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年轻人看了图片一定很奇怪:那个年纪稍长的女人双手和嘴里是什么?她要干什么?答案很简单:这是过去中国女人的一种美容方法——绞脸!
“绞脸”也叫“开光”,虽然是一种女子的美容方法,但是绝对不能随便乱用!这其中有一个道德伦理的上概念。
大家都知道,封建时代女人不能抛头露面,女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一生要遵守信条不能马虎行事。而且作为女人,从小姑娘时就要“遵纪守法,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在父母为其择婿定亲以前十八九年的姑娘时期就等于是“暂时寄存”在娘家的一件活物,娘家人必须严格看守,确保嫁出去的姑娘纯正洁美完好无缺!直到出嫁上花轿的那一刻娘家才算完成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使命!
过去,在迎娶仪仗到了以后,新娘子上花轿之前必须有一道至关紧要的“工序”就是为姑娘“绞脸,开光”。“绞脸”是由娘家人选派的喜娘也叫“送亲太太”在闺房里把姑娘的脸庞,鬓边,眉梢,眼睑,脑门,嘴角,下颚等处多余的汗毛细发统统拔光!这听起来有些残酷疼痛但是必须要做!具体“绞脸”的方法是:喜娘用一根黑色细丝线嘴里咬紧一头,左手拿住丝线的另一头,右手拇指和食指在丝线中央绕上三五圈就成了一件“拔毛”的工具。
姑娘用热水敷脸软化汗毛面向喜娘,喜娘就把丝线贴在姑娘的脸上,右手拇指食指一张一合,使丝线的绞股一绞一开,随着丝线的绞动,汗毛细发就绞进丝线连根拔起了!这一项工作要耐心细致,姑娘也必须忍苦耐疼。等待“绞脸”完毕用热水洗脸再次傅粉化妆,此时的姑娘容貌焕然一新,变得光鲜透亮如花似玉,同时也说明这位姑娘已经从黄毛丫头变成了一个女人。
初次“绞脸”必须是上花轿之前的必要程序,小姑娘时期“绞脸”绝对不行,姑娘就要有姑娘的样子!假如小姑娘惹了别人生气,就会骂道:“黄毛丫头”!为什么是“黄毛”丫头?原来人在青春时期脸上都有一层淡黄色的汗毛,这就是“黄毛丫头”的来源出处。所以出嫁前的“绞脸”就是从少女到少妇的一个界限分水岭!是完成了女人生命程碑的第一次“人生洗礼”!真正结过婚的妇女再次“绞脸”就不受限制随心所欲了。
语言文字游戏----“歇后语” 
【一】懒婆娘的裹脚布 ————
又臭又长!
(这句歇后语是讽刺那些废话连篇占用时间很久的演说讲话!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二】头顶长疮脚底流脓 ————
坏透了!
(这是一句流传很广,众所周知的歇后语,不多赘言!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三】蚂蚁腿上刻花 ————
雕虫小技!
(“雕虫小技”是掌握技术的人在众人面前一种自谦的形容词。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四】大水冲了龙王庙 ————
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这句歇后语形容一个集团内部发生矛盾以后众人的自解自嘲。
博友《梦幻仙翁》提供)
【五】放屁拉抽屉 ————
遮羞脸!
(一个人放了屁怕别人嘲笑就假装拉开抽屉找东西,来动作或者拉抽屉的声音来掩盖自己的尴
尬局面。这句可笑的歇后语“遮羞脸”是说有的人做错了事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为了解嘲
就转移大家的视线用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博友《二两芥末》提供)
【六】搂草打兔子 ————
捎带手!
(一个人去野外搂草,顺便打猎,就是“捎带手”!这句歇后语是说平时做一件事情的同时还
可以顺便做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捎带手”!)
【七】罐儿里养王八 ————
抽抽了!
(这里的“抽抽”是干瘪缩小的意思!王八就是“甲鱼”。如果在瓷罐养甲就会经久不见阳光
致使甲鱼活动有限发育不良,俗话说“越养越抽抽!”。这句歇后语形容有的孩子小时候聪
明伶俐人见人爱,可是长大了以后反而脑筋迟钝学习不好,就可以说他“抽抽了!”。)
【八】小鸡儿吃黄豆 ————
强努粒(努力)!
(小鸡的喙(嘴)很小食管也很细,对比黄豆就显得比较粒大,所以小鸡吃黄豆不能吞咽显得
很费力,这就是“强努粒”。“努”在这里代表“逞能,逞强,力不能及”的意思。这句歇
后语利用“强努粒”的谐音“强努力”形容有的人做一件很困难的事,并超出了自己的工作
能力非常勉强的完成。)
【九】何家姑娘嫁给姓郑的 ————
郑何氏(正合适)!
