句歇后语形容有些

     人能说会道口若悬河,但是腹内空空没有真本领的人物。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六】七斤半的苦瓜 ———— 没见过这号种!

   (假如苦瓜长到了七斤半已经非常罕见,所以都会惊呼:“没见过这号种!”。其实这句歇后

     语在北京话里是一句骂人的语言,对于那些油头滑脑的另类不良分子往往都会骂道:“没见

     过你这号种!”属于鄙视鄙夷的一句贬低语!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七】王母娘娘骂寿星 ———— 老宝贝儿!

   (这里王母娘娘对于老寿星也是一种“笑骂”的成分。这里的“老宝贝儿!”也是老年人在一

     起无拘无束的互相开玩笑。   博友《对顶角》提供)

 

【八】灯泡上抹糨子 ———— 沾沾光!

   (“糨子”就是“糨糊”,平时用来粘补之用。这句歇后语是形容那些靠近身边有权有势

     人,自己当然也能得到一些微薄的既得利益,就是“沾光!”    博友《对顶角》提供)

 

【九】穿着裤子放屁 ———— 两岔了!

   (穿着裤子放屁,屁就会从两条裤腿里分别排出!这句歇后语里说的“两岔了!”就是形容

     个人想做一件事情,但是每个人的思路不同认知不同,往往得到的处理结果也各不相同,就

     是“两岔了!”    博友《对顶角》《童心》《齐齐哈尔滨》提供)

 

【十】咸菜煮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已经含盐量很高了,再拿来煮豆腐也就不用再次放盐,这就是“有盐在先!”了。这里

     用“有盐在先”的谐音“有言在先”形容事情在未办之前先把约定的话语或可能出现的不

     后果讲在前面,避免以后双方再次发生不必要的争执或反悔。    博友《雾楼掌柜》提供)

 

【十一】茶壶煮饺子 ———— 有嘴难吐!

   (这句歇后语容易理解,“有嘴难吐!”也等同于“有口难言!”或者也等同于“有一肚子的

     话就是说不出来!”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十二】鹅卵石腌咸菜 ———— 一言(盐)不赞!

   (鹅卵石是在地球上经过千万年的磨练沉积冲刷而形成的石头,质地坚硬结合紧密。用鹅卵石

     来压住腌咸菜不管时间多么长久盐分也不会进入到鹅卵石里去,这就是“一盐不赞!”。

    “赞”在这里就是“进入”的意思。用“一盐不赞”的谐音“一言不赞”是一句贬低语。用

    形容有的人头脑固僵滞,对于任何知识学习一字不进,对于别人的好言劝告一句不听,

    可以称为是“一言不赞!”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十三】蛤蟆腚上插鸡毛 ———— 这算什么鸟!

   (这是一句诙谐的贬低语。在对别人鄙夷的时候,或对别人开玩笑的时候,看到对方的不良举

     动或新奇穿戴,都可以嘲笑对方:“这算什么鸟!”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十四】脚底下抹油 ———— 溜啦!

   (脚底下抹了油一定很滑,所以就会“溜啦!” 这句歇后语是形容有的人看到事情的发展对己

     不利就会偷偷走掉,俗称:“溜啦!”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十五】麻袋绣花 ———— 底子太差!

   (绣花是非常精致的工艺,但是如果在麻袋上绣花可不就是“底子太差!”。这句歇后语是形

     容有的人在少年时无论学习知识或者工作技术的基础没有打好,因而不能胜任当前的工作,

     这就是“底子太差!”     博友《老猫》提供)

 

【十六】大龇牙吃西瓜 ———— 你的道儿还不少!

   (“大龇牙”也叫“大暴牙”“大包牙”,是因为幼年时期没能保护牙齿,使得成年以后牙齿

     畸形难看成为“大龇牙!”。由于大龇牙参差不齐,吃西瓜的时候在西瓜上就会留下一道道

     的牙齿痕迹。这句歇后语是一句褒奖的话语,形容有的人头脑灵活善于发明创造,可以出其

     不意的琢磨出别人意想不到的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往往别人就会伸出拇指夸赞道:“你的

     道道还不少!”     博友《老猫》提供)

 

【十七】光棍儿喝酒 ———— 独闷儿!

   (老北京俗称喝酒就是“闷一口!” 没有老婆的光棍独自喝酒就是“独闷儿!”。这句邂歇后

     语直接就是形容一个人自己喝酒的情景。或者形容有什么好吃食好东西只顾自己单独偷偷享

     用,而绝不会拿出来与别人分享,这就是“独闷儿!”     博友《文军》提供)

 

【十八】罐儿里放屁 ———— 响(想)不开!

   (这句歇后语诙谐的形容在罐子里放屁当然就是“响不开!” 利用“响不开”的谐音“想不

     开”来形容有的人思想狭隘,遇事不会认真分析原因,只是一味的沉闷生气进而钻了“牛角

     尖”,这就是“想不开!”    博友《齐齐哈尔滨》提供)

 

【十九】二姨夫 ———— 甩货!

   (这是一句流传时间很久,传播地域很广的古老歇后语。凡是商家降价处理积压的过时货品都

     叫“甩货”,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二姨夫”才是“甩货”?为什么不

     是二大爷,三姑夫,四叔叔···而一定要是二姨夫?很有可能当初就是因为谁家的二姨夫

     常年经营甩货才生成了这样一条歇后语,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这里的“甩货”在日常当中

     是形容自己不用的物品,或者“精里挑残”把有疵点的东西挑出去,或者干脆就是指那些库

     存积压的物品拿出来贱卖,都可以称为“甩货!”     博友《齐齐哈尔滨》提供)

 

【二十】耗子进了景德镇 ———— 咬哪儿都是号瓷(词)!

   (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假设耗子来到了景德镇到任何地方都会咬到昂贵的瓷器。这句歇

     后语是一句褒奖的话语。诙谐的利用“瓷”的谐音“词”来形容有的人说话郎朗有声顺理成

     章;或者形容写作文章华丽有趣妙笔生花,别人就会夸奖道:“呵呵!耗子进了景德镇----

     咬哪儿都是好瓷(词)!”     博友《齐齐哈尔滨》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