(封建社会女人以夫为纲,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很多女人没有名字,只能随父亲有一个姓氏而
已,等到结婚出嫁以后就随丈夫家的姓氏,这样女人们就形成了无名的“某某氏”,比如女
人的娘家姓何,丈夫家姓郑,这妇女的名字就叫“郑何氏”,其它姓氏以此类推!这句歇后
语利用“郑何氏”的谐音“正合适”来形容做一件事情或者买一件物品,不大不小,不多不
少,不上不下,不高不低,不胖不瘦,不肥不短,不俗不艳,不咸不淡,不冷不热,不轻不
重···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就是“正合适!”。“合适”是非常恰当的意思。)
【十】鸡不撒尿 ————
各有一便!
(鸡,属于禽鸟类动物。禽鸟类动物的排泄,生殖器官很简单,只有一个“泄殖腔”即俗话说
的“鸡屁股”,这个“泄殖腔”既能生殖排卵还可以排泄粪便。禽鸟类的粪便又不分大便小
便,所以禽鸟类从来“不撒尿”,身体里的一切废物都变成粪便排出体外。这句歇后语利用
“各有一便”把禽鸟类动物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各有一便”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爱好和偏
向,不必拘泥形式,随自己的便,随心所欲!这里的“便”是就是方便随意的意思。)
【十一】拉不出屎赖茅房 ————
强词夺理!
(这是一句流传很广,众所周知的歇后语,不多赘言!)
【十二】铁路警察 ————
各管一段!
(铁路很长,保卫铁路的警察不可能全线执勤,只能分段管理,这就是“各管一段”!这句歇
后语形容自己管好自己的工作事项不要干扰别人的工作!)
【十三】隔年的谷子 ————
老陈货!
(当年打下的粮食新鲜好吃,如果隔年再吃就显得不香了,这就是“老陈货”。这句歇后语形
容有的人年岁高,经历广,经验丰富,往往开玩笑的说他是“老陈货!”)
【十四】皇上的妈 ————
太后(太厚)!
(皇帝的母亲称为“太后”。这句歇后语利用“太后”的谐音“太厚”比喻一件物品过于厚
重,比如,一本书的页数很多;做一张烙饼没有擀开;羽绒服里的羽绒太多···都可以称
为“太厚!”;或者谩骂有的人嬉皮笑脸,也可以称为脸皮“太厚!”)
【十五】老太太和麻酱 ————
逗油儿!
(老北京吃“麻酱拌面”要事先把芝麻酱用温水“泻”开便于食用。芝麻酱中含有很多香油
脂,在“泻”当中要掌握好水分的适当多少,水分多了芝麻酱就“泄”了(稀了,不香,不
好吃了!)!水分少了芝麻酱干燥不好用!只有适当的水分慢慢搅拌才能把麻酱中的香油搅
动出来,老北京就叫“逗油儿!”,逗过的芝麻酱表面浮有一层红亮的香油,满屋飘香令人
垂涎!这件芝麻酱的“逗油”工作很细致,一般都由温和的老人担任,所以说:“老太太和
麻酱——逗油儿!”。这句歇后语是形容有的人贫嘴恶舌,一句接一句连续不断与别人争嘴
逗话,就叫“逗油儿!”!)
【十六】小脚儿踢球 ————
横胡撸!
(这是一句比较可笑的歇后语。过去女人必须缠足形成两只三寸金莲,俗话叫做“小脚儿”。
假如小脚女人去踢足球,由于受力面积太小无论如何不能用脚尖去用力,所以就要用脚横
扫,老北京话就叫“横胡撸!”。这里的“横胡撸”的意思是做一件事情要消除一切顾虑,
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刀阔斧,出大力流大汗,痛痛快快的完成任务!)
【十七】巧姐的奶奶 ————
太巧!
(老北京的满族大户人家管奶奶称为“老太太”,巧姐的奶奶当然就是巧太太,也就演变成了
“太巧!”。这句歇后语是形容一件事情与另一件事情天然巧合,就是“太巧!”。这里用的
“太”是“很”的意思。“太巧”也就是“很巧!”)
【十八】阴天不下雨 ————
密云!
(这是一句特定地名的歇后语。“密云”在北京城东北方向,是由北京市管辖的远郊区县。这
句歇后语表明下雨之前乌云密布,当然就是“密云”。)
【十九】有话不说 ————
心装(辛庄)!
(北京的郊区农村及河北省地区的很多农村一般都叫“某某庄”,比如“辛庄,八里庄,杨庄
···”等。心里有话又不说出来,当然就是“心里装”简称就是“心装”。这句歇后语利
用“心装”的谐音“辛庄”表明一个村庄的特定名称。例如一位农民对别人说:“我家就住
在‘有话不说——心装(辛庄)’”就是这个道理。)
【二十】吃铁丝拉笊篱 ————
瞎编!
(笊篱是捞面条的专用炊具。有的笊篱是用铅丝(俗称:铁丝)编制而成的。这句歇后语利用
“吃铁丝啦笊篱”虽然不可能但是很诙谐的比喻,说明笊篱就是在肚子里“瞎编”而成的作
品。这里所说的“瞎编”就是形容有的人喜欢对人说谎话,或者没事找事胡编乱造一通小道
消息,就是“瞎编!”
博友《凡鸽》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